听王向阳讲述那些渐行渐远老行当……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出版之后,很多读者都希望书中的老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王向阳则认为,对老行当的消失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的艺术含量高的手艺应该传承,而有的老行当费时、费工,只能被淘汰,这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承老手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王向阳说,老手艺人的匠心体现得很明显,不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境界有多高,而是要吃饭、要生存,技术不精,就没有人请你。因为生存,倒逼你去精益求精,服务态度还要谦恭。这是当时“市场机制”的作用。
技术好,获得好评的手艺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有活干的,而差一些的手艺人就只有几个月的活。王向阳老家的裁缝郑竹云姐妹,就经常被当地村民请去做衣服。有的木匠徒弟中个别手艺不好的,一直只能做伙计,不能当师傅,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在采访老手艺人的过程中,王向阳发现,真正精通老行当的手艺、规矩,故事又比较多的是八九十岁的手艺人。
当他要了解石匠这个行当时,采访的第一个石匠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干的,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是用炸药、雷管了,他并不会以前传统的采石方法。后来采访到79岁的石匠韦文林,王向阳才知道,传统的采石方法是先用凿子在石头上凿开石缝,后用木头嵌到石缝里,再倒上水,木头遇水膨胀,依靠产生的张力撑开石体。
但这些老手艺人正在一天一天减少。
接受王向阳采访时,接生婆郑仙钗已经85岁了,身体很好。第二年春节,王向阳路过她家门口,看到她的胳膊上打着石膏,听说是摔着了。过了没多久,她就去世了。
去年年底,浦江的朋友帮着联系了一位79岁的老棕匠。等到正月初二,王向阳去采访时,才知道他前几天刚刚离开人世。
“这些已经风烛残年的老手艺人,随时都有油尽灯枯的可能。他们离开了,也就把一肚皮的故事悄悄带走了。”王向阳说,采访过程中,时常有“我们来迟了”的感觉。
做总比不做好。83岁的郑定财是王向阳在老家的“忘年交”,他感慨:“这几年还能找到一些老手艺人,再过三五年,就很难找到了。应该抓紧时间,对《手艺》这本书进行补充和完善。”
近期,王向阳准备对老手艺人进行补充采访,希望能记录更多老手艺人的酸甜苦辣。
老手艺人总要离开,一些手艺能不能传下去呢?
采访中,翁志兴、周天福等老手艺人都说:“老手艺没有用了,没有人学了。”
在周正看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老手艺,但老手艺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全面认可。这也影响到年轻人来学手艺。
翁志兴的妻子算了一笔账:饭甑一工做一个,卖200元,材料成本要50元,赚150元。而现在没技术做小工一天也能挣到250元。饭甑卖再贵些,又卖不出去。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运费、摊位费,都要开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让他上大学、工作,有了更好的出路,没人学手艺了。
周正有一个90后徒弟,已经跟他学了两年。“脏一点、累一点的活,不敢让他干。不是怕干不好,而是怕吃不消。现在带徒弟,师傅都很客气,不然,连唯一的徒弟都可能跑掉了。”周正说,现在学手艺与以前正好反了过来,现在是师傅求着徒弟学,还要看徒弟的脸色。“直接学手艺,嘴巴还要翘起来。”说喜欢手艺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仅养护刀具这个看起来轻松的工作,就比刻还要难。按下去,两只手一虚一实要分明,十分考验人。
现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对“老”物件的保护。前段时间,当地有关部门找到王向阳,想针对老行当做些工作。
“这需要采访、拍摄,把老手艺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看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王向阳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时间:2017-11-08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记者 赵丰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