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乙炳:一次成功的文本创优实验

——通讯《群上医院》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启发

   每一篇新闻作品获奖,总是有着不一般的采编经历。

   绍兴晚报编辑部执行总编杨燕萍这样评价通讯《群上医院》:这是由记者编辑联手策划的一个重点稿件,文章抓取几个疫情当中较为典型的病患,以科室名字作为小标题,十分形象贴切,颇具创意。

   这应该也是评委们看中这则题材的关键因素之一。2018年拿两个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时,我曾说过:获奖并不代表个人业务有多好,背后肯定有团队协作的功劳。正如杨燕萍所言,《群上医院》首先是记者、编辑联手策划的,不是某个个人的独立创作。其次离不开编辑部的“头脑风暴”,比如用科室名字作为小标题就是有人提议并完善的。后续又经过层层把关,比如校对就排除了不少隐藏的“雷”,版式设计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要看到,新闻作品能不能获奖,除了题材要好,还有这样那样的许多因素,比如运气。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最后呈现的《群上医院》并不完美,比如深度和厚度方面还有欠缺。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可以从这次创优中得到一些启发。

   启发一:报道见报就扔掉不可取

   一则新闻的刊发见报,不等于它的生命终结。像《群上医院》这个题材,一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远,所谓新闻大背景其实是后续“补充”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往深度和厚度方面“加码”。事实上,当时国内的舆论场还没有出现报道中提到的一系列问题。

   去年发生于上虞的疫情,有人认为很可能会诞生新闻奖,有关这一点,我曾做过一些功课。我当时分析认为,根据上一年的国内经验,有两个“节点”可能会是“冲奖点”:一是“解封”,二是“清零”。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这一猜想。有两方面考虑:一,前一年国内媒体已诞生不少新闻奖,同类型题材再获奖恐怕很难;二,我注意到,继上虞之后的西安、郑州等地疫情要厉害得多,两相比较,绍兴的也就失去了“重大”这一属性。从疫情中找好线索的想法就此打消。

   今年1月初,网上突然出现大量西安、郑州等地的舆情:什么孕妇要生产,没有医院接收;肿瘤患者看病难,只能在家等;老年慢病患者买药难、买不到药,等等。当时,针对西安多起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难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群众就医。

   我们注意到,外地暴露的这些问题,恰好与我们报道中选取的4种好做法对应,也就是说,绍兴的做法为疫情中如何保障医疗服务提供了解决的思路。这里讲一个有趣的细节:有一天,我把所有网上能找到的外地舆情及当地的补救做法的信息,一股脑儿发给杨总,她被我弄得有点不耐烦了,说“你入魔了”。但她也认为,这题材可以冲一冲。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疫情下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持续存在,包括这次省里评奖时,上海同样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久都解决不了?为什么绍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外地持续暴露的问题,为我们的《群上医院》保持了热度,或者说让《群上医院》拥有了更广泛的背景。这让我想起我的第一个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新昌“零招待”调查》,刊发的时候也没什么背景,半年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也就是说,新昌的做法比“八项规定”早了半年,这就让我们的报道拥有了全国性的大背景。再举个反面例子,2019年本人主创《向百岁老书记报告》,报道刊发后,我们并未就持续扩大社会效果进行“运作”,最终该题材只拿到省新闻三等奖。从这一点看,稿子做完就扔掉,并不可取,事后还是要不断关注时事。

   启发二:需要适当的文本创新

   创新文本,是我最近一两年的工作重点。时代变了,读者口味也在变,我们要做的是去迎合读者,而不是让读者来迁就我们。以疫情为例,有人说,疫情一来,我的稿子写不完,这话说得对,也不对。对——疫情确实是令我这个跑卫生线的记者挣了不少工分;不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就算题材摆在面前,也未必抓得住。疫情题材我写了3年,说实话也有点写疲了,但每天有版面等着啊,我还是得绞尽脑计想角度。

   好就好在,我会经常对疫情报道作一些总结,读者最想获取哪些信息、政府想要传达什么信号,我一般都能把握个八九不离十。在此基础上,我会试着做一些创新,比如文本表达方面的创新。去年底上虞发生疫情时,我就没想过要去上虞,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当地有记者站,那里的情况我未必有记者站的同志熟悉;二是探访式的报道,2020年我已写过一大批,若再这样操作,读者审美疲劳,我也审美疲劳。事实证明,换个写法更有看点。比如,凌晨4点的绍兴、“打工人”出院、48小时内核酸融入绍兴人生活(当然也包括《群上医院》)等,这些在文本创新上动了脑筋的报道都收获了一大波点赞。

   创新文本,说容易也容易,只要肯用心。我的想法是,能不用传统写法,就不用传统写法,要从形式上、文字表达上做一些转变。这次《群上医院》能获奖,文本的呈现方式肯定是起了作用的,评委一看:哎哟,纸上的医院,颇具创意!

   转变文本表达,这也是绍兴晚报这些年一直想做的事,难度确实不小。有的人可能有这样的顾虑:万一玩砸了,岂不被人笑话?我的建议是,大胆去尝试,背后不是还有编辑部把关吗?可怕的是一成不变,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已做不到“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意味着淘汰。改变是痛苦的,但千万不要不耐烦,浅尝辄止,进步是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获得的。有的人“创新创新”喊了很久,但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付诸行动,这要不得。

   改变,没啥不好意思的,千万不要脸面薄。有了好题材、好策划,尽管拿出来分享、探讨。就像前不久同事的“宅基地跨县拍卖”一稿,“全国首个”怎么表述,记者群里一讨论,豁然开朗。以我个人来讲,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即使是现在,我仍在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会花一年时间去训练如何写好消息,也花了大量时间琢磨杨总如何取好标题,也会为了一个题材的角度,和同事争论很久。别人好的方面,我们就要学,哪怕是“偷”。“偷”成了不就是自己的了?近半年来,我坚持每月写两篇评论,这其实是个练笔的好机会。丢脸不怕,怕的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我记得很清楚,我的第一篇短评写了半天,结果被打回重写,现在我已能做到一小时内完成一篇短评。这就是进步。在此,真心希望大家摈弃浮躁、沉下心来,好好地研究一番业务,相信假以时日,总会有属于我们的“代表作”。

   (陈乙炳,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时间:2022-12-13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陈乙炳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