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源:在现场,与时代同行

   编者按:11月8日,在浙江省新闻界庆祝中国记者节暨好记者好作品颁奖报告会上,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杨川源、王娴作为集团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主创人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我们收集了两位获奖者的发言全文,与各位媒体人共勉。今天发布的是杨川源的获奖感言。继去年的电视专题《“并村”之后》,杨川源和团队又以《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蝉联新闻最高奖项。这位“蹲点专业户”,用扎实的现场,记录时代,记录人。

杨川源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融合采访部副主任

   坐在那辆考卷运送车上,忽然发现此情此景如此恰切,这场跨越三年的关注,对我来讲又何尝不是一次“赶考”?

   很荣幸能在记者节跟来自全省的同行分享有关报道的一些心路历程。我承认,从业16年来,能抓到触动人心的新闻现场,一直是我的执念。“好现场”总是求之不得,一旦来了,就是一场硬仗。

   去年,我与团队跟踪记录到了陈立群卸任贵州台江民族中学支教校长前的“最后一次家访”,真切感受到了,怎样的新闻现场,才能突破时空的局限,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它如一束穿云之光,不仅照射出爱与温暖,更照射出中国脱贫攻坚,教育兴邦的坚定信念,而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讲,照亮的是我们一直苦苦探寻的新闻现场价值求索之路。

   在现场里找“路”  一次长跑

   找到能发光新闻现场,需要做有心人,下笨功夫。在这条消息的背后,就是一场持续了3年多的“长跑”。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方主战场。2016年8月,60岁的杭州学军中学老校长陈立群决定义务支教台江民族中学三年。然而要改变这所全县垫底、升学率几乎为零的中学,谈何容易?

   初次见面并不愉快,老陈对新闻媒体很抵触,反复说:不要宣传,不要像拍电影,浪费时间。蹲点无从下手。而当我第一次站在他身后,听到他每周一次激荡人心的国旗下的演讲,看到他和全校期待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们1:3000的对望,忽然读懂了他的成见里是可贵的耿直和务实。

   于是,在“不打扰、不介入”的跟拍中,我们见证了他改造学校食堂,师生同堂考试等多项颠覆性的教育改革举措。也真实还原了面对教师的频频流失,他的心塞焦虑,挽留成功的热泪盈眶;背包里藏着的急救药,是他最大的隐私——在记录中,陈立群渐渐地打开了心门,肯把最痛、最难向我倾诉。连续送给我三本书,每本的扉页上都亲笔写着“首席记者川源雅正”,几个字,一个称呼,是他对我们工作方法的肯定。

   2017年在第33个教师节前夕,我们的《只为心愿》系列人物报道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时任省委书记发出倡议:向陈立群同志学习!随后老陈当选为“浙江骄傲”人物,“感动中国”人物和全国“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从积累事实,到积累理解,积累情感。路对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台江民族中学实现了本科率从10%到79%的逆袭。三年里,2200多名苗寨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了大学梦。

   8月,随着杭州支教新校长的到位,已三次推迟返杭的陈立群即将卸任告别台江。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现场!


   那天我以这辈子最快的短跑速度,跳下堵在路上的出租车,在动车开前半分钟,冲进了当天去凯里的最后一班车。晚上十点多我们四人小分队搬着大包小包的设备,坐上了台江民中来接站的一辆考卷运送车。在黑夜颠簸的路上,之前蹲点中的情景历历在目。

   人们更多看到的是“逆袭”的成绩,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教育扶贫之路的坎坷崎岖。坐在那辆考卷运送车上,忽然发现此情此景如此恰切,这场跨越三年的关注,对我来讲又何尝不是一次“赶考”?

   在现场里炼“价值”  一次前途未卜的拍摄

   临行前一天,老陈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最后一站,他赶到距离县城一个半小时山路的展下村,村里破天荒地考出9名大学生。一进寨子,老乡们像过节一样都来了。展下村海拔1800多米,电压不稳,活动刚刚开始,现场的两根充气柱突然倒下来,话筒瞬间没了声音,倾盆大雨随之而来。房檐下挤满了躲雨的老乡,预定的拍摄计划全部被打乱,无处躲雨的我们全身湿透,心急如焚。一起躲雨的老乡对我说:姑娘,这是天在留陈校长!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已经凉了大半截儿,而在此时,面对前途未卜的拍摄,团队孙汉辰、王西、王鑫三个小伙子,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他们用借来的塑料布,包裹着摄像机,自己淋在大雨里,始终贴身记录。

   孩子们坚持冒雨给陈立群戴上大红花。正当陈校长转身要走时,忽然大声喊起:陈爸爸,不要走!——陈立群被这突如其来的挽留镇住了,眼泪混着雨水,刷地就下来了。他大声回应:“我是台江民中的终身名誉校长,以后我拄着拐杖也要来关注台江教育!”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这突如起来的真情一幕,被协同作战、目标一致的我们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也正是有了这个关键核心现场,“最后一次家访”才顿时有了“别而不别”真挚深意。

   从村里回去的路上,团队中没人去整理粘在身上的湿衣服,大家都沉浸在竭尽全力拼抢后的畅快中。在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能捕捉和传递这样充满张力与正能量的一幕,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大确幸”。我们用主流传播跑赢了无处安放的情感诉求、内容刚需。

   在现场里做“答”  永远在路上

   这条电视消息之所以能打动人心,用心用情抓住核心现场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回应时代价值诉求。关键人物、关键情节正是完成提炼的载体。

   邰子涵是下展村考上大学的九个孩子之一。很少有人知道她曾因家里没钱,三年里两次辍学,又两次被陈立群拉回课堂。陈校长的一句话一直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打工只是度过了眼前,输了未来。”

   三年多来,陈立群一直瞄准“家庭”这个教育扶贫的关键要素,坚持跟家长见面,及时发现、制止辍学苗头。老陈拿出30多万元,资助挣扎在辍学边缘的200多个孩子重返课堂。有人问老陈,“如果用本科学生的升学份额,去换一批北大、清华的,你换不换?”“我不换!”也正是从那一刻,我看到了台江民中逆袭中清醒的底色与未来。

   更让我振奋的是,在那天的现场,展下村的200多名村民和乡贤史无前例地自发成立了教育基金。贵州山区群众的思想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陈立群用事实证明了,教育是“拔穷根”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


   在采访中,一位高三学生这样描述勇敢:勇敢就是不管深陷多大的困境,都永不放弃!这是陈立群在台江孩子们心里种下的种子。而作为记录这场转变的电视新闻记者,在这场追寻新闻现场价值的“长跑”中,我找到了“沉住气,扎下根”的业务方向,趟出了一条“找到核心现场、抓住现场核心”的路子。

   现在,这场“脱贫不返贫”,“教育拔穷根”的改变正在无数陈立群的推动下继续着,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过硬的能力,最真切的声音,扎到基层、持之以恒,发现和传播那些扣人心弦、振奋人心的“中国现场”。

   好记者,永远在现场;好现场,永远在路上。

 

时间:2021-11-11 来源:浙江广电集团
作者:杨川源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