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时评稿如何选材和“烹饪”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经济日报社充分发挥以评论引导舆论的生力军作用,2010年创设《每周经济观察》版,后改为时评版。8年来,时评版在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和你来我往的社会争鸣中,以民生的视角、党报的站位,看热点、探难点、提观点,既紧扣社会热点针砭时弊,又客观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推出一批导向正、立意新、选题精、效果好的时评文章,成为经济日报社探索以评论引导舆论的新看点,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日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题材选择:“三要三不要”

要“新”不要“旧”。这是时效性方面的考虑。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对《经济日报》时评版来说,一定要在“评”的同时确保有“时”的特点。也就是说,必须是针对当天或者前几天发生的热点难点事件做出点评。在这一点上,时评和文学类的“漫笔”“漫谈”的“漫(慢)”特点是有区别的,时评稿必须讲求一个“快”字,最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最深刻的观点。

如,今年4月10日,广播电视总局发出通报,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旗下存在突出问题的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对此,我们认为,这是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资讯和视频平台管理的积极作为,也是对此前数年互联网资讯和视频平台野蛮生产的一次重要提醒和规范。我们立即研究题目、找准切口,向熟悉这一领域的记者约稿,并快速成文、审稿,4月13日在时评版头条刊发《平台要负起自清门户责任》,读者反响热烈。

要“熟”不要“生”。这是专业知识上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只有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才能形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否则,就可能成为“万金油”般的评论员,对什么问题都可以说两句,但都说得不深刻,不能“言他人所不能言”。这就要求作者平时都在关注某个领域,既要“抓全局”、综合掌握各方面信息,又要抓住主要矛盾、确立主攻方向,尽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

《经济日报》时评版的头条、倒头条以及其他重头文章都是报社资深跑口记者和外部资深专家完成,他们多年来深入研究某一领域,比如金融、证券、楼市、股市、环境保护、互联网经济、“三农”领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长期浸润在相关领域的作者队伍,《经济日报》的时评稿才得以越来越有深度、亮点、看点。

要“小”不要“大”。时评稿的话题切口要小,一定要“具体而微”,从小切口出发,引出背后所牵涉的更加复杂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关问题的应对思路。这个小切口就像圆心,由这一点出发,生发出一篇层次强、角度独特的言论。《经济日报》时评版十分关注脱贫攻坚的评论,在找相关选题时,我们坚持从具体事件出发,以小切口引入大主题。

比如,4月9日时评版头条刊发的《脱贫攻坚容不得任何“套路”》,从甘肃一条投资近16亿元修建的扶贫公路存在偷工减料问题被曝光着手,从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谈及某些地方某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惯用“套路”现象,进而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真正铲除那些违法违规的“套路”和衙门作风的顽疾,文章从小到大,层层展开,浑然一体,读来舒畅,让人信服。

稿件写作:深入浅出

站位要高。《经济日报》是中央党报,是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主流立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也不会有任何后退。这要求时评稿件要牢牢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权威地解读中央政策、发出正确的声音。在政治立场正确的同时,时评版力主改进文风,期待有更多文风活泼、个性鲜明的时评文章涌现出来。当然,这种文字特点的前提还是要准确发声,这一点和某些市场化媒体喜欢在文字上故作玄虚、不够严谨等,是有明显区别的。

主题突出。一篇时评稿件,核心论点应只有一个,行文都要围绕这个核心论点展开,而不是想说的太多,结果什么都没说清楚。《经济日报》时评版刊发的稿件《对口支援不能只重产业合作》《定位精准才能更好落地》等,这些稿件从标题即可看出稿件主题,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深入浅出。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一些时评稿自说自话,所说的话是别人不关心的,脱离了语境;不会说自己的话,官样文章味道浓厚;说车轱辘话,来回绕;太“高大上”,和老百姓不沾边,老百姓不愿意听,这是时评稿件要力戒的。特别是在电子化、快速阅读时代,文章写得太晦涩、太枯燥、太拖沓,读者不愿意看。时评稿不同于正襟危坐的社论,应娓娓道来,把道理讲清楚,让人真正信服。举凡真正的“大家”,往往是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人们喜欢听、听得懂,这就叫“举重若轻”。

层次感强。时评稿多是1000字左右,篇幅不长,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思想,要把核心论点论证得有理有据、见思想、有文采,这就要求作者在论述上必须讲求逻辑性。最起码的要求是,应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应怎样”3个“W”的思路写文章,同时要做好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类比论证等多方面工作。可以说,文章的逻辑性和是否有文采,是写作者的个人知识水平和文采积淀的综合展现。

此外,还要做到言简意赅,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话。(作者为经济日报社总编室编辑)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时间:2018-05-17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马洪超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