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获奖作品为何会让人眼前一亮

    以敏锐嗅觉发掘可贵品质

    金华日报获奖作品《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之所以能得到评委的好评,就在于这组报道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国草根阶层以德报怨、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通过挖掘一连串催人泪下、充满正能量的感人故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故事跌宕起伏:外来民工张明伟因工伤导致左眼失明,在爱心律师的帮助下,法院判决工厂赔偿7.96万元,但张明伟得知原来的工厂已倒闭、工厂老板患病去世、老板娘已到癌症晚期、老板娘家里还有尚未成年的孩子后,主动放弃所有赔偿金。金华日报从这一事件入手,持续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张明伟伸出援手,有关部门也将老板娘母女列入低保对象,报社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专门救助贫困外来民工的关爱基金,整个报道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楚天都市报社获奖作品《女环卫工6年拽回5名轻生者》的创作者的新闻嗅觉也很灵敏,他们从一个《我的环卫姐》微电影剧本中,捕捉到了一位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扫马路的环卫工救助轻生者的真人真事。故事看似平淡,但女环卫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温情,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为了找到其中一名获救女子进行核实,先后两次找到武昌警方,从500多名同名同姓的人中查找,历时一个月之久。好新闻的背后通常都蕴含着这种良好的职业精神。

    以朴实语言讲述创业故事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诚信”这一题材。

    河南日报获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讲述了两个马姓、相隔几千公里的汉子,从相识、合作、欠钱、寻找、相逢、还钱的诚信故事,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深根植于群众心里。值得赞赏的是,文章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说教式的评述,而是以白描的手法,通过当事人活灵活现的语言、身临其境的细节,表现了主人公崇尚诚信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贵州日报获奖作品《一对80后“羊倌”的辩证人生观》,则刻画了年轻一代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精神面貌。一对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科学专业硕士毕业的“80后”夫妇,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自愿到贵州的大山里安家落户当起“羊倌”,并迅速成长建功立业。记者用三个“辩证”描述了这对“80后”“羊倌”夫妇的人生观,既准确又贴切:生活条件苦,但与钟爱的事业相伴,就能乐在其中;作别北京,远离都市,却能与世界科技前沿紧密互动;敢当“羊倌”,植根田野,让事业之树长高长壮。

晴隆草地中心的畜牧师刘树军、伊亚莉夫妇,扎根贵州山区,致力于培育“晴隆羊”新品种。

    以工匠精神宣扬大爱善举

    当一条生命无可挽回的时候,他(她)或者他们的家属在最后时刻许下心愿:捐献器官,挽救别人的生命。大爱善举,催人泪下。

    北京电视台获奖作品《生命缘——请你替我活下去》,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6岁的女孩突发恶性脑胶质瘤,经过诊断,活下来的机会十分渺茫,于是其父找到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医生,作出了艰难的决定,如果女儿的生命真的不能得到挽救,将把孩子所有可以利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医生把这一信息及时转告了电视台,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进行采访。记者与女孩的父母一起,一直坚守到女孩生命的最后时刻,女孩所捐献的器官最终挽救了5个孩子的生命。

    48个小时的全程纪实跟拍,记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个闪烁人性光辉的大爱故事。倘若没有记者的新闻敏感,没有48小时的坚守跟拍,没有打磨修改的工匠精神,就很难做出如此感人的一篇报道。(冯卫民)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评委有话说 | 这些获奖的主题宣传作品为何让人眼前一亮

首页  上一页  [1]  [2] 

 

时间:2017-05-04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冯卫民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