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记协网 > 三项学教 正文

葛晓娟:红军事迹和精神从未走远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省内记者重走长征路
在泸定,在丹巴,在甲居藏寨,一起追寻历史,记录变化——
红军事迹和精神从未走远
而生活,早已天翻地覆


  9月19日下午,四川泸定雨后初晴。几个卖纪念品和水果的大姐活力充沛,准备迎接下一拨游客。

  她们在泸定桥边开着一个个小店。店的后面就是江水滚滚的大渡河。81年前红军的那一段历史,没有随着江水东流。在这些泸定县人的心里,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不仅来自父辈的讲述和书本上的记录,还有每年来泸定桥参观的人们。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重走长征路”一行人抵达的那一天,泸定桥上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9月19日开始的一周时间里,我们追寻历史聆听讲述记录变化,我们想知道的还有,在当地人尤其年轻人眼里,当年的那段历史意味着什么,给他们带来的感悟和变化又在哪里?

    泸定桥头:

    小店店主和历史讲述人孙光骏——

    那段历史让我们骄傲,更切实的变化是日子越过越好

  泸定桥头,泸定退休干部孙光骏用他带有乡音的川普话,再一次向游人介绍起这座桥以及81年前的那场战斗:1705年诞生的泸定桥,距今已300多岁,它曾以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著称于世,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奇绝惊险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

  66岁的孙光骏每年都会很多次去泸定桥给人们讲历史。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心中的敬畏。

  西桥头挂着的木牌子,也无声记录着: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主要阵地之一。

  1935年5月29日清晨,红军先遣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飞速赶到泸定,占领了西桥头。下午4点,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亲临桥头指挥,发起总攻。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二十二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冲去;三连紧跟在后,边铺桥板边冲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走在铁索桥上,秋风吹来,整个人都得小心翼翼行走。途中,同行有人的相机壳掉了下去,瞬间被桥下的大渡河水吞没。那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发出一声惊呼。

  他发朋友圈感慨:一个相机壳就让我意识到,当年红军在枪林弹雨中过这桥,得下多大的决心,又过得是何等艰难。

  在桥两岸卖仙桃(当地一种特产,仙人掌的果实)的几位大姐说,泸定桥边的游客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踏实勤劳不怕苦,是她们理解中的红军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红色旅游给她们带来不少收入,而如今这样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大姐们的切身体会也有数字可以佐证。

  泸定县人民政府网站上的泸定县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泸定县2015年累计接待旅客7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66%和85.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十一五”期末比增加905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州平均水平1744.5元,与“十一五”期末比增加6100.5元。

    丹巴藏寨:

    90后领队宗吉和民居主人曾阿热——

    红军的精神一直在,让人更加珍惜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泸定继续往西北方向,车行一百多公里之后就进入了丹巴县。

  丹巴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留驻时间最长的藏区县域之一,1935年6月和10月,红军两次来到丹巴,前后留驻时间将近一年。

  此前曾有公开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甘孜藏区为红军提供粮食约900万斤,红军离开甘孜藏区后,留下了众多伤病员,藏区人民为保护红军伤病员尽了最大努力,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1950年,邓小平同志做出“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

  在丹巴县下属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甲居藏寨,保留有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这个位于甲居一村村口的建筑,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缅怀先烈、聆听红军事迹。它见证着历史和岁月,同样见证着村民的生活变迁。

  天还没亮,在海拔2300米的家门口,拉布格西就开始一天的忙碌。挤牛奶、做酥油茶、烤玉米饼、时不时和人聊天,这一天,她家又住进了一大拨客人。

  男主人曾阿热49岁,经营民居差不多十年了。每年的8、9、10三个月是这边的旅游旺季。家里的20多个房间经常爆满。

  忙碌的日子带给他们的是越来越殷实的家境,也让曾阿热从一个在外采云母的打工者变成了“曾阿热大叔接待站”的老板。“村里的旅游资源没开发前,我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也就一两万。民居开起来后,每年能有十多万的经营收入。”

  这份收入养活了他家七口人。这两年,曾阿热家里买了面包车,彻底告别以前走路、骑马上下山的日子。他家的孙子孙女们享受到了好日子,他们有的在4公里外的聂呷小学读书,以前走路过去要一个小时左右,现在有了面包车,一下子方便多了。

  临走前,我们遇到了90后丹巴小伙子宗吉。这个21岁的小伙留着小辫子,脚穿耐克鞋,时尚洋气。他正在从事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大脚驿站当一个领队,把一拨拨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带进家乡,把家乡的故事和历史,用他的方式展现给全世界。

  宗吉家在丹巴开了一个7层楼的饭店,收入可观,他的表舅则是甲居藏寨的原住民,和曾阿热一样开着民居。认识宗吉的人开玩笑说:宗吉这是自讨苦吃,他是富二代,完全可以不用出来工作。

  宗吉很认真地解释:我不啃老,我靠自己。他告诉记者,除了来自书本和纪念馆,爷爷辈的人也会经常跟他们讲红军的历史。

  岁月峥嵘这四个字的分量,年轻的宗吉未必能够完全体会。不过,更年轻的他们,也有自己对红军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比如说他的微信签名是这样的:在奋斗的路上别享受安逸的生活。

  这许是红军留给他们的最大财富吧。珍惜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是丹巴人最大的生活感悟。

 

时间: 2016-09-29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葛晓娟 文/摄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