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同走新闻路”入选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大创新项目

2019年5月5日,《浙江日报》在第4、5版刊发了《三代新闻人同访省农科院,追寻61年前的伟人足迹——永远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的报道。这也是“同走新闻路”报道的首篇。

浙报“同走新闻路”又获奖了!

1月17日,2019年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正式揭晓。入选的10个项目个个新意十足、让人喜闻乐见。其中,砥砺“四力”的生动案例——浙江日报社“三代新闻人 同走新闻路”融媒体特别报道榜上有名。

三代新闻人同走新闻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浙江日报》联合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组织报社老记者、一线骨干记者和浙大新闻专业学生,把《浙江日报》70年来新闻报道中的15篇佳作,作为“同走新闻路”的线索,以三代新闻人思想、行动的同行,创新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

4月15日,在“同走新闻路”报道启动仪式上,浙江日报原摄影记者徐永辉向参加同走的记者和浙大学生,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魏志阳 摄

“三代新闻人 同走新闻路”融媒体特别报道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启动,采访团队由200余人组成,共兵分15路,围绕《一户人家十年间》《毛主席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砍掉四千株桃树的错误必须纠正》《企业家的歌》《“腾笼换鸟”促发展》等15篇在浙报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铭刻时代印记的新闻作品,以重读新闻佳作、重返新闻现场的方式,将新中国70年恢宏画卷,铺陈到浙江乃至全国读者眼前,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诸多当年在全国范围引起热烈反响的名篇佳作再次走入受众视野,再度引发回味。

年轻记者聆听作者江坪讲述当年的采访经历。

报道在传播方式上综合运用图、文、音频、视频及微电影等个性化表达方式,并以融媒体形式在《浙江日报》全媒体平台立体呈现;在版面呈现上,运用特稿、手记、感言、专家点评、名篇选读、图片、数据等多种元素。

在“同走”中,三代新闻人沿着泥泞山路,探访红军在门阵村的练兵场遗址。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李翔 摄

嵊州市雅璜乡长坑村为每家每户建立民情档案,老中青三代记者实地查看。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朝波 摄

在浙江省农科院院史馆,87岁的浙报老记者吕韶羽(中)回忆当年采访经历。

专家点评时说了三个“新”

2019年“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评选自2019年9月底启动,得到了全省宣传系统和省直属各单位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由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受省委宣传部委托,按照创新性、基层性、实效性、典型性和可复制推广的原则开展评审,最终“决”出10个创新项目。

对“三代新闻人 同走新闻路”融媒体特别报道,专家是这么评价的:

视角新:以15篇新闻佳作为原点,贯穿沧桑70年,展现历史厚度。15 篇新闻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视角独特、题材厚重、内涵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像《一户人家十年间》,这是“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徐永辉的成名作,如今已发展为“一户人家七十年”。还有为农村改革发出先声的作品《砍掉四千株桃树的错误必须纠正》、报道改革家步鑫生的作品《企业家的歌》、反映企业家鲁冠球事迹的作品《鲁冠球成功之路》,以及《习近平告诫领导干部——要算一算“三笔账”》等篇目,都反映了浙江在不同历史时期勇立潮头的大胆探索。

“同走新闻路”报道的第三篇《企业家的歌,改革激情永流传》

载体新:以“同走新闻路”采访活动为路径,记录当下,展望未来。重返新闻现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旧闻新续”,而是追溯历史,记录当下,展望未来,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通过宏大事件中个人和群体的命运变迁反映时代精神。比如,对于发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枫桥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过重要批示。1999年4月19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就地化解矛盾的典范》, 让“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再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20年后的今天,三代新闻人重访枫桥,走村入户,并以报道《与时俱进,平安枫桥景常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发展与稳定携手并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祥和繁荣的枫桥,新旧对比、今昔呼应,激励读者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刊发于2019年5月9日《浙江日报》第4、5版的“同走新闻报道”之《一户农家七十年:根与土的史诗》,根据浙报老记者徐永辉自新中国成立起,就跟踪拍摄叶根土一家的稿件信息,设计了“70”和“胶卷”的版面语言

表达新:创新表达方式,提升“悦”读感。与以往“纸”上的主题报道相比,这次报道融媒体特色更加鲜明。15张报纸打通版,体量大、分量重,但因版面元素丰富,版式时尚大气,视觉冲击力强,读起来并不“沉重”。老记者感言再现佳作魅力,大学生手记着重“四力”体悟,专家点评提升报道高度,新老图片、佳作回眸和大事记等配件丰富了版面语言,不同形态的报道相互补充,大大增强了主题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在新媒体上,综合运用图、文、音频、视频及微电影等多元表达方式立体呈现,网站、客户端、两微、视频和纸媒多元发布,相互引流。网站及客户端还根据自身属性对稿件呈现进行优化适配,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嵌入图集、视频、长图可视化等元素,同步配发融媒体产品,丰富报道形态、提升报道全网传播力。

“同走新闻路”报道的第15篇《新闻为民,万水千山总是情》。此组报道以已新闻为民的主题收官。

“三代新闻人 同走新闻路”融媒体特别报道在网上网下推出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不但主流媒体转载,而且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凤凰新闻、一点资讯等多家商业平台纷纷转载相关稿件,充分展现了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15组稿件刊发完毕次日,仅在“浙江新闻”App上的总点击热度值就达721.6万人次,每组报道的点击热度值均超过30万人次。2019年5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反映本次活动部分开展情况的《一个摄影记者和一户人家的70年》文章。2019年11月,报道成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融合报道十大创新例”。

【相关链接】

浙报“同走新闻路”入选中国新媒体大会“十大创新案例”

[浙江记协网专题]“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三代同行 增强四力 同走新闻路

省记协 浙报 浙江大学联合启动“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

“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启动

历时两月 百余人次参与 浙江日报“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完美收官

 

时间:2020-01-19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翁浩浩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