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推荐人裘一佼公示材料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裘一佼
裘一佼同志扎根新闻采编一线15年,先后担任文化、经济等多个采访部门主要负责人。她是打硬仗的“主攻手”,多次参与重大主题报道和战役性报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长篇通讯的统稿人;她是重实干的“突击手”,在重大节点、重大主题上多次主导策划报道,“蹲点百企看高质量发展”“十问十答”等系列报道积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她是善创新的“多面手”,在多岗位历练,知识储备较为全面,积极探索新闻产品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文风创新。近五年,她参与采编的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1次,获中国新闻奖3次,获浙江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17次,获评第二届、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
裘一佼个人事迹
裘一佼工作照 在浙江各地循迹溯源,积累珍贵史料
2011年进入浙江日报以来,裘一佼同志扎根新闻采编一线15年,在重大主题报道、重大战役性报道有丰富的经验,先后担任深度报道、文化、经济三个采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她政治立场坚定,敢闯敢拼,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是一名专业素养深厚、工作作风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新闻人。
近五年来,参与采编的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1次,获中国新闻奖3次,浙江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17次;带领的团队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她有新闻人的敢于担当:政治能力过硬,大局意识强,出色完成重大报道任务。
以大报道全景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挖掘好、讲述好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故事,是她的工作主线。她是《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的主要编写者之一,是《文化是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上)》《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习近平同志关心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纪事》等重磅文章的主要作者,全面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生动呈现伟大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强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怀。
以大评论深度呈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视野、哲学思辨与实践伟力。作为重大政论“富春江”的主要作者,她主笔的《我们能否期待下一个传奇》《为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一起拼》等重大评论,话题重大而故事生动、文风鲜活,极具可读性、信服力,展现出党报评论的全新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单篇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千万,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多次获得中宣部“三好作品”和浙江新闻奖。
她有新闻人的蓬勃活力:业务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多年来在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的报道历练,让她成为多领域、跨领域报道的“多面手”,并擅长通讯、政论、人物特写等多种题材,不断以新形式新文风壮大主流声音、引导舆论。
中国经济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省级党媒如何以浙江实践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担任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主任以来,策划推出“十问十答”“经济新看点”“拼字当头勇争先”等一批重磅经济报道。这些报道跳出经济报道专业化的弊病,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对准舆论焦点,以鲜活的人物和故事,真实展现中国企业的信心、底气和活力,旗帜鲜明批驳对中国经济的误读,为拼经济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拼字当头勇争先”等报道获中宣部新闻阅评,多个系列报道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她有新闻人的不懈追求:工作作风扎实,注重践行“四力”,让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2020年“双减”政策落地后,她采访调研全省多地的中小学校,联合省科协、省文联,策划统筹推出“趣玩——我的‘双减’进行时”大型公益活动,动员组织文艺、科技、社科等知名人士参与课后服务,学生参与人数近2000人,受到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好评,成为浙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后的一个亮点,省委领导作出批示肯定。
她坚持以新闻报道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她和团队深入全省11地市,在一年内蹲点140余家企业,策划推出的《蹲点百企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家提供了有益参考,为广大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推动省级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
作者:刘元斌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