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全景展现 “八八战略” 生动实践,讲好全面深化改革浙江故事
摘要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坚持“吃透两头”、加强内容生产、深化“开门办报”、推进融合传播,以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改革报道,全景式展现“八八战略”生动实践,讲好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故事,为省级党媒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报道提供经验启示。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当前,正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标志性成果。这片饱含改革实践与理论养分的热土,是浙江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报道的坚实基础。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浙报集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新时代新征程,浙报集团坚定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坚持讲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全景式展现“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全方位讲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故事。
讲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制定了“八八战略”这一引领浙江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改革观点和战略决策,形成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浙江日报发挥独特优势,深入讲好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
用新视角挖掘新细节,解读老故事。2023年8月,浙江日报开设“第一视点”专栏,循迹溯源,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浙江贯彻“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其中有多篇报道聚焦改革。开栏之作《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生动讲述安吉余村的绿色发展之路,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伟力;《莫名其妙 无中生有 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讲述习近平同志亲自总结、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故事,揭示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改革的科学内涵;《记者手记: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20年之际再访后陈——一村之计 一国之策》讲述村务监督“后陈经验”如何走遍浙江、走向全国;《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写在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之际》则从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整治池塘说起,讲述习近平同志推动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点点滴滴,引领读者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意蕴。
“第一视点”坚持用新视角挖掘新细节、解读“老故事”,再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推进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时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剖析当年改革面临的难题,深入浅出阐释习近平同志的改革理念和改革方法论;坚持“走转改”,深入一线蹲点采访,每组稿件都几经打磨,力求细节丰满生动。截至2024年7月4日,该栏目已推出原创报道30组,全网传播量7.03亿,形成巨大品牌效应。
溯源新思想,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新世纪浙江深化改革进行了深邃思考,开展了重大改革理论和实践探索。浙报集团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采写优势、平台优势,创新做好相关理论宣传阐释工作。
比如,2017年10月,推出“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其中,长篇通讯《改革巨擘绘宏图》,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开展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探索;2018年7月,刊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十大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其中的《从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到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巧用“理论文章+新闻报道”方式,同步呈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理论文章与浙报记者的蹲点报道,取得良好宣传效果;2024年6月21日,以20个版的规模,刊登《习近平在浙江关于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首篇《改革动力篇》是系统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通过改革推动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最新研究成果。
浙报集团坚持创新理论宣传大众化的有效途径,连续多年策划“学习之路”特别报道,每年一个系列,每个系列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一个整版,内容涵盖理论文章、调查式通讯、思想性评论、记者手记等,并融合文字、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让理论宣传同新闻报道一样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2023年推出的“学习之路:‘八八战略’与新思想溯源”系列,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
讲好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故事
当前,浙江正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报集团在选题上聚焦重大任务、重要事件,内容上深入挖掘理论内涵和全景实践,努力讲好浙江以 “两个先行” 打造 “重要窗口” 的故事。
聚焦共富先行示范,展现浙江为全国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担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讲好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故事是浙报集团的“重头戏”。集团针对每年的重点任务、特色亮点系统部署,先后策划“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攻坚·共同富裕山区行”“共同富裕 ‘浙’ 样干”等专栏、专版,推出《第一视点丨勇担使命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三年间的浙江故事》等重磅报道。《第四维度丨看“共富的种子”生根发芽》这组报道,融视频、纸媒、线上线下活动等于一体,多维度展现“共富的种子”在之江大地发芽、成长,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党中央交给浙江多项重大改革任务,如建设全国唯一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全国唯一试点城市(宁波市),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丽水市),这些改革具有基础性、开创性,在宣传上呈现面广线长点多等特点。浙报集团以 “点” 反映 “面” 上的突破,以 “面” 推动 “点” 上的工作,助力改革稳步推进。文字消息《1.6亿元!这个村的绿水青山 “有价”》,以丽水市大田村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切入,介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取得的重大突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系列报道“探访试点第一线”,则围绕国家重大改革试点,深入基层一线讲述最新实践成果。
聚焦改革生动实践,全过程报道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先后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以及正在全面推进的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等,是浙江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过程中,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重大创新。浙报集团在“做特”“做透”报道上下功夫,凸显这些标志性改革成果的浙江辨识度。
紧盯浙江改革特别之举。报社要求记者参加省级重要改革会议,时刻注意掌握第一手信息。比如,在《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这部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进入初审阶段就持续关注,采访立法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政府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和办事群众等,创作《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吃透改革各阶段特点,开展跟进式报道。浙江正在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其实施意见首次向社会公开之际,潮新闻推出《51次提到 “企业” 浙江这一次怎么 “增值” ?》,介绍这是什么改革、为何要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潮新闻推出“‘一件事’改革”系列观察,介绍浙江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的新要求、新进展。
2022年7月,浙报集团策划“00后近看民主”新闻行动,组织全国近百名大学生,与记者、专家一起走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场景,深度体验浙江政治领域改革的新探索、新成果,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成为浙报集团的新闻品牌。
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发挥媒体智库作用。浙报集团积极搭建多方主体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桥梁和平台。2023年6月,潮新闻上线“读端”栏目,以“新闻+社交+评论”模式,打造网络名人“朋友圈”。一年多来,150余位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撰写了近500篇精彩点评,聚焦具体改革,贡献真知灼见。栏目入选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集团高度重视内参报道作用,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重大决策的落实落地,基层实践中的新探索、新问题及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事求是反映情况、理性专业解析问题。2021年,采取基层蹲点和相关专家走访相结合的形式,策划采写“我为共同富裕献良策”系列内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批示。2021年2月,推出“关注数字化改革”栏目,以系列内参全面反映数字化改革中基层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多位省领导做出批示。
讲好基层首创群众有感故事
浙报集团始终重视对基层改革创新的报道,发挥党媒站位高、视野宽、平台大、资源多等优势,深入一线,讲好群众身边的改革故事,记录浙江改革进程中众多标志性事件、典型人物事迹。
脚踏实地,讲好基层改革新故事。一江潮涌,可展现时代澎湃。2023年12月,浙江日报在头版推出“钱江观潮”栏目,报道浙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基层新实践,讲述“你我他”努力筑梦、踏浪而歌的故事和精神风貌。栏目聚焦新人新事,短小精悍,娓娓道来,同时配以“点睛”短评,广受干部群众好评。开栏报道《别人在种地,我在全国种数据》,展现浙江数字化改革基层创新案例,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2023年,浙报集团策划推出“潮涌之江·对话县委书记”大型融媒体访谈,社长专访浙江11个设区市的12位县(市、区)委书记,从接天线、谋方位、强统揽等9个维度,就热点焦点问题对话。访谈内容已结集出版,被专家评价为“学习县域治理的重要读本”。
浙报集团历来重视蹲点采访,在蹲点中“解剖麻雀”、挖掘“点”上的价值,让报道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今年启动的“蹲点百企看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围绕“寻找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呈现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和浙江经济的强劲脉动。
改革改什么、改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重磅推出特刊《我的家国记事本》,以40个浙江人的视角,记录之江大地40年来的变化、成果。2023年,推出“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特别报道《勇丨永立潮头》,以系列综述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亲历故事,立体展现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发生的精彩蝶变。
深入一线,讴歌基层改革先行者。改革开放以来,浙报集团挖掘报道了谢高华、步鑫生、李书福、南存辉、徐冠巨等一大批浙江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人物,并予以持续关注。2023年4月,浙江日报在报道步鑫生改革事迹40周年之际,重磅推出《“企业家的歌”,新时代依然嘹亮》长篇通讯,为传承弘扬改革精神鼓与呼,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近年来,浙报集团挖掘报道了一大批新时代的改革人物。比如,为保护传承上山文化奔走全国的基层干部徐利民,带领村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从业半个多世纪、跨界创新的手工艺大师卢光华,带领团队抓试点改革的干部田俊,以及参与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探索 “双下沉、两提升” 工作的天台县人民医院等个人和群体。其中,徐利民同志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经验启示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浙江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的要求。浙报集团牢记嘱托,推出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展现浙报作为的改革报道,体现了 “争创新时代一流党报集团” 的使命担当,也为省级党媒在新征程上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报道、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经验启示。
坚持“吃透两头”。浙报集团找准党中央改革部署与浙江改革实践的结合点,紧紧抓住“八八战略”这一宝贵财富,讲述富有“浙江味”的改革故事。新征程上,进一步讲好全面深化改革故事,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扎根改革一线,创作出更具地方特色、更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
加强内容生产。浙报集团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时度效为标尺,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抽调骨干力量,组建“第一视点”工作专班,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生态4支战队,锤炼过硬队伍,打开视野格局,持续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做好栏目报道;探索组建“潮声”内容战队,对队伍、 渠道、 管理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要素整合、机制创新、流程改造,充分调动年轻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直面热点、剖析难点、亮出观点,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组织化生产机制。新征程上,集团将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创新报道思路、内容、形式,继续讲好有“浙报味”的改革故事。
深化“开门办报”。浙报集团探索设立融媒共享联盟,遵循“内容共同享有、策划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开展、产业共同拓展”的“四个共同”目标,创新探索构建省域一体化传播体系,已有成员单位超过2000家,涵盖省市县(市、区)媒体,贯通部门条线、高校智库、乡镇街道、村社企业等省市县乡村五级宣传力量;构建“智媒+智治”新生态,围绕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集聚省内外名人名家等优质资源,构建由之江智库、传播大脑智库、浙商发展研究院等10多个智库组成的“浙报智库”矩阵。这些创新举措,可在第一时间为采编人员提供最新的改革故事、专业的智力支撑。新征程上,集团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持续转作风,打造面向全体读者用户、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型平台,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推进融合传播。浙报集团将传播能力建设作为党报集团的关键能力,以系统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在内容、平台、技术、产业、治理“五端”协力推进,创新优质内容全媒体表达,实现新闻产品轻量化、视频化、互动化传播。如“第一视点”栏目,创新“1+N”传播模式。“1”为主题稿,“N”为“特写”“评论”“微影像”“读图”“读端”等子栏目,综合采用视频、H5、长图等融媒手段,精心打造内容丰富、文风新颖、形态多样的高质量作品。新征程上,集团将继续以用户思维改进文风、以创新思维拥抱技术,不断增强表达能力、传播能力,创作更多读者和受众用户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
(作者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8月(上)。
作者:姜军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