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设性舆论监督向纵深发展——湖州举办《看见》栏目一周年座谈会

   6月14日下午,湖州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市委书记陈浩和参加市民观察团“看见”行的20位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想法。市民观察团“看见”行是湖州围绕一档舆论监督栏目《看见》组织的市民参与活动,通过不定期的实地考察栏目曝光问题整改情况和城市发展成效,来客观评价城市之变。

   座谈会上,观察团成员交流着彼此的“有感”。说起上午走访的老旧小区改造、湖织大道提升等点位,观察团成员、社区工作者俞佳萍深有感触:“敢打敢拼,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不碰不触,问题永远是问题”。观察团成员、一线教师朱威则说道,“许多变化都源于《看见》,这档节目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因为‘看见’而放心”。

《看见》栏目的市民观察团

   去年6月24日,湖州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当天,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监督栏目《看见》也正式推出,充分利用“新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的全媒体传播优势,搭建起南太湖号“看见”应用场景核心层,亮出了“舆论监督之剑”,以媒体监督“小杠杆”撬动社会治理大效能。节目开播至今(6.15)共推出舆论监督报道125篇,全网阅读量超2.6亿,网友评论30多万条。从“关注桥下风景”“聚焦问题码头”,到“安全生产要‘时时放心不下’”“危险的路口”,栏目促成了“党委政府干什么、群众第一时间就看见;群众想什么、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就看见、就落实”的双向互动——看见彼此,看见未来。

   如今一年过去了,到底《看见》的力量何在、魅力何存?

《看见》栏目记者工作照

   以真听真看、小题大做让百姓津津乐道。“看见”看的是百姓的“急难愁盼”,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把每件群众有感“小题”都“大做”,120多个棘手问题及时解决。在《明明是在办好事,居民为啥不领情?》的报道中,就关注了老旧小区改造中不文明施工、改造方案不全面征求意见等问题,通过客观呈现居民诉求,最终促成了问题解决。让居民们直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看见》”,有关市领导也撰文点赞“落实民生实事的过程同样是民生实事”。事实上,这样的报道有很多:《预付卡: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很“卡”》《金宸花园:尘封多年的地下车库》……正是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让《看见》迅速收获了百姓的芳心。

   以够广够硬、一盯到底让政府高度关注。在《看见》栏目“亮剑”推动下,湖州干部从“回避问题”向“主动报题、欢迎监督、立即整改”转变,“闻风而动、事不过夜”“一地曝光 全域整改”渐成常态。今年以来,以桥下空间整治效果最为明显。2月起栏目推出“关注桥下风景”系列,聚焦桥下空间“脏乱差”、存隐患、被占用等问题,并紧盯强化“警示、推动、跟进、销号”监督闭环。在这之下,建设部门制定了《湖州市桥下空间整治方案》《湖州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完成5727座桥梁大排查和194个桥下空间大整治,改造利用 52 座桥梁的桥下空间,不断解码桥下空间的管理新模式。

   以纵深发展、创新打法让媒体干劲十足。面对全媒体时代传媒领域深刻变革,地市级媒体如何通过新闻报道有效履行舆论监督职能、发挥社会公器效能、助推党政中心工作?《看见》栏目的创设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种新路数。以建设性舆论监督为传播重点,充分完善深度新闻、短视频和舆情报告等产品矩阵,已有4000多万人次参与《看见》栏目互动。在栏目影响力的加持下,湖州传媒更具地位,干部员工更加自信,主动作为更显担当,推动媒体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上全面起势。而今,《看见》的“转变”也在纵深推进,“一地曝光向全域整改转变、问题整改向理念重塑转变、媒体监督向城市营销转变”,推陈出新后的节目正成为扬长补短的助推器、干部作风的晴雨表和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看见》栏目团队

   正如座谈会上既是市民观察团成员也是媒体监审员的胡小龙所感慨的,“办好《看见》栏目,体现了湖州党委政府的勤政、开明和善治,饱含了人民群众对湖州的热爱、骄傲和关切,也见证了湖州新闻界守正创新的思想自觉、时代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信,有力量的“看见”,一定能托举起341万湖州百姓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3-06-16 来源: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湖州市记协供稿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