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豫风:以小见大 多维度打造《共富的种子》
新媒体作品《共富的种子》荣获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二等奖,这是浙报集团“浙视频”成立近6年来获得的第7个中国新闻奖。回顾“浙视频”这几年的创作经历,我觉得获奖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拿《共富的种子》为例,策划类融合报道要在全国性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我的体会是要有三点:大主题、小切口、新手法。
一、共同富裕 浙江先行
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到底有哪些国家层面的新闻题材?我们想“共同富裕”必然是第一位的。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可以说是我们浙江的绝对优势。因此我们选定“共富”主题,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舆论支持和发声。
二、以“共富的种子”为创作原点
在确认主题后,内容上如何落地并且以小见大,是我们需要更细化思考的问题。习总书记曾提过:“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部门领导召集的“头脑风暴”上,联想到习总书记早年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以及后来考察浙江时,对浙江各地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做出擘画和部署,便是已经在钱江南北播下了“共同富裕”的种子。因此我们以“共富的种子”为创作原点,展现了“共富的种子”多年来在之江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内容。视频叙事则着重挑选了习近平同志到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浙江5地展开,这些地方的变化之大,可以说是以点到面地展现了浙江何以成为“共富示范区”。
三、别具匠心的创作
在确定了内容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产品的表现形式。作为新媒体产品,必须在第一眼就抓住用户的眼球。而我们团队平时就十分注意创意样片的积累,为的就是在主题报道中可以不断创新,因此我们经常会借鉴一些国内外创意广告拍摄的手法来进行视频创作,本次产品也是如此。
视频中大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把每一个拍摄地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作为背景,在上面上叠加一扇新的视频窗口,在一个个小窗口里回溯当年的各种情景,构建出“第四维度”,通过光影的变化、人物着装的设计、场景道具的设计,体现不同时间,让观者在一个平面内能看到此地多年来时空的多维度变迁,这使短视频在表达时空纵深度上有了新的突破,有别于旁白赘述几年、几十年变化的传统专题片形式。
四、全方位传播布局
我们不仅在视频作品本身追求“多维度”,在传播中也追求多元化,报纸版面、明信片、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报道与推广形态于一体,多维度推广。
为了呼应“种子”这个创意点,我们也准备了浙江特色的种子盲盒送给客户端留言的用户,让用户更直观地参与进来。还特别制作了实体“共富种子”盲盒250份、“共富种子”明信片约500张。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客户端、腾讯视频、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进行分发,通过线上视频、线下推广、运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该产品及其影响力,增强了浙江新闻客户端网友的黏性,把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
五、共富选题“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们也在思考,今后共富主题报道该如何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我想,共富这个主题,一定是未来长期命题和新闻选题。
作为浙报集团新媒体产品的代表之一,我们浙视频要在宣传二十大精神方面做出更好更多的产品,讲好浙江故事,传递浙江声音!
(郎豫风,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记者。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得者。)
作者:郎豫风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