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努力办好红船旁的党报

导读: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来到嘉兴南湖红船旁瞻仰。总书记说,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那么,如何将这样的精神融入新闻舆论工作中去呢?来看看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蔡伟达的文章,试看一支“红船旁的新闻铁军”是如何打造的。

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湖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凝结着我们党的初心,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作为红船旁的党报,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从“红船精神大讨论”连续报道,到“红船精神万里行”大型新闻行动,从电视政论片《红船》到《红船驶进中国梦》……嘉报人始终牢记穆青同志“努力办好红船旁的党报”的谆谆教导,不断践行红船精神。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的今天,在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当下,我们更要从红船精神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力量、奋斗的力量、信念的力量。

一是要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用首创精神引领创新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红船旁的党报新闻工作者弘扬红船精神所必须坚守的原则。嘉报是有创新传统的,我们在县市联办制度、新闻评论机制、党报视觉表达等方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以优异成绩在业界产生良好的影响。如今面对舆论环境、传播手段的变化,面对媒体生存发展的压力,我们更要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以创新为魂,做大做强做精重大主题报道,提高新闻舆论工作“四个力”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是“党报姓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嘉报集团致力于发挥“红船旁党报”的独特优势,创新理念和手段,将重大主题报道置于全国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嘉兴独特的地方元素,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重大主题报道“同题作文”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和广泛深远的报道影响力。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成为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范例的“十七大精神点对点”,到纪念建党90周年推出的以13位党的“一大”代表作为独有报道资源的“追寻1921南湖‘七一’记忆”大型系列报道;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红船精神传递”为特色的“六个十”大型系列报道,到获得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奖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媒体影像报告《抗战原色》……

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工作中,集团各媒体精心策划,把创新思维贯穿于两报一网、两微一端全媒体,贯穿于迎接、宣传、贯彻十九大宣传报道全过程。嘉兴日报策划推出两组以嘉兴小故事折射时代大发展的系列报道——“八八战略实践者说”和“一船红中国 喜迎十九大——践行新理念的嘉兴微样本”。南湖晚报策划推出的“我是红船精神践行者”三部曲大型新闻行动,贯穿十九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会前推出“我推荐——我是红船精神践行者”,会中推出“我报告——铭记总书记的嘱托”,会后推出“我宣讲——十九大精神铿锵行”。南湖晚报“十九大时光”的创意封面表达也是另辟蹊径,精准把握了党的十九大的深刻精神内涵,紧扣了党的诞生地独有的红色元素——红船,在内容价值上凸显主流的“气质”和“厚度”,在视角表达上体现亲民好看的“颜值”和“角度”,获得了业界和读者的广泛点赞。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南湖红船的历史性事件报道中,嘉兴日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用最短的时间采制推出一篇立意高、落点准、指向明的特别报道,精准、有效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报告嘉兴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的新思路、新作为、新现象。10月31日的《嘉兴日报》送到了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面前,看了此文的总书记,高度赞扬了嘉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2  以融合为要,打造“移动优先”传播新体系,形成多端齐发媒体新格局

在融合传播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下,集团将新媒体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大力推进以“两微一端”为载体的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和人才优势,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和规范运行规则,打造“移动优先”传播新体系,形成报网屏多端齐发的媒体新格局。从2016年开始,以南湖晚报为探索“试验田”,率先打破原先采编部门结构,启动拥有全新理念和任务的全媒体中心。嘉兴在线打通采编、经营、全媒体等的整体传播链,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探索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移动优先”传播新体系下的全媒体融合传播,如今已经成为重大主题报道的常态。嘉兴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推出的“学十九大报告,最打动我的一句话”互动征集活动,用最及时、最便捷的方式,广泛聚集干部群众学习、热议十九大报告,用接地气、聚人气、显朝气的路径和方法,打响了党的诞生地新媒体关于十九大报告精神宣传的第一战,互动征集活动吸引5000多粉丝发表10000多条留言,嘉兴市网信办还把这个活动作为样本,向各地推介。嘉兴在线在10月31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南湖红船结束后的当天晚上,精心制作推出了H5作品《习总书记重访嘉兴——南湖儿女不忘您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迅速在两微一端形成传播热点,受到各界的高度好评,点击量突破20万。

3  以改革为本,深化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推进媒体创优创收工作

集团紧紧围绕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法人治理体制,完善报业子公司的法人治理制度,建立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报业市场竞争主体,努力为媒体转型发展扫除体制障碍。集团在用人、分配、考核等运行机制上坚持改革,实施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同福利,淡化编制、留住人才,为报业加快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集团在坚持开展月度好稿评比的同时,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新闻奖项奖励办法,设立“总编嘉奖”,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予以重奖。集团已三度荣获中国新闻奖,近五年在浙江新闻奖评选中共获得一等奖21个,“党报热线”、“嘉兴时评”、“财富二人转”、“视觉1+”荣获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在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集团紧紧抓住传统主业不放松,坚持传统模式的不断创新,巩固和提升广告、发行、印刷这“老三样”原有的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以大型活动为载体,精准发力、寻求突围,搭建高水准广告经营平台,确保了集团的营收盈利能力,年净利一直保持在3000万元左右,为报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集团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多元拓展,实现文化与产业融合互动。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嘉报文化产业园历时三年,2016年正式投入运作。今年5月,集团全资子公司嘉兴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浙江神洲酷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嘉兴神洲酷豹电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产业园,正常运作后预计年净利润可达1000万元以上。“璟禾”艺术馆和嘉兴市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文化与设计公司入驻产业园,则使嘉报文化产业园成为嘉兴创意文化产业集成孵化的新天地。集团以“互联网+”为引领,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整合报业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户外广告等衍生行业。以300多块遍布嘉兴主城区的电子阅报栏为载体,进行户外广告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2015年以来,阅报栏户外广告近500万元,版外经济创收领域得到了有效开拓。

嘉报文化产业园全景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时间:2017-11-24 来源:“看传媒”公众号
作者:蔡伟达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