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夜晚守望光亮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要闻编辑部 钱锋
钱锋,高级编辑,现任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要闻部主任。要闻部是浙江日报的策划牵引枢纽、核心编辑把关部门,作为党报的“首席编辑”、最终把关的“守门员”,钱锋同志负责浙江日报头版、要闻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凭着高超的政治素养、过硬的业务能力,他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报道,编辑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版面和稿件,出色完成各项宣传报道任务,让党的声音更好地通过油墨传递给万千读者。
近年来,钱锋同志主创的新闻作品获得包括3个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20余个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新闻奖项。因工作勤勉业绩出色,他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浙报先锋,单位考核连年保持优秀。
一、 守正创新,做策划牵引的探路者
面对传播新格局,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钱锋同志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浙报近年历次改版改型中充当主力,主持设计多个新版面新产品,带头编辑、经营好浙江日报的《第一视点》《钱江观潮》《富春江》《观察与思考》等重点栏目,让党报的报道重起来、活起来、靓起来。
他善于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先后参与策划组织实施钱江晚报和浙江日报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G20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总书记历次考察浙江、建党百年、新冠疫情防控等报道,打造了一批精品佳作。他总是能在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理念新话语新技术新手段,转换群众视角,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如他牵头策划的宣传新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和实践的特别报道——《跟着足迹学〈足迹〉》、《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特别报道《勇|永立潮头》等作品,以全媒体思维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多次获得中宣部阅评表扬。
他始终坚持并鼓励全体编辑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意识,敢于打破路径依赖和求稳怕错的思维定势,刷新浙江日报要闻版的“颜值”和“言值”。如他主创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40人——我的家国记事本》特刊,以生动的人物故事折射时代巨变和国家进步,创新重大主题宣传,获浙江省新闻奖重大主题策划创新奖。
这几年,面对中国经济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局面,他与相关部门分社审时度势,在浙报上谋划推出系列重磅“强信心”经济报道,为浙江经济加油鼓劲。其中他编辑并制作标题的报道《同行不是冤家,同行才是正道》,生动讲述两家同行企业破除“内卷”,携手闯市场的故事,今年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并参评中国新闻奖。
二、 增强“四力”,做业务精湛的模范生
在媒体加速深度融合的大潮中,钱锋同志以身示范,带领全体编辑锤炼“四力”,努力将融合思维贯穿到每一篇报道中,着力打造叫好又叫座的网络传播爆款,展现出精湛的业务水平。
他在编委会领导下,参与策划牵引浙江日报改文风的“新三样”“新三版”和《钱江观潮》《短新闻竞赛》等栏目,并组织实施,推出了一批新闻佳作。
他坚持每天大量阅读,研究同行作品,博采众长,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刷新党报“语态”。如在二十大前,他通过走访美院专家,策划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新闻漫画长卷新媒体作品,以青绿山水为背景,结合省内地标、发展成果、经验特色等,描绘出浙江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画卷,立意高远制作精巧,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G20杭州峰会倒计时30天特刊中,他和年轻编辑策划的“让爱登封——我有头版,你有诗”的征文活动,专题点击量高达610万,征集的诗作超过一千首。
他坚持“走转改”,积极参与重大采访,在任钱江晚报部主任和编委期间,先后参加了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新闻采访。2010年8月29日至9月9日,他克服重重困难赴伊拉克采访,穿梭在防爆墙林立的巴格达巴士拉等城市,创下了省级媒体深入一线采访国际重大新闻的范例。12天里,他发回稿件40多篇3.2万字,生动再现战后伊拉克百姓的众生相,引起强烈关注。
钱锋同志既自己带头干,又善于言传身教,在他的培养下,部门年轻编辑快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业务能手,有多名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有的被评为青年人才。他在部门内设立了“8090工作室”,与85后90后乃至00后年轻编辑一起,不断“开脑洞”,发掘党报新质生产力。部门编辑的版面等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数量名列全国省级党报前茅。2024年因在亚运会报道中的突出表现,要闻部获得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颁发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称号。
三、 吃苦奉献,做矢志不渝的守夜人
兢兢业业坚守夜班岗位十余年,钱锋同志苦干实干、甘于奉献,用热爱书写新闻人的情怀。
在工作中,他总是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两会等重大报道任务期间,他时常连续十几天无休。日常工作中,他每天坚守到凌晨三点以后,确认所有版面都没有问题、报纸开印后才下班,基本都是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有时等重要稿件,到早上六七点下班也是常事。
他把党报的质量视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和至高荣誉,具有超强的把关责任心和把关能力。他立志“把差错关进制度的笼子”,牵头迭代完善浙江日报要闻版把关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可靠管用的审核流程体系,版面编校质量历年名列全国前茅。他个人多次发现并排除重大差错隐患,获得总编辑嘉奖。
他还勤于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在《新闻战线》《传媒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新闻论文,并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他每年多次给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授课分享所思所得,获得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牢记新闻为民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他曾作为农村工作指导员,被选派到距离杭州400公里的青田县最偏远乡镇脱产扶贫一年,因业绩优异被评为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任浙江日报编辑中心第一支部书记后,他推动支部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创新做好自选动作,打造“雷电联盟”(英文“红色编辑”音译)党建联建品牌,与东阳花园村、天台塔后村等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建,服务基层的同时,促进编辑增强“四力”。因在一系列大战大考中的出色表现,支部近年先后获得省直机关先锋支部、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