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兴海:坚守初心 激发与时代同行的新闻力量
坚守初心 激发与时代同行的新闻力量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编辑委员会总编辑 费兴海
费兴海,主任记者,现任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编辑委员会总编辑。1995年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湖州电视台工作,他从基层摄像记者起步,历经新闻部主任助理、频道副总监、总监、副总编辑等岗位,2025年6月被提拔为总编辑。
从业30多年来,费兴海始终不忘初心,自觉践行“四力”,他始终饱含热情,与时代同行,他始终充满激情,一路奔跑在新闻路上。他牵头主创的4件作品摘得中国新闻奖,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项30多件,1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他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浙江省走转改先进集体”“湖州市实干争先‘奔跑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创建的《成长快乐》栏目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先进集体;带领的团队中有20人被评为全国以及省市各类先进个人。
心中有向往:他以信仰初心为引领,深入基层,冲在一线,做新闻路上的奔跑者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一名记者,我始终深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深情,我们扎根基层的深度,终将成就作品的温度和高度。”在追梦新闻理想的路上,费兴海始终保持忠诚之心,始终坚持深耕基层,在深入一线的报道中锤炼过硬作风和强大战斗力。
1999年,湖州遭遇百年未遇特大洪水,费兴海主动请缨奔赴抗洪一线,用镜头记录军民共战洪魔的感人场景,最终出色地完成抗洪抢险报道任务,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震惊全国,他接到任务立即跟随飞行员王伟家人飞赴北京、海南等地,全程跟拍事件处置的重要阶段,采制的两件作品分获浙江新闻奖特等奖和二等奖。2004年,他蹲点基层,历时60多天采写的作品《湖州:考核干部不唯GDP》直击理念转变,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发并引发广泛关注。
守望社会,是新闻媒体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如何发挥好媒体的这一职责,将中心工作、百姓呼声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以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向好向善,是费兴海一直思考和实践的。
面对基层数字化改革中自助医疗设备“空转”问题,他带领记者展开一个多月的调查采访,挖掘出“机器坏、问诊难”等实情。新闻评论《基层自助医疗,如何不“空转”?》直指指标一刀切、政绩观偏差等根源,报道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推动卫健部门开展整改,作品获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年度宣传重大主题,同题作文如何出新出彩?费兴海牵头策划推出《苕溪奔流?75年75人》融媒报道,传播量超千万,真正实现“正能量”释放“大流量”。
近三年来,在费兴海的带领下,湖州新闻传媒围绕中心推出180多个重点专题专栏、超12万篇重点报道,有力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心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138件,其中中国新闻奖三件,省部级一等奖36件,二等奖51件,三等奖51件,2022、2023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
行动有力量:他以融媒改革为抓手,创新路径,破壁攻坚,做媒体转型的实践者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是浙江省第二家实现报业广电跨界融合的市级媒体,2022年4月,中心入选中宣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费兴海勇担改革重任,紧抓试点积极作为,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他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大力推进二轮、三轮、四轮融媒改革。他以南太湖号建设为重点,前瞻布局,增强自主研发,打通平台界限,实现500多名一线采编人员统一使用全效平台。他开设“自留地”版块,细化“赛马场”功能,南太湖号装机数408万,日活12万,集成200多个应用场景,实现“新闻+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他主持建立“每天一晨会、每周一会商、每月一例会”常态化研判机制,推动内容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一套内容生产核心打法,策划生产一批新闻精品、融媒爆款。2024年6月《男子在医院突发晕厥,湖州医务人员姜映华第一时间救助》发布后迅速全网传播,新华社、人民网、美丽浙江等纷纷转发,全网传播量超过10亿。近三年中心制作发布破亿视频数十条,百万级短视频470多条。
他创新探索,不断破解改革瓶颈。他牵头推进中心智能媒资库建设工程,以新技术全面赋能内容采编;成立“AIGC创新实验室”,形成“大屏+移动端+热线频道”全域数智人服务体系;启动建设全省首个地市级“数智传媒大脑”,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一等奖”。
肩上有担当:他以百姓之心为心,闻风而动,硬核监督,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笔尖既要记录时代荣光,更要触碰民生痛点。”费兴海深知,舆论监督报道是百姓排忧的“减压阀”,是服务中心的“助推器”,更是主流媒体推动社会进步的职责所在。他创新舆论引导打法,开设全媒体专栏《看见》。
费兴海抽调中心骨干力量实行专班化运作,自己亲自挂帅,深度参与各个重要环节。《看见》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建立“线索收集+督促整改+考核问效”的闭环式监督运行机制,采用“现场+行动+追踪”的递进模式展开。栏目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迭代,与市人大、政协联手,推出“面对面”和“政协在监督”活动;与市民观察员互动,开展“看见观察行”活动等。在《看见》栏目“亮剑”推动下,“闻风而动、事不过夜”已成为常态。三年来推出报道704期,其中舆论监督357期,全网总阅读量超4.2亿次,曝光问题98%以上都得到有效解决。
《看见》栏目以媒体监督“小杠杆”撬动了社会治理“大效能”,“有事找《看见》”成为许多湖州百姓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看见》栏目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国记协多次专题调研并推广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纷纷报道,新华社政论片《中国的民主》点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费兴海说:“新闻人是时代的瞭望者,在最美的时代讲最好的故事,是新闻人的梦想和追求。我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幸福而光荣。”
初心如炬,穿透行业变迁,照亮新闻理想前行路。30多年的从业经历,岗位在变,身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新闻事业的热忱与情怀。面对不断变革的融媒传播格局,他始终坚守初心,主动迎接变革挑战,以“赶考”的心态、“战斗”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守望媒体责任,锻造新闻品质,用行动书写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费兴海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