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峰:个人事迹介绍
个人事迹介绍
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州晚报副总编 周丽峰
自1996年入职温州晚报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新闻一线,在传播中传承,在创业中创新,把职业初心守成事业恒心,共有上百件作品(活动)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浙江新闻一等奖等奖项。近5年来,作为第一作者有1件消息入围中国新闻奖(正在参评),3件作品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6件作品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3次获中国晚协赵超构特等奖,被温州大学聘为新闻传播专业校外硕士导师,温州理工学院融媒产业首批业界导师和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实践指导师等。
29年的新闻生涯,周丽峰从一名普通记者干起,历任首席记者、流动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时政中心主任等岗位,曾负责过市委书记的报道。当记者时,他曾连续追踪7个月,推动瑞安市潘岱乡白莲村举行新中国首次村民罢免村主任,《白莲村的春天》登上央视国际频道。《温州青年》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点赞他为“铁骨辣笔,黑脸记者”。
从执业之初的单枪匹马跑基层,到如今统筹内容生产团队,他始终初心不改。他坚持夜班编辑18年,2020年不慎双手粉碎性骨折,他打着石膏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戳着改新闻编版面。2023年他带队记者前往泉州和苏州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大型融媒寻访活动”,他用三天半的时间分别辗转了12个采访点和15个采访点,记者们称他为“特总编”:一位“特种兵式的副总编”。
“证”在改革,创新主题报道传播路径
2019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召开,这是温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周丽峰牵头制定了整场峰会的全媒体报道方案,温州晚报首发总书记贺信,一天内全网点击量逾两亿,报道方案受到中科协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今年是“温州模式”提出40周年,以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美国强推“关税战”为时政背景,他牵头策划了《闯关》重大主题报道。一个“关”字虚实结合,既实指关税,又虚指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关卡,很好地诠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闯关”的精神内涵。报道受到了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的好评和省委宣传部领导的表扬。
新媒体平台是各主流媒体的标配,但日活跃率低、打开率不高也是不少平台的现实尴尬。2022年根据温州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经市委宣传部部署,由周丽峰牵头创办一个全新的个性化融媒平台。
他说,做第一很难,那就努力做唯一。三年来,温州叮叮当坚持向原创要“四力”,形成了独特的平台个性,其提炼总结的“风格传播”“引爆点思维”“轻质表达”等理念,被中国报业协会收录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创新案例,有多组作品获得浙江新闻新媒体二等奖和国际传播奖。
媒体融合是一道“既要还要”“两手都要硬”的必答题,而在数字化技术浪潮裹挟下,主流媒体“记者编辑化”倾向明显,整体呈现“强编弱采”的特点,纸媒内容“碎片新闻多、主打新闻少,无用信息多、有效信息少,快餐信息多、深度思考少”的现象比较普遍。
择一业,爱一生。这样的创新探索,周丽峰还在继续!
作者:周丽峰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