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富:勤跑 会写 尝新
勤跑 会写 尝新
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1集群主编、时政要闻部主任 林学富
林学富,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财政学专业,曾任台州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台州商报总编辑,现任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1集群主编、时政要闻部主任,台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三届台州市观澜奖获得者,长期在新闻一线从事采、写、编、评工作。
26年的新闻生涯,他负责过台州商报、台州晚报、台州日报时政部和经济部等部门,共有近6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项,包括消息、通讯、内参、典型、系列报道等类别,其中浙江新闻奖二等奖以上26个;执笔采、写、编的《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启示录》《解读三门“涛头土改”系列报道》《解码玉环干江镇“股份众筹”改革》《台州全市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调查(上、中、下)》《路桥:向说“不能办”说不》《保才专访|山村“主播”陈玉琴:乡亲们收钱时的笑脸,就是我的动力》等作品获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策划并主笔采写的《问道长三角 走“浙”十城》获浙江省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奖。
一、一个闲不住,勤跑基层“抓活鱼”的人
26年来,这个意外闯进新闻行当的人,优秀新闻作品频出,在他看来,新闻作品都是用脚跑出来的,是与人面对面采访出来的。
刚进入台州日报社时,同办公室的新闻前辈老师对他说:要当好记者,就要多跑、多写、多思。从那一刻起,他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个小目标:每周至少下基层采访一次,每月争取写一篇月度好稿,每年拿一个新闻奖。
26年来,他始终朝着这些小目标奋进,几乎没有动摇过——
作为台州日报记者,他几乎踏遍了台州所有的乡镇,走遍了台州各个乡村,爬过最高的括苍山,到过最远的玉环披山岛,住过海岛渔民的家,吃过高山村民的饭。每到台风的日子,他总是冲在前,印象最深的是云娜台风期间,在天台石梁山上连续采访了四天。
作为经济新闻记者,他跑遍了台州77家上市公司,调研过几乎所有的台州特色产业,见证了台州小微金融改革、温岭工资协商制度、温岭民主恳谈等许多重大改革事件;写了4000余篇稿件,几乎每月有好稿,每年有新闻奖。
作为部主任,在工作中,他有事总跑在前,想在先,能够在同事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虽在管理岗位,他从未放弃跑基层写稿子,重要的新闻稿件都由他自己执笔采写。因此,他的工作屡获上级肯定: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党员;2004年,获“台州市0414号台风抗台抢险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被评为台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成为台州市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二、一个热爱新闻,常怀“国之大者”的人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他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从“国家”“省域”层面去思考当的新闻事件,成了他的一种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新闻创优作品频出。
2021年,作品《玉环干江“股份众筹”改革》获省新闻奖一等奖,因为他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那一年,浙江省获“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他策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台州实践》栏目,主笔采写了《三门连下村“人蛏共栖”》系列报道,当天就被人民网首页全文转载,并获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2022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嘱托20周年,他策划了《问初心·走近台州第一代制造业者》重大主题报道,为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汲取精神养分,荣获省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
2023年,正逢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最多跑一次”,因听到台州一地创设了1187亲清政商制度,并破除了“自由裁量权弊端”时,他便抛弃制度体系的宏观叙事,从“自由裁量权”这个小切口入手,撰写了《向说“不能办”说不》报道,荣获省新闻奖一等奖。当年,他又观察到台州以技能提升来推进共同富裕,便安排了记者推出《台州全市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调查(上、中、下)》稿件,经他精心修改,又获得了省新闻奖一等奖。
……
26年,凭着新闻敏感性和平时善学习、思考,他一直是所在单位的获奖大户,也是重要新闻策划的参与者、策划者,在新闻创优上收获颇丰。
三、一个勇挑重担,善于尝试“新事物”的人
26年来,他没有囿于传统习惯,在每一次媒体转型中,都能主动担起责任,成为媒体融合的推动者、实践者。
2023年,随着全省媒体融合的推进,他担任了全媒一集群主编、时政要闻部主任一职。“集群制”改革,是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在全省推进媒体融合机制改革的创新之举,作为一集群主编,他勇挑重担,负责完成了报纸时政要闻部和电视节目部的融合,作出了“把电视和报纸记者混坐”的决定,取得了“物理上相融”的效果;然后,牵头制定了一集群的采编绩效考核办法,制订了时政要闻报道相关规则;先后牵头组织了两次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启动仪式,通过这些工作,保障了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采编融合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2024年,他倡导设立了保才专访工作室,组建团队,着力打造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黄保才的个人IP,其中当年采写的《保才专访|山村“主播”陈玉琴:乡亲们收钱时的笑脸,就是我的动力》作品获省新闻奖一等奖;倡导设立了无边际工作室,由5名95后年轻人进行融合新闻创意策划,当年推出的第一个作品《我在台州做非遗》获省新闻奖三等奖;倡导设立了望潮Z造工作室,工作室策划推出的《在这里,看见未来·产业平台巡礼》专题,重点关注台州重大产业平台,获得了省新闻奖二等奖。
2025年,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了“六大融创行动”,全面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他在鼓励员工投身融创行动的同时,4月26日,注册了“富而有道”视频号和抖音号,打造垂直类的、关注台州制造业的个人IP,实现了从报纸记者到新媒体主播的转型。目前,他每周下企业拍视频,摸索制造业在互联网传播的新规律。
“处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信息的采集者、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更是信息汪洋中,传递党的政策、主张和观点的‘引航员’,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探寻者,要努力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
面对未来,他这个新闻的“外行人”,又锚定了新方向!
作者:林学富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