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让作品充满力量和温度
让作品充满力量和温度
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 陈安
陈安,1996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1996年8月,进入丽水日报社工作,现任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主任编辑,回首之间,已在新闻一线战斗了29年。
回望走过的新闻之路,29年的辛勤付出,已然结出了果实。从业以来,他获得了59个浙江新闻奖,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14个;多篇论文在《中国记者》《中国报业》《传媒评论》上发表;早在2006年就被丽水市委宣传部评为“丽水市优秀编辑”,而由他策划组织的10多个栏目和活动,也成为市级名栏目和品牌活动,“国际纵横”栏目则获新华社新闻精编奖。2016年,因为在里东大救援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被省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
注重新闻策划,始终在为做出有高度的作品而努力
他在编辑部工作超过20年,上了25年的夜班,十分明白“政治家办报”的重要内涵,一直探索加强新闻策划,创新报道形式,不断为采编工作带来新气象。
“五水共治”作为一项全省范围的重要工作,宣传报道要想出彩,就必须设置载体,做出地方特色来。2015年至2016年,作为编辑部主任,他连续策划了“为浙江‘治水’鼓掌的福建人”系列报道、“丽阳坑(好溪堰)昨日今天”系列报道和“百名记者巡百河”大型新闻采访活动3个活动。其中“为浙江‘治水’鼓掌的福建人”系列报道,以站在“水边”为浙江“五水共治”鼓掌的福建人的新闻视角,立足于“五水共治”大题材,写出了两省因水引出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报道推出后,得到闽浙两省人民的广泛关注,庆元县委把该组报道以简报形式报送省委书记夏宝龙,得到夏书记的表扬和批示,成为了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一大亮点。而“百名记者巡百河”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比全省“万名记者走进治水现场”大型新闻行动还早了半年。
近年来,丽水日报一直坚持深化“走转改”活动,在多年的报道过程中,他意识到“走转改”报道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为此,他又联合记者部,开设《丽水脚步 精彩故事》专栏和《丽水脚步》专版,自己带领记者深入基层,开展了“丽水脚步 精彩故事”大型采访活动。活动期间,《丽水日报》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丽水脚步 精彩故事”大型采访活动及《丽水脚步》专版入选市委宣传部“三贴近”创新实例,他采写或编辑的《信义农妇,老来打工把恩报》《庆元六万山农甘愿为生态搬家》《山村变形记》等稿件,均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
内容创新之外还有形式创新,2008年起,几乎每年都有版面获新闻奖,在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报道中,他策划推出了6个中英文双语专版,从内容和形式上双双跳出地方性、区域性的局限。
坚持人文关怀,始终在为做出有温度的作品而努力
29年甘于俯身一线,他始终坚持党报要有人文关怀,要利用媒体优势,诚心为民办事,竭尽全力为民解忧。
2015年和2016年,丽水连续发生了里东、苏村两起山体滑坡,作为编辑部主任、值夜班编委,他全程参与了两起灾难的报道工作。要求前方记者迅速深入一线、沉心实地采访,将更多笔触对准救灾中的普通人,还原个体在灾害中的真实情况;后方编辑坚持“以救援力量视角做新闻”,将更多的版面让给救援力量和受灾群众,尊重生命在灾害中的人格尊严,体现人文关怀,彰显温情温度。
里东、苏村报道在日报上发稿量分别达到18万字和15万字,全景式展现了大救援的场景。大部分稿件以救援力量和灾民本身为主角,定格了灾难中人性的力量。里东、苏村大救援报道规模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反馈效果之佳都是丽水日报史上之最,相关稿件和版面不但获评省新闻奖,他本人也被省政府荣记二等功。
他还常年关注贫困弱势群体,传播社会正能量。2013年,策划推出了“弘扬英烈精神 关爱烈士家属”大型公益主题报道活动,派出记者40多人次,行程近6000公里,深入烈士的家乡采访,再现他们矢志奋斗、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2015年,他带领采编人员参与策划“关爱景宁‘最孝姐弟’行动”后续报道,刊发专栏文章25篇,其中整版报道5个,引起《人民日报》官微、央视、新华社等全国媒体关注,全网点击量超亿次。成功地塑造了“最孝姐弟”孝顺、懂事、坚强的正能量形象,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募集到了超过100万元的善款。2023年起和丽水市关工委联合推出的“处州青荷·助你上大学”活动,两年时间共和96位困难学子完成结对,筹集爱心结对资金115.7万元。
创新监督报道,始终在为做出有力量的作品而努力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他还是善于舆论监督、强化党报舆论引导功能的“坚守者”。
2014年8月20日,丽水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因有人在微信和QQ群中发布政府部门隐瞒洪水信息等谣言,部分群众开始质疑党委、政府在洪灾预警和抗灾部署上的及时性。他牵头迅速组织记者,采访水利、气象专家和市防指等部门,对群众质疑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推出《突发事件中,微信如何传递正能量》专版,利用晚报、日报数十万官微粉丝传播正面消息,引导网民、微信用户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10天时间,推出了64个版面,570多篇稿件,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910多条。这次报道荣获了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新闻热点引导二等奖。
同一年,丽水城区发生内河毒鱼事件,全网震惊。他联合丽水网、记者部等采编部室,共同策划推出了“一座城市的护鱼治水故事”大型“报网互动”主题报道,开展舆情引导,把对突发事件的监督报道引向正能量方向发展,赢得网民纷纷点赞。系列报道分别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雷锋网、网易、浙江在线等转发137次,使“护水护鱼、美化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莲都区为此将丽阳坑沿河分成9个管理网格,设立7个定点监督哨,建起志愿者巡查员队伍29支260余人,有效推进了丽水城市内河治理和保护工作。
同时,他还通过做好内参畅通社情民意。仅2024年,他编发的12期《内参》,就获市委书记等市领导批示11人次,内容涉及营商环境、基层减负、疗休养产业、城乡公交一体化、“特殊(残疾)人才”就业等方方面面。个人采写的《丽水营商环境调查报告》《莫让基层摘牌减负异变成基层隐形负担》等内参均获浙江新闻奖。
在路上就能看见时代,守初心就能赢得民心,在新闻这条路上,他还会坚定地走下去。
作者:陈安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