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国:首次

《天香》 李羡唐先生的赠画

首  次

   初进《宁波报》社,在1980年春四月。

   它刚刚复刊,我初初加入,就有了好多值得回忆的第一次。

   值得回忆的第一次中,最意外的是我的第一次获奖,这还是《宁波报》复刊后首次的省级好新闻一等奖。

   在当初的报社稿件重要性排序中,政治活动是第一位的。市委、市政府(当时还是市革委会)的重大活动,必定刊发在第一版的显要位置。然后,才是经济与文化活动的消息报导。在经济报导中,工业,农业,特别是重大的工业生产活动在版面上也有突出的位置,财贸报道就靠后站站了,只有节日前的市场供应消息间或能上一版。我当财贸记者,自觉比较边缘,矮人一头。

   搞财贸报道也有其好处,一是百姓关心,小新闻常有大反响;二是采访方便,商业单位与大型商场都集中在市区。如有好的题材,一天写一篇稿件不成问题,按农民的话来说,工分比较好赚,还有时间精耕细作。

   那就扬长避短,多跑多写,以勤补拙呗。真的是,愚者千写,或有一得,居然进报社的第二年就得了省里的一等奖!得奖的稿件是《源康布店坚持23年办好裁片柜》,1981年12月03日发在《宁波报》第二版头条。

   这篇稿件从题材看,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宏观叙事,即便放在商业这一块领域看,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话题;从结构与文字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编排与高级的形容词。然而,正因为其小,却由小见大,突出了今天仍要节约利民、仍要勤俭持家的导向,赞赏了商业经营要为民解忧,不能利薄不干的理念,因此这报道既受读者欢迎、也博得了报社的青睐。精心制作的副标题“剪刀头下省棉布、生意虽小意义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中的开头与转折处恰到好处地引用了百姓的话,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一些说明问题的数字也穿插安排得比较妥当,读来不觉生硬与枯燥。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到全不费功夫。当时,曾挖空心思地去典型单位蹲点,与先进人物交友,却收获甚微;而那天去源康布店是采写节日供应花絮去的,顺口问了句“最近哪个柜台生意好勿?”不料引出了商店负责人滔滔不绝的长篇介绍。实事求是地说,裁片柜这一亮点是淹没在“节前销售一派兴旺”的众多言词中的。

   听着,听着,想起了老师们耳提面命多次的话:稿件要上档次,身子要沉下去;要带眼睛耳朵去,更要带“心”去;要想想什么是读者想要知道的事。这样一过滤,采访有了重点,写作有了分寸。

   行话说,九分采访一分写。这话,在这稿件上体现得比较充分。

(2024年05月23日)

   范伟国,高级记者。宁波报1980年复刊时的首批记者之一,2000年任人民日报社驻重庆记者站站长,2005年任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副总编兼《国际金融报》社长。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著有《江海撷英》《海上语丝》《诗词岁月》《浮生记趣》《浮生记闲》《浮生记悠》等。

 

时间:2024-05-29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范伟国(“天地孤旅”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