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怎样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
“你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文物科普H5产品《开山览物》、纪录片《三星堆·大开眼界》几个内容,这几个关于三星堆的报道,以及现在获奖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是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精品力作。”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刘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则对记者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让他印象深刻,“节目不仅系统地再现了8位文化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而且以‘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方式,邀请宗师穿越千年重返故地,见证今时盛景。”
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伟大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深刻阐述。日前召开的2024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媒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主动作为 立足特色做策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让古老文明绽放时代光彩?如何更好深入挖掘地域文明,在保护传承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
“我们推出了首部广西文物题材3D网络动画片《博物馆守卫队》,以广西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媒介、广西自然生态为背景,讲述了勇敢、善良的博物馆守卫队团结一心守护文物的故事。同时,广西日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联合自治区博物馆还推出了《“西”世珍宝·博物志》专栏,以当下国潮风格的视觉表达,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博物馆里严肃深沉又呆萌可爱的文物,变着法子吸引公众的目光,让公众感受融合与发展的文明,深受广大网友好评。”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副总编辑曾俊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广西日报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主动作为,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
曾俊峰以《博物馆守卫队》为例表示,该26集动画片不仅以3D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而且通过主流媒体的力量,有力助推了文化自信自强自立。“整部片子富有教育意义,不仅科普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主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曾俊峰告诉记者,该项目还获得中宣部202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
“2023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全网热议话题,云报客户端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策划中,开辟子栏目,重点聚焦云南众多的民族村寨、传统村落、风土民情等民族文化,并在云报客户端推出原创手绘栏目《手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画说云南非遗》,通过手绘的形式,让云南的非遗元素更加生动、传神,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好评如潮。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南楚雄彝绣女装系列亮相意大利米兰时装周,针对这两件云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大事,云报客户端先后推出了《什么是世界遗产景迈山》《景迈山写给人类的信》《景迈茶事丨那山、那树、那人》《楚雄彝绣秀米兰丨秀绣show》等系列融媒原创稿件和专题专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主任谢炜介绍说。
在网友们的热议转载和主管部门的好评表扬背后,是媒体的主动作为、积极策划。谢炜告诉记者,云南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云报客户端与地方媒体融媒联动,采用海报、长图、动图、手绘、SVG等融媒呈现形式,展现云南各地非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云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云南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曾俊峰看来,深耕、创新、转化、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是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我们启动‘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项目,开展非遗科普展、非遗研学、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率先在国内主流媒体中开展常态化非遗系统性传播。”曾俊峰告诉记者,该项目推出的系列产品总阅读量超7000万,推进60余场线下活动,覆盖人群超50万。
形式创新 内容依然是核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挖不完的宝矿。”在刘宏看来,媒体在挖掘这座宝矿中,创新表达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新颖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刘宏对记者说,“媒体好像渐渐学会了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去表现、展示宝藏,不管是演员来演还是情景再现,这个戏剧化方式很重要,这样才是讲故事,这样才能讲好故事。”刘宏表示,中国是一个故事大国,但长期以来在讲故事方面有欠缺,现在这一短板好像开始慢慢补上了,他希望媒体可以继续加强。
曾俊峰表示,广西日报社将继续打破传统文化与群众的“一墙之隔”,下一步将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优秀传承人、珍贵文物等,深挖典型,持续推进“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项目,开拓文化领域原创融媒体产品,以此拓展文化遗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效果;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发挥其跨文化交流的优势,促进中国—东盟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曾俊峰向记者举了广西日报社刚刚开始的案例。今年1月21日,广西日报社与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柳州博物馆以及柬华理事总会、柬埔寨《华商日报》和《柬中时报》联合主办的“非遗传承之美”中柬文创文化展暨中柬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开幕式、2024年中柬大学生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柬埔寨金边举行。展览向观众展示壮锦、坭兴陶等中国广西非遗文化在时尚设计、文创产品等领域的新应用,探寻非遗文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探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谢炜告诉记者,2024年云报客户端将继续深挖文化遗产新闻资源,并拓展“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模式,努力推出更多文化遗产融媒体产品。同时,继续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网络IP,用好“省区网媒大联动”的成功经验,打造更多优质专题、专栏、融媒体产品。在谢炜看来,形式创新必然会吸引广泛关注,但内容一直是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不然没人看的新闻,千条万条也是白条。
对此,陆小华提出,媒体在助力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性了解和深刻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局限于我们在以往教育经历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而是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和了解。只有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国,才能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理解未来中国,才能系统地阐释、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陆小华如是说。
双向“奔赴” 实现行稳致远
“群峰耸立”“百花竞秀”可能是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品火热场面的有力评价。然而,在这火热繁华的背后,依然有可以更进一步,争创一流的空间。
“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理解文化现象是必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站在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的发展层面,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陆小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因此,只有基于历史视角,才能理解丰硕成果;只有立足今天和未来中国发展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系统阐释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文明。因此,媒体不能只停留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阐释和传播上,还要基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中的需要去汲取精华,梳理联系和发展,以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陆小华同时建议,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媒体要梳理哪些精华和精神标识可以体现文化血脉,可以成为今天和未来中国人的精神支撑;要基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发现并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成果、标识。
刘宏则提出,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首先要注重青年群体,要让他们有代入感、参与感,要把青年和历史衔接起来,打通年轻人和历史之间的关系,要让“老房子里面有人住”;其次要真正做到传承,而不是简单灌输;再次要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目前,媒体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稿件深度不足,这类稿件虽属精品,但受限于目前‘短平快’的阅读习惯,往往在传播力上有所欠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融媒体作品在形式上推陈出新不足,文图、海报类作品很少出现影响较大的精品,手绘、SVG作品的投入产出比不高;短视频作品如果不注重内容深度,大多数也只能成为‘浮光掠影’,难以成为深入人心的精品。”在谢炜看来,媒体要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有新作为,除了不断推陈出新,出爆款、精品融媒体作品外,还可以尝试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方面加强合作,打造自有网络IP,探索主播带货新模式,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新闻+商务”平台,以此形成持续的保护传承内生动力。
作者:张博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