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源:在新闻事业的辽阔土地上,扎下去,强起来!

——在全省新闻界庆祝中国记者节暨好记者好作品颁奖报告会上的发言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杨川源

杨川源在全省新闻界庆祝中国记者节暨好记者好作品颁奖报告会上作交流发言(徐彦 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做为飘萍奖的获得者,跟大家做这次交流。感谢省委宣传部,浙江记协,浙江广电的师长们,在我前行的路上不断给予我指引与鞭策。

   97年前,邵飘萍慷慨就义,他“以笔为戎”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斗争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人。所以,今天当我捧起这座奖杯,沉甸甸。“勿忘却中国之实情”是飘萍先生在实践中求真知的“新闻救国”之志。新闻事业是记者个人的长征,更是整个社会的长征,他选择了一条极其难走的路。“飘萍”这个名字,正是鼓励我们,要奋力将自己的能力专长与国家民族的需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勇气与实干,汇入滚滚的时代洪流。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要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公信力。身为电视新闻记者,画面是我们的语言,现场里有我们的思想,只有捧出更鲜活,更及时,更深刻的第一现场,才有资格成为“主流”,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改自己,改方法,改队伍。

   一、直面问题 改自己

   “融合重塑、创新实干,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浙江广电集团提出的目标方向。身处一线,我深知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2020年到2022年蹲点团队连续三年获得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唯一的方法就是蹲下去,向着生活,向着基层出发,到陌生里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里去。然而,一段时间当获奖成了我的标签,这让我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在基层,中国新闻奖不该仅仅停留在台上的高光时刻,而应该加速成为深化基层融媒改革的推动力,成为一团火。蹲点团队有责任成为进一步改文风,转作风的“尖刀排”。

   今年2月以来,集团上下合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了“联播”提升工程,我第一次真正有了自己固定的4人团队,经历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第一次”:第一次设立了实体化运作“川源蹲点工作室”,全省211名蹲点骨干记者有了自己的大本营;《浙江新闻联播》第一次开设了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常态化新闻专栏《川源蹲点观察》,我们有了宝贵的节目阵地。 在改革中,全省记者进一步明确了“扎根基层”的方向,坚定了做“好新闻”的信心。

   二.千方百计 改方法

   之前,我一直认为蹲点报道的语态已经算够贴近了,但事实证明,还有很大的“水分”要挤出来。要进一步“转文风”,就必须在切热点、有态度上下功夫。向“轻量化”转型,以小屏思维,做大屏文章。“身材轻”体量结构灵活轻巧,关注热点;“话语轻”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你妈都爱听就是标准;“观察清”主题鲜明,一看就懂。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切热点”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蹲点浙江正在推进的三个“一号工程”。第一组报道一出来,怎么看都还是书面语,写下来和说出来完全两种感觉。我们全部推倒重来,一头扎进机房,按照老百姓的视角抓细节,变“写文稿”为“说文稿”,改了几十遍,说顺了说到点子上了,再一句句记下来。看起来很笨的办法,却让我们惊喜地发现,报道平实多了,观察味儿慢慢出来了。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在接下里的九篇三个“一号工程”观察中,观察到了加紧学习chaptgpt “跑起来就有风”的街道干部;观察到了坚信“上坡的路总是难走的”中国视谷专班;观察到了发誓要通过数字化实现“海里不再有垃圾可捞”的环保创业者。在艰难中,我们一点点推开了主题宣传“转话语”自我革命的大门。从3月开播到现在,从“一号工程”到 “民营经济”“千万工程”,从“基层文化”到“拉动内需”“开放提升”《川源蹲点观察》播出了近35期,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全省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大家信任的目光中,我们领悟到,大屏报道“转话语”,必须紧跟基层的发展需求。见故事,见精神,更要见方法、见人性,见价值,见自己。敢于把自己放进去,直面发展问题,把每一次蹲点都当做“人生课”和“方法论”。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小屏转话语难上加难。9月我们以“八八战略”二十周年成就展为契机,推出了新媒体专栏《一瞬间》,指向更明确:换个角度读理论,尝试把党的理论与新闻一线调研相结合,突出瞬间感悟,连通受众共鸣。第一期《我看见南太湖曾经的痛》就是从我爬进南太湖老渔船低矮的船舱那“一瞬间”开始的,沿线老百姓20年间见证的绿色发展之变,通过触手可及的身边故事讲了出来。大屏蹲到哪,我们的“一瞬间”就挖到哪,在总书记到浙江调研反响报道期间,在亚运会期间,我们同步推出专栏,平时要长篇大论做注脚的理论、概念,忽然都在瞬间找到了共鸣的落点。

   专栏连续三期被全国新媒体联盟平台推荐,全网的阅读量和评论突破了千万。最新一期国家广电总局阅评专题点评和鼓励了我们在“短视频+理论宣讲”中的探索,勉励我们进一步优化专栏。在这样的尝试中,我心底里大小屏转化的结也在被慢慢打开。大屏记者融合传播,更需要尊重自己的第一感受,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第一反应,尊重受众的第一需求。

   三.回应需求 改队伍

   6月初,现在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进一步启动了“蹲点工作室”二次下探计划——在全省设立12个基层观察点,开放蹲点报道“全产业链”, 加紧实施“扎根行动”,开展“地方联播提升工程”,倒逼12个基层观察点地方联播自己开设“蹲点专栏”省、市、县三级,以“阵地”对接“阵地”,建立蹲点报道垂直贯通赛道。通过“同题蹲点大赛”及时开展专项复盘,在实战中带动大家:从“自言自语”到“融合交流”;从“零敲碎打”到“系统推进”;从“化零为整”到“化整为零”。这才是我们新闻人应该有的自信。

   习总书记说过: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基层始终是中国新闻人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练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真功夫,才能与改革者同行,成为改革者,推动改革。

   在这片新闻事业的辽阔土地上,让我们在一起,扎下去,强起来!

 

时间:2023-11-06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杨川源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