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位新闻人出了一本国学著作

   民间有句老古话“富不过三代”,往往是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成,第三代败家。如何破解这个亘古不变的“魔咒”,保持家族的基业长青呢?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市场导报社记者王向阳编注的《旭升堂:江南好家风》一书,为你揭示一个既浅显也深刻的道理:地处江南一隅的浙江浦江旭升堂王氏家族,在清朝两百多年时间里连续出了八代秀才,不是因为祖先留下了多少楼房、田地和金银,而是子弟从小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勤奋读书,勤俭节约,勤劳致富,富而思进,富而思义,继承家业,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家风建设的典范之一。

   这是平民百姓改善家风的好读本。《三字经》里有句名言,“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旭升堂王氏家族向来尊师重教,建家塾,延名师,再加上子弟勤攻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之才。王向阳编注的《旭升堂:江南好家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的家风读本,以便使旭升堂后人读史明理,继承先志,发扬光大;更使炎黄子孙见贤思齐,学习借鉴,修齐治平,成为家庭、宗族、社会、国家的有用之才。

   这是基层社会提高治理水平的好读本。《礼记·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思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世风清,能够为建设政治清明的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正如陈春声在序言《以礼教联结“家国”》中所说的:“此书通过江南一个乡村家族发展与礼教建设的历程,以丰富详实的历史文献,从相当具体而深入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传统中国基层社会运作机制的若干侧面,对我们更为细致地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乡村与国家的关系,颇具启发意义。”

   这是中小学生提高古文阅读水平的好读本。历时十年编注的《旭升堂:江南好家风》一书,从族谱、诗文集、碑铭、方志、文史资料等地方文献和民间文书中,辑录了与旭升堂王氏家族相关的二百五十一篇文字,包括诗、赞、说、辨、序、传、记、行状、墓志铭、祭文、墓图、题跋等体裁,结合田野调查所得,认真辑佚,反复校勘。为了便于中小学生的阅读,对于疑难的字、词、句、典故、人名、地名、事件以及典章制度等加以详尽的注释,探赜发覆,用功精勤,兼具学术积累价值与文化保护意涵。

   这是炎黄子孙弘扬姓名文化的好读本。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为其取一个寓意深远的好名字,以寄寓长辈对晚辈的期盼。古人的很多名字取自传统经典,尤其是四书五经,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故有“男《周易》,女《诗经》”的说法。名与字相应,互为表里,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相互之间具有相同、相近、相类、相反、相对、相顺、相延等内在关联。《旭升堂:江南好家风》对书中涉及的几百个人名进行细致的考证,对于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和取名水平,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代好,靠个人奋斗;代代好,靠家风熏陶。为了让你的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材,当务之急是改善家风,不妨读一读这本《旭升堂:江南好家风》,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时间:2023-08-21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记协网综合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