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写作,写成什么样才会好看?

   《人民日报》写作课来了!记得关注我们,每周末都会更新哟。

   本期的内容是——《重新发现价值》,选自《人民日报写作课:写出高级感》。

   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尹晓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向大家分享相关经验。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开栏以来,除刊发新华社通稿外,《人民日报》不定期推出一些英雄烈士的配合报道,主题已经划定范围——通过报道妥善保护英烈纪念设施的感人故事、英烈后人良好家风和英烈家乡发展变化等,弘扬传承英烈精神和社会正气,营造纪念、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

   拿到张太雷的选题后,我问自己,这种稿子写成什么样才会好看?由于新华社通稿近乎人物年谱的手法,大部分人物没有识别性,特点不够鲜明。除了个人履历,能看到他与同时期其他革命人物关系的不多,缺乏叙事的语境。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考虑张太雷的这篇千字文如何操作。这个人是谁?他做过什么?有没有独特的意义?对于人物写作,我的习惯做法是建坐标系,纵向的历史关系,横向的人物关系。在一系列基础材料收集和实地采访之后,我发现,比起广州起义,他对建党和创建共青团方面的贡献甚至可能超越前者。因为随着共产国际史料在俄罗斯的不断解密,一些新的史料得以披露,张太雷的人物价值又有了新的内涵。这成为我最想表达的写作思路:重新发现价值。

   作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的委任状以及《张太雷、俞秀松给季诺维也夫的信》等复制件便是来自莫斯科中央档案馆的新史料,由张太雷的后人赴俄罗斯征集而来。其中,张太雷代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起草的《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向共产国际介绍中国国内情况的长篇报告。

   我在《探访张太雷故居》中披露的最新史实,读者反映让报道生出了新意。其实,由于主题的限制,文章中只陈述了一个事实,详情未能展开,比如共产国际三大的时候,有三个号称共产党的组织参会,张太雷的据理力争,迫使共产国际承认他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合法性,为日后争取到共产国际财力与人力支持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历史中确定了人物的独特性,便增加了人物的辨识度。但这个人物毕竟是陌生的,与读者建立联系需要一些熟悉的元素。在第一稿中,曾经通过李大钊、马林等大家相对熟悉的人物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后来为配合新华社通稿,做了裁剪。另外,在情境处理上引入了张太雷的家人,呈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可以减少因为时代间隔产生的陌生感。我曾经看到张太雷女儿写的一本回忆录,有一节刚好写到现在的纪念馆,写到父亲留下来的唯一一封家书,里面记录了父亲参加革命的初衷,支持母亲学习做独立女性;写到由于国民党的跟踪和骚扰,他们不得不搬家;写到为了保护这封书信,如何剪去信的头尾转交战友保管等。

   对于这样的“规定动作”,尤其是在还有通稿的情况下,给人民日报记者留下的空间不多。新闻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书写,这个栏目给了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英烈的机会,借助新史料,重新发现人物的价值,文章便也附带了史料价值。

   附:探访张太雷故居

 

时间:2023-06-28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
作者: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 尹晓宇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