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闻“她”力量

   又到一年“三八”妇女节。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总书记曾如此勉励妇女群体。

   说到妇女能顶半边天,新闻行业绝对算是典型。根据中国记协2022年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有194263名记者持有有效新闻记者证,其中女性98297人,占比达50.6%。

   不止人数,她们讲述故事,叩问真相;她们走上战场,纸笔为枪;她们面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同样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有很多女性新闻人说过,在妇女节,请媒体同行不要过多把关注点放在女性靓丽的服装和脸孔上,而是多关注女性的工作能力,以及她们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新闻中的“她”力量,致敬新闻行业里的“半边天”!

   一

   “三八”节是怎么来的?节日全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很多人知道,它是在国际劳动妇女争取妇女的解放和国际团结的奋斗中产生的。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妇女节传入中国,与新闻工作者关系颇深。

   当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男女平等尚是异类学说,早期的先觉者就投身于启蒙事业,激发广大妇女的爱国热忱,勇于承担挽救民族危亡中的历史责任。

   例如,1898年创刊的《女学报》,就大力争取女权,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在阐述办报宗旨时开张名义:让女子“长久看了这报,定不知不觉的奋发起来!

   《女学报》主编之一的康同薇,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史可查的首位女性新闻工作者,她在《女学利弊说》中直言,男女没有高下之分,男女智慧才能不同不是因为天生,而是教育使然,所以应该男女平等。

   言犹惊雷,振聋发聩,冲击着当时的保守思想。有专家如此评价《女学报》,它标志着中国女性正式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同男性一道为社会的变革,为妇女的解放而摇旗呐喊,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1921年后,在早期共产党人的组织下,上海、广州最先出现纪念妇女节的活动,其中,也少不了新闻媒体的声势营造。1924年,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就发文庆祝上海丝纱女工协会的成立,并希望协会:“须为女工们实际的生活所需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向警予,还亲身担当报纸主笔,组织、声援妇女运动。她在《前锋》创刊号中仔细总结了全国多次妇女运动,代表妇女提出平权主张。

   也正是1924年的3月8日,在轰轰烈烈的新浪潮冲击下,中国第一次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为了办好这次纪念活动,当地报刊接连刊登《庆祝国际妇女日》《妇女日》《国际妇女日之运动》等数篇文章,一同把“三八”妇女节迎进中国。

   百年前的历史早已埋在故纸堆中,然而旧事与新题之间,依然可见女性新闻工作者担当有为、奋发求新,与国家进步同频、与民族命运“共舞”的丰姿。

   二

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大型活动团队

   有前人的探索与努力,又撑起后者的一片广阔天空。无论是日常的新闻报道还是突发事件,女性记者都成为了传媒业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别是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女性新闻人以温婉可亲的形象、蕙质兰心的业务能力,更成为转型的主力军。

   还记得,去年2月,央视总台女记者王晋燕在做连线报道时,突然响起防空警报,她紧急躲入庇护所,转身的一瞬,可以看到她的双肩包侧口袋里还插着一把牙刷,感动了万千网友;还记得,云南广播电视台一名刚领导记者证的年轻女孩,挺身而出与绑匪谈判,为特警出击创造机会,被网友亲切称为“巾帼女英雄”。

   疫情期间一批批的逆行身影、一场场泡在水田里为农立言鼓与呼的直播、常年为重病儿童奔走呼吁的匆匆步伐……成千上万的女性新闻工作者,她们用担当和奉献换来山河无恙。

   新闻工作是一场长跑,沿途有特别美丽的风景,也有不断变化的道路,但更多的是意志力的考验。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才是新闻人的韧劲所在。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川源长期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扎根时代,写出一大批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她主创的作品最近三年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开浙江新闻界先河。

   “看新闻一天,不如看新闻姐3分钟。”今年刚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的邹雯,是浙江广电集团旗下广播频道城市之声的早新闻编辑兼读报主播,最近这两年,她主动求变,与团队共同打造的“新闻姐”成了抖音千万粉丝大V。

   再比如此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大型活动团队,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主责主业,演绎了数十年的长跑。

   她们是母亲、女儿、妻子,同样是一名新闻人。当然,反过来说,我们同样要尊重她们作为母亲、女儿、妻子以及自己的角色。如今,新闻业被称为最卷的行业之一,有人开玩笑“女人当成男人用”,不可否认,她们常常要遭遇牺牲与错过。那么,在为她们搭建大舞台的同时,更应做好那些温暖的小细节。

   三

   有人说巾帼不让须眉,然而性别并不是职业的捆绑,女性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界的一道亮丽风景,她们用纸笔镜头记录真实,用梦想与激情来追逐事业,用火热初心诠释新闻人的担当。

   回望历史,传入中国99年的妇女节,其实有着厚重的内涵。作为一个历史性的纪念日,它纪念的是女性为争取社会权利所进行的不屈斗争,这是妇女节的重要意义。如今,新闻人又该如何纪念妇女节?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在“该怎样纪念三八妇女节”论坛上指出,对记者和媒体人进行性别平等教育非常重要,大众媒体在倡导男女平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诚然,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曲折和困难。但正如百年前一样,这也是交给新闻人的时代命题,庆祝之余,这也是属于女性新闻人实现自我价值、奋发表率的舞台。

   “三八”国际妇女节既是一块历史的丰碑,也是一面争取男女平等的旗帜,更是一只吹响继续奋斗的号角。

   我们每年纪念“三八”妇女节,每年都是对女性力量的重新认识。新征程上,每一个追梦的“她”,都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每一份蓬勃生长的“她”力量,都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实支撑。

 

时间:2023-03-08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季谐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