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屏对屏”,多些“面对面”

   记录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受昂扬奋进的时代脉动。春节期间,新闻界“新春走基层”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进行,一条条鲜活的新闻被记者“抓”了上来。但一些媒体“新春走基层”的栏目里,也有一看记者就没下去过的稿件。

   这类稿子的基本套路就是,让当地的通讯员拍了视频和照片、写上简单的文字通过微信、QQ等通讯方式传来 ,记者再通过微信对话、拨打电话等方式补充采访一下,将通讯员发来的文字复制黏贴再修修补补,就算是一篇稿件。“屏对屏”代替“面对面”,看似提高了工作效率,实则会引发新闻真实难保、线索资源枯竭、职业激情减退等诸多问题。

   “新春走基层”重在一个“走”字。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扎根时代,记者才能采写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

浙江广电集团《新春走基层》专栏派出近20路记者“上天入海”、走村入户,把镜头对准偏远山区防疫渡峰、海岛摆渡人、数字牛倌,并独家揭秘东部战区空军战士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守故事(浙江广电集团供图)

   一

   “屏对屏”采访,记者很难感知到采访对象的表情、眼神、举止等,很容易只看到表相,甚至被采访对象蒙蔽。2022年5月23日,一条“清华博士报考长沙市岳麓区协警岗位”的新闻冲上热搜。经查,原来是一位二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经常臆想自己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在参加招聘时以“清华大学博士”填报。如果写此新闻的记者面对面采访一下这位报名者,一定会发现端倪,从而避免写出假新闻。

   “屏对屏”采访,记者可以直奔主题问到想要的信息,却不能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发现没有想到的细节。同时,隔着屏的交流,记者很难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写出的稿件也多半只是信息的堆积,缺少情感的浸润,既不生动也不感人。

   面对面交流时,记者则可以观察采访对象的生存环境,并和采访对象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采访对象的情感,在动情时,采访对象可能会说出以前不曾对外人讲过的故事。

   2005年,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在采访王顺友的故事时,跟着他走了一次马班邮路,看到了他的工作环境——“在大山中被骡马踩出的一趟脚窝窝里艰难地走着,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看到了傍晚就地宿营时王顺友被拉进了跳舞的人群时如醉如痴的神情,在路上听到了王顺友以前不曾讲过的故事。

   记者的采访线索是在不断积累中形成的,往往为了写甲稿,在赶往采访地的路上发现了乙线索,为了写乙稿,又听采访对象说到了丙线索……而“屏对屏”采访,在和采访对象在一问一答中往往会形成就事论事的局面,很难获得新的线索,造成线索枯竭。同时,与陌生人“屏对屏”交流,人与人之间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也很难形成朋友关系,一个记者如果“屏对屏”采访比例过高,就会朋友越来越少,线索也越来越少。相反,记者对一个人面对面采访之后,双方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朋友。金华东阳籍著名报人邵飘萍就将广交朋友作为重要采访技巧,他凭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凭着自己与各阶层人士多年的交情,挖到了很多独家新闻。

绍兴日报记者周梦琪(左)在采访乡村年货供应情况(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供图)

   二

   屏对屏采访多了,面对面采访便少了,记者工作也变得枯燥起来,职业自豪感减退。同时,群众看到记者的机会越来越少,降低了记者职业美誉度,这会让而记者激情减退。慢慢地,有的记者不再有金庸“下辈子,还要做记者”的感慨,不再有普利策“船头瞭望者”的情怀,也不再有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豪迈。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江湖地位在式微,记者的获得感在下降。大变局之下,新闻人时刻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坚守与诱惑、道德与法律等考验。我们也看到,绝大多数媒体人作出了正确选择,坚守着当初的那份新闻理想。

   浙江广电融媒新闻中心主任助理杨川源是中宣部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从2020年系列报道《“并村”之后》到2021年的消息《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再到2022年的专题《(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秘诀就是蹲点采访,面对面听群众的声音。她常说:“好记者永远在现场,好现场永远在路上。”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记者创作的通讯《为了跨越时空的团聚》获得了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采访时,杨静雅翻看了孙嘉怿十年来所发的数千条微信、数万条微博,从中得到了大量信息,完全可以在一次面对面采访之后,通过微信等联络手段采访,但她选择了数次对她进行面对面采访,孙嘉怿越说越动情,几次落泪,记者和在和采访对象的情感双向奔赴中,挖掘出来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创作的新媒体作品《核桃树之恋》获得了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这篇作品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绍兴嵊州王荣浩、王贤琴夫妻新婚不久即别离,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重要贡献的丈夫一直投身国家核工业建设。夫妻聚少离多,妻子守着和丈夫一起栽下的核桃树,一守就是半个多世纪。而这段时代恋歌,记者关注了整整12年,数次对王贤琴老人面对面采访,就连王贤琴老人家那棵核桃树非常熟悉了,才有了这件《核桃树之恋》的作品。

金华市传媒集团在春节期间推出民俗文化大直播,联合景区、商家为市民送祝福、送福利(金华市传媒集团供图)

   三

   记者这种职业,行走是一种战线很长的投资。也许,一名记者退休前一天写的新闻里,用到了大学毕业后第一次采访的感悟,用到了30岁那年采访获得的知识,用到了40岁年那年采访听到的故事……要相信,每一次行走都会有回报。如果有一天,一名记者将新闻写得如同诗歌一样意味深长,如同星空一样深邃,那么,加持他的表面看起来是灵感,实际上是在过去漫长岁月里的不断行走。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的不仅是新闻行业的生态。当下,一些干部也为了提高效率,变“面对面”调研变成了“屏对屏”了解情况,和群众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比如,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口碑,听到群众的声音不全面,作出的决策不科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屏对屏”与“面对面”看起来是工作方法,其实是作风问题,党员干部有时需要放下手机,放弃“高效”的“屏对屏”的工作方式,将基层当作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败得失的镜子、珍藏攻坚克难金点子的锦囊,有事没事下基层走走,和群众拉拉家常,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作出科学的决策。

   记者之路注定山高水长,但因初心不改,这万水千山,这岁月征程,就是星辰大海。新春背影渐行渐远,在“新春走基层”之后,让我们依然行走在基层,和人民同呼吸,和时代共进步。

 

时间:2023-02-23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季谐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