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报道更有品质和精神

   从几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不是易事。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更是难上加难。

   从2020年系列报道《“并村”之后》,到2021年的消息《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再到2022年的专题《(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浙江卫视记者杨川源带领她的蹲点工作室,“蹲”出了新闻界的一个个佳话。

   摒弃新闻功利主义,真正以记者的使命感投入日常新闻报道,让每一条报道都有品质和精神,这是杨川源的追求。

杨川源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在现场采访拍摄

   一

   杨川源团队坚持“打造精品”这一新闻目标。

   “打”——以打仗的方式去面对每一个深挖的选题,以必胜的信念去打赢这个仗;“造”——要创造,要创新,时刻鞭策自己,创造新的目标,以初学者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挑战;“精”——要精心,要精彩,作品要有精神内涵;“品”,播出去了,观众如何评价你作品的品质?细细品味自己的作品,同时多关注相关人员的评价,树立品牌意识。

   2022年是杨川源在记者岗位上的第17个年头。17年里,“好记者永远在现场,好现场永远在路上”是她的口头禅。如今,她在浙江新闻联播主要承担蹲点工作。

   杨川源团队总结出了“深蹲法”。首先是物理上的深蹲,脚步要不停走到基层去;其次,想法要深蹲,要经常跟基层老百姓和干部在一起,才能想到一起说到一起,也才能发现更多基层的发展新需求和新动向,也就知道了现阶段新闻宣传导向应该如何去凝心聚力;第三,理念要深深地扎在上下贯通的层面上,不光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还要跟党委政府政策连贯,把文件真正转成基层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话,转化成与他们相关的事。

   大道至简。让基层的大伯大妈都能看懂,这是新闻报道传播力的力证,也是“深蹲法”的最终检验标准。

   通过蹲点工作室,杨川源正在探索网格化的基层践行四力的队伍的建设。比如,从每一个选题做起,以项目作为引领,在浙江的省市县乡村不断凝聚起“骨干记者网+骨干基层干部网”,将选题端进一步开源,让基层宣传队伍强大起来。

   作为一个开放式平台,蹲点工作室目前已经在全省凝结了209人,省外也有一部分媒体人加入战队。

   二

   齐腰深的浑浊雨水里,杨川源团队和村民、救援人员都蹚在水里。这是今年春节抗击台风现场的一张照片所记录的情景。小伙伴们知道这件事后,不是跑来安慰她,就是责备她作为一个女同志,不该又去趟这么深的水。每当这时,杨川源就把这张照片发给他们。

   一名记者该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杨川源看来,在新闻现场忘掉你自己,更多地去记录身边这些最平凡的人。跟老百姓在一起,老百姓过什么样的日子,记者就应该去体验什么样的日子,老百姓在经历什么样的困难,记者就应该去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杨川源之被称为“铁匠”,可见一斑。称号背后,除了坚定的职业信念,还有一颗见众生的仁心。

   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如果不把它解决,杨川源会觉得很难受;如果一个被采访对象在她面前撒谎,她一定会揭穿对方;如果她认为一个要被报道的典型是假的,她一定不会再去做它。耿直的背后是杨川源对于做人、做记者的坚持。

   当一名好记者,首先要当一个好人。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只是在人生过程中迈向更好自己的其中一步。好记者一方面要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同,另一方面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同,非常之难。对此,杨川源给年轻人的忠告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没有捷径可言。

   连续观察了三年的年轻记者,她发现很少有人能够向着自己陌生的领域、困难的地方去努力,这让她感到非常着急。种子发芽须要破壳而出,记者成长也要向着难题出发。对于一个好记者而言,处处都是课堂。“要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要肯于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哪怕是记同期声,哪怕是记人名条,也有很多门道。”杨川源发自肺腑提醒。

   三

   做一个像敬一丹这样的记者型主持人,用新闻调查去推动社会发生更好的改变,这是杨川源考浙江传媒学院那年萌发的理想。也是在那时,她在自己人生版图里种下了新闻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她先是在台里当了5年播音员,主持过今日证券、新闻晚报等栏目。她发现,播音岗位能看到的世界、能说的话、能做的改变其实非常之少。轮岗记者后,她才真正推开了广阔天地的那扇大门。

   回想起当年的“被轮岗”,杨川源无比感激。那次倒逼,让她告别了顾影自怜、涂脂抹粉、荣辱包袱,真正投身到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近十年的蹲点报道,让她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基层天地的广阔。当觉得世界不公平不美好的时候,她就会想到还有那么多人向阳而生。

   最让她心心念念的一条报道,发生在2015年。当时诸暨大唐袜业整顿,要求外来务工人员过年全部回家。工厂车间像一个蒸笼,工人们要把袜子套到模板上,送到大蒸锅里蒸,再取出冷却后包装。杨川源在车间一眼看到了刘小宇——他耳朵上塞了一个耳机,随着音乐的节奏,把袜子套到模具上,速度快到几乎一秒钟可以套一个。这个过程中,他始终跟外界没有任何交流。

   面对采访,他完全听不到,因为他的声音太大声了。后来杨川源干脆把他耳机拿下来,说“能够让我听听你在听什么吗?”他问“你能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她说“我也不知道”,他说“这是我最近经常听的一首比较哀伤的曲子”。

   后来,杨川源知道了他是贵州人,15岁就离开课堂出来打工,辗转来到了诸暨,在这个岗位上,凭着勤劳一个月可以挣4000多块钱。杨川源认识他这年,他刚满18岁。

   虽然可以讲出很多惊心动魄的新闻现场,但在她心中,再惊心动魄也不如这样的平凡打动人。

   四

   杨川源的生活很简单,几乎每天都是家、单位、新闻现场三点一线。

   杨川源和团队前后一共获得过9次中国新闻奖。不过她却说,17年来始终没有做到她认为最满意的状态,没有她特别满意的片子,没有特别满意的一个现场,也没有特别满意的一次交流和采访。

   她觉得,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一定会比那一次做得更好,而且一定会在下一个片子中有比上一个片子里更好的电视化表达。每天都是以一种初学者的心态投入到不同的选题里,从这个角度来讲,记者是一个可以让人永葆青春的职业。所以,17年一点都不长。用杨川源的话来说,17年“嗖”一下就过去了。

   17年记者生涯,给她带来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从一个内向的人蜕变成一个“外向的内向的人”,职业需求改变了生活习惯,她变被动为主动去联系形形色色的人物。这是她全情投入工作的必然转变,记者这个职业不断推着她往前走。

   杨川源抱定一个信念:只要这个片子播出,不管在哪个平台,它就是打上了你的印章,人家就会评价你到底有没有水平。所以你的东西一定要由你来亲自负责,而且要负责到底。这是一个记者的荣辱观。

   她对于片子的尊重程度要远远大过于一些人的想象,对于一个报道的荣辱得失如此在意,也是因为报道里凝结的是团队所有成员以及家属团的心血和付出。

   杨川源团队的新书《在一起》即将出版。整理书稿的过程中,她愈发坚定了未来的方向:借助各种途径和平台,把深入基层找好选题的团队作战理念,传递给全省乃至全国更多的同行,带动、凝聚更多新闻人一起跑。

 

时间:2023-01-10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季谐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