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的媒体,要让“小鬼头”有大担当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既是梅西、C罗、苏亚雷斯等巨星“诸神”的黄昏谢幕,同样也是贝林厄姆、萨卡、加维等“00后”新星闪耀登场的舞台。三十多岁的梅西们就在那里,满眼望去,都是自己二十多岁的样子。
(图片来源于微博)
“雏凤清于老凤声”,竞技体育的高强度抗衡对球员们的比赛状态有着严格的要求。那么,跨界到媒体领域,眼下高速迭代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给媒体人带来了用户聚变和流量红利的同时,也加倍带来了本领恐慌和竞争焦虑。
《易》曰:“穷则变。”当“臃肿”的电视屏幕乏人问津、“积压”的报纸杂志备受冷落之际,传统媒体的“穷途”一遍遍摩擦着媒体人曾经的荣耀与自尊。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变”的起点由此酝酿。在新与旧的媒体改革演变中,历史前进的滚滚浪潮把更多的年轻人推到了舞台的中央。
(一)
1919年7月,一份名叫《湘江评论》的报纸在湖南横空出世,主编毛泽东那年26岁,他在创刊词中写道:“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遂取得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关,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这种潮流,任是什么力量不能阻挡。”
(图片来源于文化中国)
尽管只办了短短四期和一期增刊,但毛泽东还是写出了像《民众的大联合》这样的“爆款雄文”,一时间“洛阳纸贵”,引来全国各地报刊引用转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毛泽东,用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体现了他作为那个救亡图存时代的年轻人的激情和媒体人的担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的锐气,开天辟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在主客观的双重框定中,人们不断观察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和改变着世界。
“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的“浙江宣传”公众号,自从开号以来也是“爆款”连篇,从《历史不会浓缩于一个晚上》到《“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数以亿计的关注度彰显了文字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
(图片为“浙江宣传”公众号截图)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小编就是一群“小鬼头”。据了解,越来越多富有朝气才气锐气的年轻人投身于媒体行业,他们希望将自己所认识的世界,用鲜明的态度表达出来,希冀推动时代的进步。哪怕表述通俗一些,观点激昂一些,但青年的锐气不可失。给了他们舞台,就要尽情让他们展示。
(二)
1935年,同样26岁的《大公报》青年记者范长江,只身跋涉四千余里,足迹踏遍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真实记录基层民生和社会时局,并客观报道了红军长征情况及其抗日主张,在当时的媒体界石破天惊。这些报道于1936年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名集册出版,这部通讯集在中国新闻史上堪称里程碑。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封面(图片来源于新华社图片)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范长江用跨越山海的艰辛、用沾满尘土的纸笔,换取了一篇篇备受瞩目的报道,自己也成为一代代媒体人的标杆。青年的底气,自信果敢!
“惰性”人人皆有,所有生物的天性是“储存能量,降低消耗”,“躺平”正是惰性在当代二次元文化中的重新变异。要想让思维能力和实操技能持续增长,注定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自信和底气。
“青年一代对祖国,有着不弱于前人的热爱,对我们的文化有着深深的自信”,这是火遍全网的插画师“乌合麒麟”团队的底气所在,这个年轻的自媒体创作团队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国家的发展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文化和制度自信。
乌合麒麟团队(图片来源于微博)
CG技术(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所绘制的一切图形的总称)结合传统手绘的插画,是当下全球流行的一种新媒体表达载体。更重要的还在于媒体创作者们敢于思考和表达,青年的底气不可失,自信让他们平视世界,果敢让他们有力发声。
(三)
“媒体融合”政策,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更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专门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我们的读者和受众到底在哪里?结果一目了然。
“浙江城市之声”的主持人“新闻姐”,年纪不大,粉丝不少,是一位在抖音上有着2000多万粉丝的大咖,每一条作品都有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浙江广电的“00后talk”评论员团队,同样收获了大批粉丝的关注和点赞互动。新闻还是那些新闻,为什么传播效果不一样呢?
新闻姐(图片为网络截图)
在构筑鲜明的观点和立场之外,更核心的还在于真诚的互动与交流。不是受众的新闻需求没了,而是传播的“打法”变了。平台交互让受众成了新闻的参与者,更熟稔新媒体话语体系的年轻一代有了先天的优势,青年的“烟火气”,共情共振!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平台建设和开创性突破性的场景运营尤其需要充满想象力的互动。有趣的“小记”“小编”们不光要会采编,更要会新媒体社交,青年的烟火气更不可失。
开天辟地的锐气、自信果敢的底气、共情共振的“烟火气”,这是青年一代媒体人的精气神所在,“小鬼头”理应有大担当!
笔墨当随时代,青春不负舞台!
作者:季谐(执笔 海宁市融媒体中心 周浩)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