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安:做好策划 以新应变

   今天我要分享的新闻故事,是我们在2019年推出的《每天生长的海报》。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海报?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浙江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都市快报该怎样呈现时代巨变、发现杭州新发展?

   全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发生了大变革,作为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的主流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等诸多挑战。在重大主题报道面前,如何做好策划,以新应变?

   在构思的诸多创意里,我们最终选择了“每天生长的海报”这个创意,以一张长长的海报为基底,通过每天汇聚于而来的杭州故事,和杭州人的祝福,让其每天生长。

   为什么选择每天生长的海报?

   原因两个:1,全城参与;2,身边的故事最动人。

   全城参与:

   在构思这个选题之初,我们便定好了方向,既然要展现杭州的新发展、新变化,就要让所有的杭州人都能参与到这次的报道里。因此,每天生长的海报,确定以杭州人的故事和对祖国的祝福为主要内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与进来,我们开辟了多个通道:都市快报官方微信、新闻热线85100000、新闻爆料邮箱、H5留言,再加上记者采写。

   身边的故事最动人:

   如何展现杭州70年来的巨大发展?杭州人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最动人。通过征集和采写,我们收集到了许多在杭州的各行业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杭州感受到的时代变迁,以及对杭州未来发展的祝愿和期待,成了《每天生长的海报》最动人的内容。

   他们中,有杭州籍院士、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的创业者,还有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们是企业创始人、公交司机、中学校长、社区书记、世界冠军。当然,更多的,是就在我们身边的杭州人。

   内容做好后,如何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每天生长的海报》?

   首先,在内容上,要突出这是一张有杭州特色的海报。

   在主视觉上,我们以经典的“金+红”为主基调,以钱江潮为背景,加上大金球、市民中心、三潭印月等杭州在西湖时代、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杭州特色。人物和人物之间,间隔性地加入了杭州标志性建筑素描,时刻凸显,这是一份来自杭州的祝福。

   其次,在呈现形式上,我们推出了能够在报纸、H5、微信朋友圈等多平台立体式呈现的多新媒作品,以此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比如,7天的单幅倒计时海报,文案结合长海报内容,保持粘合度。在色调上,用大色块每天刺激读者视觉神经,保持新鲜感。10月1日当天,我们选取了70个人的70句祝福,汇成了一张长长的海报。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9宫格海报,汇聚70张大样,给“每天生长的海报”专题报道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每天生长的的海报,是一组轻拿重放的作品。

   轻拿,在于故事征集通道广,人人都能参与,内容落脚到杭州的小巷小弄,挖掘普通杭州人的故事。

   重放,在于内容“汇小成大”,汇聚上千位杭州人的故事和祝福;呈现形式上,别出心裁,重磅推出了多媒体作品。

 

   每一句祝福的背后,都是杭州人共同的心声。这种在情感上产生的巨大共鸣,是让“每天生长的海报”出彩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下,杭州全市上下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作为主流媒体,也可以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用鲜活的报道扭转读者的审美疲劳,扩大宣传效果。

   (林建安,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记者。《好新闻的故事》作者代表。)

 

时间:2022-11-29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林建安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