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办了台州第一份报纸

   台州新闻业是怎样诞生的?这么久远的事,要搞清楚真不容易。

   据项士元编纂的《浙江新闻史》记载,1912年夏,《赤霞报》在海门(今台州市椒江区)创刊,由吴全清、赵见微、蒋雄志、许祥椿、柯则等发起,日出一张,出版两年余而停。书中这样评价,“是报为台属新闻事业之创始,亦为临海青年势力发轫之初步”。

   亲爱的读者,假如您不嫌我絮叨,且听我说说,台州第一份报纸,和第一代报人的故事。

热血青年

   1911年11月5日,一艘名为“永利”的商轮,自上海驶来,入椒江口,在呼啸的汽笛声中,缓缓地向海门码头靠岸。

   船上,一面醒目的白旗,随着海风飘扬,码头边的人们为之侧目。人群中,有人意识到:革命胜利了。而更多的人,只感到迷茫。

   这天,海门驻军统领雷廷瑞率部入临海,宣布就任台州军分府都督。至此,清朝在台州的统治宣告结束,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

   辛亥革命中,台州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如同盟会成员王文庆、张任天,光复会成员杨哲商、陆翰文等。他们当中,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有一位热血的青年学生,也投身于革命的浪潮。光复上海时,他加入了沪上学生军,后来,又转入杭州学生志愿军。1912年5月,杭州学生军解散,他回到了故乡临海。这位青年,名叫吴全清。

   1895年,吴全清生于临海城关一户商人家庭。他的父母,在城西南开了一家“聚昌”糕饼店,又购置“新永大”轮船,做灵江、椒江之间往来的航运生意。殷实的家境,让身为长子的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上世纪初的台州府城临海,已有新式学堂的出现。1902年,维新志士朱軿邀周继潆等人,在巾山三元宫创办自任学院,这是近代台州第一所私立学校,教授天文、算术、历史、外语等课程,开全台州风气之先。1907年,周继潆出任三台中学堂监督(即校长),以新学制改革学堂,在执教过程中,培养出一批有着新思想、新知识的青年——吴全清就出自他的门下。

   目睹了旧王朝的落幕、新政权的诞生,吴全清内心里生发出一种宏愿,身处变局的时代,自己要为社会改良做些什么。

   很快,他与同学赵见微,以及蒋雄志、许祥椿、柯则等人聚在一起,谈论时事。他们打小就认识,年龄相仿,且志同道合。在当年,要看新闻只能买外地的报纸,如上海的《申报》,宁波的《德甬商报》等,都在台州有代售点。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说,台州需要一份本地报纸。众人合计,那我们就办一份吧。

   初生牛犊就是这样,说干就干,天不怕地不怕。

《赤霞报》的诞生

   浙江新闻事业的萌芽,起于晚清。1854年,《中外新报》在宁波创刊,这是近代浙江最早的中文报刊。从这一年算起,至清朝覆灭,57年间,浙江境内的报社多在杭州、宁波、绍兴三地。新闻记者,也大都来自杭州和绍兴。

   1912年,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这一年,浙东一带的报社,“忽如春雷起蛰,踵接飚兴”。杭州的《汉民日报》(邵飘萍担任主笔)、绍兴的《越铎日报》(鲁迅担任名誉总编辑)、嘉兴的《禾报》等,一时间“群雄”并起。

   台州的吴全清等人,也酝酿着报纸的创办。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办报地点在哪里?二,设备如何解决?

   在台州府城临海办报,是个合理的选择。作为台州的行政中心,临海文化底蕴深厚,理应会有更多人读报。但经过讨论,大伙一致认为,海门是更理想的办报地点。

   海门地处椒江入海口,是个典型的港口城镇。1877年,瓯海关在海门设立分关,当地进入开埠时代,并逐渐发展为台州的商贸中心,时有“小上海”的美誉。据《海门镇志稿》记载,“台州海门商轮,自前清光绪二十二年倡办,风气忽开,十余年来,轮舶倍增。往来沪上、四明、瓯埠者络绎不绝,在台争人力争利权,固煞费苦心;观今日海门埠头及市面,日新月异,商务之兴隆,有如潮涌”。

   繁荣的工商业、便利的交通、头脑活络的新市民群体,在这样的地方办报,准受欢迎。

民国时期的海门

   发行报纸,还需要印刷设备。而当时整个台州,铅印机器仅有一台,为海门耶稣教会拥有。吴全清等人向英国传教士韩永泉(John A. Anderson)商借,韩起初不肯,但慑于辛亥革命声势,同意以大洋三千元出让。

   三千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旋即与恩师周继潆商量。周此时已任国会众议院议员,他得知后,慷慨自捐百元,并出面请台州富商黄崇威等人资助,终于把铅印设备买了下来。

   1912年7月16日,在海门道头(即码头),台州历史上第一张报纸《赤霞报》发刊了。报名取自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赤城,指天台赤城山,又指代台州。赤霞,有朝气蓬勃的意蕴。作为主要发起人的吴全清和赵见微,年仅17岁。

   17岁,在今天看来,是个高中生的年纪。在那个年代,未及弱冠,却勇立潮头、激扬文字者并不罕见。中国民主促进会主要创始人马叙伦16岁去上海办报,著名报人成舍我15岁即当记者。学生办报,也是当时一股潮流。

   创报立社,有人送来贺诗。一位叫陈彩霞的女士,写了一首《海门〈赤霞报〉创刊,赋此志贺》:

   莫道椒江处海隅,诸君直笔董狐如。

   古今多少沉沦事,都仗琳琅尺幅书。

办报以立言

   《赤霞报》为日报形式,日出对开一大张,共四版,有社论、电文、译电、地方要闻、时评、文苑、杂俎等栏目,颇具大报之规模。

   临海城内,有一位叫黄沅的乡绅,爱看报纸,关心时事。此前,他订阅《申报》16年,每一周都要去趟海门取报纸。自1912年8月起,他改订《赤霞报》,全年定价四元五角,每日有人送上门,可谓方便。

   11月18日,报纸照常送来。这一天的头版,刊登了一则药品广告和一些社团、企业的告白。二版有篇社论,题为《论黄岩宜速振兴实业》,署名秀南;接下来是国内、国际新闻,由各报消息拾掖而成;左下角还有一篇时评,题为《翻云覆雨》,署名痴蝶,对腐败政客们予以辛辣的讽刺。

   三版是地方要闻,即台州内的临海、黄岩、宁海、本埠(海门)等地的新闻,另有一些要件刊登,如暂定浙省取缔种烟条例等。四版则有副刊的意味,刊登杂文、言论等。其中,有一篇太平县人沈文露所写的《逐烟鬼文》,用嬉笑怒骂的文字,谈鸦片之害,这恰恰与三版的取缔种烟条例相呼应。

1912年11月18日的《赤霞报》

   晚清以来,台州是种植鸦片的重灾区。道光初年(1821),台州开始种植鸦片,到光绪初年(1875)已是全国出名的鸦片种植地。因为鸦片有销路,利润高,老百姓不愿再种粮食,“田家春熟,概种罂粟,豆麦则十居一二”。当地成年男子中,吸食鸦片者众多。

   吴全清等人希望通过办报,启迪民智,促进社会发展。在浙江省严厉禁烟的背景下,《赤霞报》刊发新闻、撰写评论、刊登杂文,以告知市民鸦片之害,并劝诫人莫种植、莫吸食。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黄沅对《赤霞报》的提倡很赞同,他在日记中写道:“使黄色诸君悉均从此断瘾,全台有瘾者而此戒之,台民自此脱离黑籍之苦,其功何可言欤?”

   《赤霞报》还是一份富有革命性的报纸,它宣传辛亥革命思想,纪念革命烈士。有据可查的是,该报刊载过杨哲商、王卓烈士的遗稿。这些年轻的办报者们不看权势者的脸色说话,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敢于秉笔直书,宣达民意,其言论日益为社会所重视。

   《赤霞报》的读者中,有老派的知识分子,有新式工厂的工人,也有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贩夫走卒。这份报纸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和风气,都变得更加开放与多元。

三起三落

   《赤霞报》发行了两年余时间,中途因为经营问题,一度不能正常出刊,经理也由柳金山、王辅仁换成了郎翰臣、江梦生。1914年,报纸关停,往后几年,台州新闻业处于停滞状态。

   几位年轻人,各自完成学业,或从事其他工作。吴全清从之江大学预科结业,在杭州教书。赵见微从浙江私立法政学校毕业。蒋雄志因擅长书法和手工艺,在临海的中小学当教员。柯则去往杭州,任《浙江潮》编辑,他爱好文学,著有《情天恨史》《雷殛案》等通俗小说。

   1917年3月,几人再次相聚,在海门办了一份《椒江日报》。柯则任主笔,吴全清与赵见微担任编辑,许祥椿当经理。他们延续了《赤霞报》的风格,为当地的烟禁大声疾呼,却因此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当年7月,临海县知事汪莹以“乱党机关”的名目,奏请浙江督军杨善德,对《椒江日报》进行封禁。这份报纸仅生存了4个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台州青年的爱国热情高涨,这一时期,又诞生了两份报纸——《台州日报》和《赤城日报》。

   民国《台州日报》创刊于1920年1月,以“促民智之日进,补官治之不足”为宗旨,许祥椿、蒋雄志等在该报任职,出版约5年而停。

民国《台州日报》简章

   《赤城日报》创刊于1921年6月,为私立回浦高等小学校(今回浦中学)创始人陆翰文所办,吴全清和赵见微相继担任主笔。该报断断续续办到1928年,有副刊《霞光》,刊载新文艺作品,朱自清、郑振铎、冯雪峰等均有作品发表。

   1924年,柯则在海门办了《椒江民报》。这份报纸直到1947年还在出版,是民国期间,台州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

   纵观民国初期的台州新闻业,如潮起潮落,时而高峰,时而低谷。作为台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赤霞报》无疑为台州新闻事业奠定了基础。其“初出幽谷,新试声鸣”,给后来者提供了经验与范本。1917年到1930年间,台州地区涌现出12种报纸,大多与《赤霞报》及其发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后来的事

   因为办报,几位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了交集。尤其是吴全清与赵见微,在诸多史料、笔记里,这两个名字常常一同出现。五四运动期间,他俩还组织了爱国新剧团,为群众演出警世新剧(俗称文明戏)。

   《赤城日报》后,二人分道扬镳。赵见微步入仕途,1933年至1936年,任天台县县长,1945年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委。1947年,他还担任了中国佛教会的监事。再往后的轨迹,已不可考。

赵见微像

   吴全清以教书为生,这是他办报之余的主要职业。他的妹妹吴先清,曾在他执教的杭州私立美术学校学习绘画。

   1926年,他加入国民党,隔年任国民党定海县党务指导委员,定居朱家尖(今属舟山市普陀区)。他开发当地的砂石资源,通过货船运往上海,所得的资金,兴办了几所小学。穷人家的孩子来念书,他都免去了学费。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朱家尖这座小岛,如世外桃源般平静。他对做官没兴趣,更愿意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交流。因为他有学问,岛上的人都叫他“吴大先生”。

   说来也奇怪,他是国民党员,而妹妹吴先清,与弟弟吴全庆、吴全泰,却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先清还在中央特科从事秘密工作,是一位“红色女特工”。

下排右二为吴全清,上排从左至右,为表妹启云和弟弟吴全泰、吴全吉、吴全源,下排左一是吴全泰的儿子,左二为吴全清表妹夫,左四为弟弟吴全庆。

   长兄如父,吴全清对弟弟妹妹极力保护。1931年,吴先清的丈夫、同在中央特科工作的刘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吴全清不断疏通关系,与中国日报社的社长康泽等人合力,将刘鼎保释出来。

   吴全清与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关系笃密,1937年,他到航空委员会当文书。然而,也就在这一年,苏联肃反扩大化,吴先清在莫斯科被捕,流放西伯利亚,不久后含冤去世,年仅34岁。

前排左二为吴先清

   1945年,吴全清以中校秘书的身份,去台湾省台南县接收日伪资产。1948年,他回到了朱家尖,任当地中心小学的校长。

   1949年冬,弟弟吴全庆作为中共地下联络员,在驻沈家门国民党军中策反,暴露后被捕。吴全清受株连入狱,次年春获释。舟山解放后,他在芦花乡等地教书。

   1956年,他支持朱家尖部分农民办跨村林业合作社,被误认为破坏合作化,入狱三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曾在国民党任职的经历,又劳改三年,可谓吃尽苦头。

   吴全清有4个子女,其中,二女儿吴立苔,1947年生于台湾,至今仍生活在朱家尖。据她回忆,有一年,父亲带她坐船回到临海,拿了一木箱物什,装着一些老照片、旧报纸。但这个木箱连同里边的珍贵物件,在“文革”时被人烧毁了。

   “我爸爸很少跟我们聊他以前的事情,只是说,他在国民党工作时,并未做对不起人民的事。”吴立苔说,“爸爸劳改结束时,我在沈家门念书,他穿着件破烂的雨衣来看我。他问我,钱够不够花。我说,一个月有8块钱,够花。他有45块钱,是劳改拿的工钱,要给我。我忙说不要,让他拿回家。”

   回家后,吴全清依旧要遭受批斗。渐渐地,他开始神志不清,常用剪刀将一些东西剪坏,家人与他说话,他也不理会。1971年,他在家中病逝,享年76岁。1985年,获得平反。《普陀县志》中,载有他的人物小传,以纪念他为当地基础教育做出的贡献。

   都说,人在即将离开世界之前,会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知吴全清在谵妄之际,是否会想起1912年,他创办了《赤霞报》,那时他还年轻,风华正茂。

   谨以此文,纪念台州新闻业初创110周年。

   (漫画由雷溪绘制,图片由浙江省档案馆、临海市博物馆、吴立苔、王展羽提供)

   参考文献:

   《浙江新闻史》/项士元、《海门镇志稿》/项士元、《堆沙集》/丁伋、《临海县志》《临海市教育志》《台州市椒江区志》《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3)》/桑兵、《近代海门开埠与社会变迁》/林荫、《沈文露〈逐烟鬼文〉嬉笑怒骂斥鸦片之害》/黄晓慧、《清代浙江罂粟种植考述》/刘艳

 

时间:2022-11-09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台州市记协供稿(记者 吴世渊)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