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11位记者讲述:在路上,我们记录时代变迁

   他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镜头定格瞬间,用点滴汇聚力量,用新闻为爱发声。他们每天都在记录别人的故事,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记者在追逐新闻路上的温暖故事,感受他们奔跑在新闻一线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坚定理想信念 永远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经济新闻部 毛瑜琼

   时光从指尖悄悄流逝,不知不觉,我已在新闻职业的道路上奔波了10年。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填报大学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下“新闻”二字,因为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代表了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对正义道德的坚守,是一份能引导公众对社会关注,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接触和了解到周围发生事件与变化的神圣职业。

   很庆幸,这10年来,我坚守住了我的理想信念,但对记者这个职业,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记者远远不像听上去那么光鲜亮丽,当你选择了做记者,就选择了日夜颠倒、奔波忙碌的生活;选择了在凌晨两点被电话叫醒,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的责任;选择了在别人逃离的时候,逆流而上走向险境的勇敢。但是,当你有了这些经历,你会觉得人生是丰富多彩的。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从国家到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全面禁止滥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相关文件,随之而来的是野生动物数量的急剧增加。2020年4月10日,我去开化采访该县投保了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并于4月11日刊发了一篇消息稿。但我认为野生动物的繁殖速度若不受控制,野生动物与人直接的利益冲突会更加激烈。于是,在7月底,我又去开化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并写了一篇内参,将调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了相关领导和部门。而我这一小小的举动,也促使了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在全市推广,且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行动让野生动物的数量可控。也因为这事,有农户打电话给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觉得作为一名记者,我很自豪。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坚守记者这份职业的理由——因为,我知道追问真相能带来力量,传播温暖能带来希望。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世界永远都需要讲述者,时代也永远都需要见证人,而作为记者的我们,永远都在路上。

以手中笔 书他人事

时政新闻部 胡灵萍

   自从当了记者之后,采访写作成为我每天最为重要的事情。于我而言,写作是费脑细胞费精力的,每次交稿后仿佛身体被掏空了。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和可爱可敬的人,总能源源不断地给我注入力量,让我一次又一次提起笔,记录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记录人们因不善言辞而未能表达出的完整的话,记录很多受访者觉得不值一提却又感动你我的故事。

   今年3月14日中午,我来到柯城区府山街道府邸景苑小区,见到了小区党员抗疫先锋队队长陆胜健。当天是疫情发生以来柯城区第一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见他穿着迷彩服,一番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在部队服役20年,今年1月刚转业回家。

   核酸检测还未开始,他带着我到临时休息点,见到了他的妻子钱莹。他和妻子都是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13日夜里,夫妻俩眼见疫情形势愈发严峻,于是在小区微信群里发出党员“召集令”。陆胜健立马建起小区“党员抗疫先锋队”微信群,他也被推选为先锋队队长。

   等待做核酸的时间里,为了不影响家中的母亲和孩子,妻子钱莹去车里短暂休息,陆胜健则到点位上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下午5点半,小区核酸检测开始,陆胜健和队员们分工合作,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大家下楼排队,努力保证核酸检测点的秩序井然。不一会儿下起大雨,陆胜健也更忙碌了……

   回去后,我马上将白天采访时的细节一一整理,写好了初稿、联系好第二天的采访事宜正准备休息时,微信消息声响起,是陆胜健发来的,当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他和队员刚忙完。

   “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这是陆胜健所说的话。对他而言,这是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样,记者也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在那段日子里,激励着我,挖掘更多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而记者,是让他们能够被大家看到的人。

用脚步丈量未来的路

社会民生新闻部 汪晨云

   记者,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职业。在过去的采访中,我遇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和事,他们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阅历,也让我体会到做记者独有的乐趣。

   《今日直击》栏目是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渠道之一,我很乐意向该栏目供稿。虽然这种负面报道需要多方走访调查,写稿时需要仔细斟酌,花费很大精力,但当报道发布后,问题被及时解决时,这种喜悦感是难以言喻的。

   今年,有读者向栏目反映,巨化厂前路施工完成后,迟迟没有通车,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不便。接到采访任务后,我赶到厂前路。这是巨化工业园区内的一条主干道,贯穿整个工业园区,对企业的物流、员工上下班起着重要作用。我独自走完了这条2公里的道路,并向居民、企业工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最后在《衢州日报》二版发布了题为《巨化厂前路改造完成竣工验收,却迟迟无法投入使用!交通部门这样回应》的报道。报道发布后得到了市委书记的批示,相关部门在当天下午将厂前路开通。在后续的跟踪报道中,我再次来到厂前路,路过的居民对厂前路的开通一致好评,这也让我再次意识到记者肩上的责任。

   在衢化生活区苗圃路附近有一块空地,但一直无人管理成了垃圾场,居民怨声载道。正值8月,天气炎热,我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块空地处于较为繁华的地带,但却长满了杂草,地面不仅坑坑洼洼,还有很多地砖、石块等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塑料瓶、包装纸等生活垃圾。我在现场采访了多位居民,做好相关记录,拍摄好图片与视频,发布了一篇《垃圾成堆、杂草疯长,一块建设预留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的报道。几天后,相关部门召开了会议,明确了责任,将垃圾全部清理到位。

   有人说,记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也有人说,记者是一段历史的观察者。但在我眼里,记者更应该是现实社会的守护者。无论外界纷纷扰扰,我们都要学会辨析,用质疑去接近真相,用文字传递最真实的声音。

   今年的记者节又如约而至,对于记者而言,这是一个没有假期却十分期待的日子。就在此刻,仍有许多记者在四处奔波采访,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执着于自己的新闻理想。而我,也将继续前行。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用自己的脚步慢慢丈量。

永远保持炙热的心 做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

新媒体采编部 彭梅子

   “我在朋友圈看到你啦!”“政务服务中心的探营视频里是你吗?”“你现在是记者啦?”一时间,我的微信消息“叮叮叮”响个不停,许久未联系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都发来了问候。

   我不禁感叹,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太强大了,从发布到转载,短短几分钟,就让那么多人看到了我。

   我是一个幸运儿,在毕业后的第二个月,就进入了衢报传媒集团工作,成为新媒体采编部的一员,也成了报社里年纪最小的“00后”。说实话,在刚接到去新政务服务中心探营的任务时,我表面淡定地答应,内心紧张到极点。在这之前,我从未有过出镜的经验,万一到了现场,面对镜头紧张到说不出话,耽误了进度该怎么办。但部主任鼓励我珍惜机会多表现,部门里的老师也找来了优秀的探营视频,帮我分析和讲解,还带我去了实地踩点。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我在网上搜集了各地关于政务服务中心的采访视频和文字信息,学习他们是如何播报的;另一方面,把开头结尾的台词写好,用手机录了几遍,纠正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但真到了现场,当镜头面对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像背书一样念出提前想好的台词是如此的生硬,光是一个开头,就因为紧张而频繁忘词,NG了好几次。我羞愧到脸发烫,但老师们一直在鼓励我,还帮我一起想更活泼接地气的开场白。在3位老师的帮助下,用了3个多小时,终于流畅地录完这次探营视频的开头。

   第一次的出镜经历虽然不算完美,但我很高兴,因为我从中学到了新的技能,并愿意继续在新的领域里挑战自己。通过这次探营,我也领会到了,出镜除了必要的提前准备外,采访现场的灵感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感情、有感悟、有温度的出镜,才能在整个采访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每天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很有成就感。”当被朋友问起新工作是否如意时,我是这样回答的。

   我还在新闻路上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学习,愿我日后的所写所悟,都能不忘初心,永远保持一颗炙热的心。记者节快乐!

耕耘报坛三十载 无怨无悔作“嫁衣”

农家报编辑部 张美昌

   三十年前,怀着对新闻事业的向往和憧憬,我有幸从国有粮食企业考进衢州日报社,成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三十年来,我一直坚守在新闻采编岗位,其中上夜班时间达25年之久,我既有晨昏颠倒的辛酸,也有收获梦想的喜悦。

   刚进报社时,我被安排在出版部当校对,这是我新闻业务进步最快的5年。从1998年起,我担任夜班编辑。这个岗位常被人们称作党报的“守夜人”,办好党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夜编岗位更是责无旁贷。香港回归、“9·11”事件、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些通宵达旦的报道我至今历历在目。在编辑岗位上,我时刻把自己当作稿件的“终审者”,既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又要斟酌起承转合,还要思量遣词造句,尽量不让任何一个潜在的“纰漏”从我的眼前溜走。

   三十年来,我编过《衢州日报》《衢州晚报》《农家报》,不管是在白班岗位还是夜编岗位,为人作“嫁衣”是我的工作常态。每每看到经我之手编辑的文章,精彩地奉献给读者时,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新闻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新闻工作者就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使自己所编的版面“让领导满意,让读者喜爱”,这就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匠心”精神,这些年来我一直这么坚持着。我还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对新入行的年轻记者总是不厌其烦地传授经验,帮助他们提高新闻业务水平。

   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些年,我见证了《衢州日报》从四开四版的小报变成对开八版的大报,也亲历了印刷技术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更经历了报社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到新媒体乃至融媒体的美丽蝶变。

   这些年来,我积极响应并身体力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几乎跑遍了衢州所有的乡镇(街道),我熟悉全市大部分的村庄,对各地的产业发展、人文历史也了然于胸;我采写和经手编辑的文章有七八十篇获得全国农民报、省、市好新闻奖。

   值得欣慰的是,三十年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新闻的“门外汉”成长为新闻专业主任编辑。更可喜的是,2019年我获得第四届衢州市新闻工作最高奖——“华岗奖”,这是领导和读者给我的充分肯定,也是我新闻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荣耀,我永生难忘。

   2023年,我到了退休的年龄,按说不会有太多的梦想和冲动,但作为热爱新闻工作的“老报人”,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无论甘苦都要保持激情,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做到站好最后一班岗,编好最后一个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就要告别心爱的新闻工作了,心中不免无比感慨。在此,谨以几句小诗表达我此时的所思所感:

   三十春秋转瞬走,耕耘报坛显身手;晨昏颠倒作“嫁衣”,寒来暑往不言苦。嚼字咬文把门守,满头青丝变白头;老牛亦知夕阳短,扬鞭奋蹄壮志酬。

夜之守护 纸上芳华

日报编辑部 林俊

   编辑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的工作,只是需要细心和耐心,仔细思考每一句话的逻辑,每一个字、词、标点的用法,反复推敲每一个标题、每一个稿件的位置……

   这一张张新闻纸,就是我的战场。

   为了每天一大早能让报纸及时与读者见面,这些工作必须在晚上完成。我们需要把白天记者采写回来的稿件编辑排版,准确精彩地呈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下午编好稿件,吃过晚饭,7点左右我们又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当天的国内国际大事,然后开始排版。

   我是头版编辑,头版是报纸的“脸面”,需要编辑有更敏锐的直觉和更多的细心耐心。哪些稿件能上到头版,稿件的导向、字句是否准确……任何一丝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差错。

   今年党的二十大的报道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少,有很多新理念和新提法。为了做好报道,我反反复复地向领导、同事探讨请教,和兄弟报社沟通交流。

   这样棘手的事情是夜班的常态,有时候凌晨发来重要的稿件,或者版面上有了变化,就需要把已经做好的版面推倒重做。对此,我们有个风趣的说法——午夜“翻烧饼”。

   有些重要的领导稿件、新华社来稿会很晚,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但我们仍然要保持全神贯注、细致高效的工作状态。编稿、核对新闻事实、排版、校对……相应的流程一个也不能少。任何有疑问的新闻事实我们都会打电话跟记者核实。凌晨一两点,接到夜班编辑的“午夜凶铃”,不知道会不会在同事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稿的过程总是漫长而枯燥,同事们的守望相助让夜班生活明亮而生动起来。我们办公室有个零食角,同事们总会贡献出很多小零食,把零食角摆得满满的。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照料,让我的夜班生活每天都开开心心,斗志满满。

   我时常开玩笑说,这份工作就像是周杰伦唱的《菊花台》,“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报纸一天天地出,夜班一天天地上,把青春挥洒在新闻事业上。很多时候,下了夜班走出报社,已是凌晨三点。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有价值,虽然过着昼夜颠倒的日子,但心中总有美好的希望。

循着光 成为光

晚报编辑部 郑欣婷

   每年的11月8日,对新闻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记者节。

   从记者到编辑,从下基层到固守阵地。回顾自己这4年的新闻生涯,我觉得用“笨拙”成长来概括应该最为贴切。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

   当记者需要随时对新闻作出反应,而在从未接触过的新闻领域,我不专业,也不算聪明。所以,只能在每次采访中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一次次想、一次次写、一次次体会……在这期间,遇到很多让我大脑“宕机”的专业名词,也遇到过写不出稿、改不出稿的焦虑时刻,但还好“笨拙”有“笨拙”的力量。每一篇稿件完成后带来或大或小的成就感,让我在坚守中不断沉淀自己。

   今年,编辑中心成立了“移动编辑部”,所有编辑部的成员带着采访任务,从“幕后”走进基层一线、项目现场,用心倾听民生呼声、用笔记录基层点滴变化、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7月15日的晚上,盛夏的衢州,室外气温依然达到39℃。当天下班后,我和晚报编辑部的同事们兵分多路前往智慧新城各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近距离记录高温下建设者真实的身影,了解他们背后动人的故事。

   我负责当天的出境和一篇文字报道,这让身处编辑岗位的我感到既紧张又激动。“采访的时候小心点,晚上工地上的路不是很好走。”出发前,同事们叮嘱道。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戴上防晒帽、拿着采访本匆匆赶往约定地点。

   晚上7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项目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连忙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来。想到等会我还有出镜任务,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这是我第二次出镜,为了防止在录制时“卡壳”,我提前在家背了几遍,还好一切很顺利,我也悄悄松了一口气。采访结束后,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虽然没有当天发稿的要求,但同事们都像约定好似的,不约而同回到了办公室。那天晚上,整间办公室安静得只能听见指尖在键盘上的打字声……编辑部的同事们都是我的前辈,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始终十年如一日。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通过文字、视频和照片的形式,我们在报道中反映了高温下基层工人最平凡的日常,记录了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令大家意外的是,此次报道在“掌上衢州”发布后,获得了近10万的浏览量,作为一名传统纸媒编辑,我备受鼓舞。

   时代在变,媒体在转型。在全媒体时代,新老编辑都在不断创新中完成转型,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成为一名全能型的新闻工作者。于我而言,能一直走在新闻的路上,尊重这份使命、固守这份责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往后的日子,继续踏踏实实向前,希望走得慢一点,但走得远一点;希望循着光,也成为自己的光。

与天使一起微笑

“学习强国”衢州学习平台编辑部 周洋

   看着周国花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本“学习强国”衢州学习平台定制笔记本,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

   “国花姐,您在北京这几天也带着我们的笔记本呀?”我问。

   “是的!你们送给我的本子,很有纪念意义,我当然要用好啦。”周国花一边翻着这些天做的笔记,一边笑着回答我。

   这是我近两个月来第三次采访这位党的二十大代表,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1路车公交车驾驶员。

   其实她跟我的缘分也远不止两个月,还记得“学习强国”衢州学习平台上线不久,我就编过一条关于她的稿子。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就是乘客称她“微笑天使”,因为她会对每一位乘客微笑。

   第一次采访她是9月中旬,为的是完成“学习强国”上级平台与市委宣传部交予的通讯稿件任务。采访地点就在公交总公司,她化了淡妆,普通话里带着熟悉衢州口音,一见我就有种自来熟,笑得特别灿烂。

   采访中,我们聊得很好,我也“挖”出了不少她从未跟媒体讲述过的故事,比如凌晨帮助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找家人,冬夜下班开导遇到的醉酒小伙等等,听她讲故事特别温暖,仿似坐上了她开的公交车,跟她一道抚慰着城中人们最柔软细腻的感情。

   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也过得很快,她说很喜欢跟我聊天,没有压力,就像交换心里的秘密一样。我便问了她那个最想知道的秘密,“如何对每一位乘客微笑?”

   她说这个秘密也很简单,就是六个字,“做一行,爱一行。”她明白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在车上,是我为乘客服务;下了车,我的乘客们也会在社会的角角落落服务大家。相信我的服务能给大家都带来正面的影响,那么社会也就更好了。”周国花告诉我,微笑是最容易传递的语言。

   我恍然明白为何采访中总是不自觉地跟着她一起微笑,或许这就是能量传导规律吧。

   我们也邀请她成为了“学习强国”衢州学习平台“全民QU读行动”的领读者,向读者推荐书单,一起传播微笑的能量。

   专注与坚持,让平凡的人成为了不凡。回望身边的同事,这样的故事总能让人触动。资深编辑王雁老师,在知天命之年由纸媒编辑转型成为新媒体人,每天看着数倍于之前的稿件,不改精益求精的本色;怀着二孩的90后小编周倩,挺着大肚子在办公室揽活儿还不听主任劝,坚持到宝宝足月当天才肯请产假;联系礼堂强国学习屋项目的编辑王卫,顶着烈日一趟趟来回多个村庄,只为保障项目进度;最年轻的小编张馨欧不断学习新技能,制图、视频、宣讲、通联样样拿得起;还有在忙碌的加稿审稿中,依旧坚持贡献原创的廖峥艳与李啸……

   新征程,新使命,当媒体融合的步伐开始加快,身边每天都有新的风景。也正是有这群“做一行,爱一行”的人,这座城必将绽放更多微笑之花。

融时代的编辑财富

总编办 卢洁

   记者的财富是线索,编辑的财富是团队。积极主动地与作者沟通,与他们做朋友,为他们服务,有事没事常联系,这是我三十年职业生涯的体会。

   记得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夜,要为会议开幕当天“掌上衢州”的滚动播报作图片准备,我打了近百个电话,联系特约摄影记者以及通讯员,成就了“掌上衢州”创办以来,署名作者最多的一篇报道。

   我非常珍惜这些“财富”,诸如周华诚、许军、余问清、严林忠、柴子峰等上百位本土大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手中有好稿子、好图片愿意及时交我刊发,并成为我坚强而稳固的“稿源”。

   “咣当、咣当……”2015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我路过老棉纺厂,偶然间发现挖掘机等一些设备已经进场,开始了电路、水路、网络铺设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这声音何其熟悉,一如老棉纺厂那日夜不停的纺织机唱出的歌,十多年来余音未散,吸引着从花园东大道258号门前路过的我。这也让我第一时间想起了特约摄影记者许军微博里的一组影像。

   老棉纺厂是老衢州人的集体回忆,这里保留着老旧却很有后现代感的办公楼、厂房、仓库、宿舍、食堂、球场,还有那因年久失修而略有破损的“公主桥”。桥之美名,缘于老棉纺厂最初产品的品牌——“公主牌”,更与那荣光岁月的浪漫故事有关。20世纪80年代,老棉纺厂大门前的这座小桥是爱情的“孵化地”,每天下午3点或是晚上11点的下班时分,这座桥上就有成群结队的帅小伙候着,等待自己心中的姑娘……

   经济环境、产业周期、行业趋势……特定历史阶段触发的种种“利空”如西伯利亚寒潮,让一批又一批企业铩羽,位于西区的衢州棉纺厂同样未能“独善其身”,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然而,2015年,注定是老棉纺厂的新生之年!“品质西区聚高端”的城市定位、“创意创新重电商”的业态规划,犹如一束七彩阳光,聚焦到老棉纺厂区块上。

   2015年11月21日,《衢州日报》4版《你是那只最美的蝴蝶》用图文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老棉纺厂蜕变为创新梦工厂。影像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力量,特约摄影记者许军、记者吴江怀、通讯员姜君……

   过去,报纸以24时为周期;现在,新闻客户端以秒速更新。在“疲于奔命的紧张”中,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因收入低、工作压力大,转到其他行业。版面编辑往往要绞尽脑汁,去通讯员队伍中“众筹”稿件。应对新挑战,不忘初心再出发,我和我的同事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新的挑战更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和信息源的积累。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记者的人数、精力都是有限的,组建庞大的特约摄影记者和通讯员队伍,走开门办报的路子,借助大众的视角来拓展衢报传媒集团的视角,也许能让传统媒体冲出重围,拥抱“我虽不在场,但我可以直播现场”的融时代。

记录时代的同时 也要记得多读书

文化副刊部 徐聪琳

   2014年11月8日,我以见习记者的身份,迎来自己的第一个行业性节日——第15个中国记者节。现在,我将第9次过节。

   这是丹桂飘香的秋天,是衢州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书香最浓郁的时节。要知道,记者节总是与衢州市全民读书周相连,全民读书周历来是我所在文化副刊部11月报道的重点。

   2009年至今,衢州市每年举行全民读书周暨衢州书展活动,衢州也成为省内唯一一个举全市之力持续不断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地级市。十多年的坚持,让衢州成为一座因为热爱读书而让人尊重的城市,“以读书为荣”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读书为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书香衢州”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读书周年年举办,文化副刊部年年报道,年年参与的我,却从未有厌倦之感。

   从2014年的“幸福衢州·阅读最美”,到2021年的“数智起航 悦享书衢”,我看到衢州全民读书周暨衢州书展的主题紧跟时代不断变化,见证阅读推广理念和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记录推动全民阅读拾级而上的历程。在这个全民阅读的“嘉年华”里,处处是惊喜——全国70多家出版单位、5万多种图书让利让读者真正得到实惠;年年有突破——上百场系列读书活动让市民享受文化大餐,还有数字阅读、有声阅读等新科技新阅读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开眼界……

   新闻无界,学海无涯。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先生在《一个记者能走多远》中写道:“作为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站得高,看得远,胸有成竹,情系苍生。要有如此的意志和志向,没有广泛的阅读,是达不到的。”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阅读积累,记者在工作中必定会捉襟见肘,做深度调查和专题研究时也会浅尝辄止,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状态。

   所幸,我身处一个“读书”的环境里:这座城市爱读书,以“共学二十大 感恩奋进 书话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读书周近在眼前,我将第9次参与相关报道,一边工作,一边在书展上寻觅各种好书;新闻业务方面书籍年年“更新”,因为总有好的新闻作品诞生,多阅读一些大家之作,想想自己的新闻实践,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本地的文化书籍出版,我们部室更是能得到第一手消息,继而与作者面对面交流……总而言之,我们记录时代的同时,也要记得多读书,读各种书,来适应自己的工作需要。

融媒时代 梦想与责任同行

视觉视频部 顾欣桐

   有人说,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事:一是创造,二是传播。而记者,是能同时参与这两件事情的人。两年前,我有幸加入衢报传媒集团大家庭,成为视觉视频部的一员,圆了自己的记者梦。

   如今,我已经在报社工作两年了。在视觉视频部,我与同事们拍摄了许多精彩的图片和视频。在拍摄“百名党员颂党恩”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在剪辑制作“衢州人发展大会”宣传片时,我感受到了乡贤心系故土、回馈桑梓的赤子情怀。正是通过这些真实的影像,在一个个细枝末节的画面中,在一个个温情感人的故事中,我看见了家乡和家乡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幸福。我时常怀着自豪的心情,将镜头下的画面分享给更多的读者和市民。

   两年里,在新闻前辈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与了衢报传媒集团“喜迎二十大·共富探源”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承担了图片和视频的拍摄任务。作为首发采访团,如何开好头,让视频出新出彩,我“压力山大”。在烈日炎炎的8月,我跟随采访团下田地、走山路、访农家……我们在田间地头采访,聆听村民的共富故事,挖掘出鲜活的一手素材:芳村未来乡村里榨油师傅演绎着古法榨油;90后村支书自豪地分享村庄致富秘籍;衰败的古村落神奇蝶变成一幢幢火爆的民宿……一个又一个的场景让我们难忘,而创作短视频的灵感也喷涌而出。此次“共富探源”,我先后拍摄制作了8个短视频,当看到推出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为我们一起流过的汗,一起头脑风暴的日日夜夜,感到开心。连续十几天的采访,也让我深深明白,只有深入基层,真正走到群众中间,才能采集到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今年是我的第二个记者节,承载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媒体融合的当下,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更加开放、多元的媒体环境,对记者来说,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蕴含着无限可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将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姿态,奔赴这场“没有地图的旅行”。

 

时间:2022-11-09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衢州市记协供稿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