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文化在海盐:常棠开编修镇志先河

常棠,字召仲,南宋海盐人。由他独立搜录成稿,篡成《澉水志》8卷,是全国现成最早的镇志,对我国方志发展有重大影响。 黄炳虹 画

常棠开编修镇志先河

文/王健飞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蔚为大观的文化遗产。全国现存地方志书8000多种,其中最早的镇志,是编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的海盐《澉水志》,编纂者名常棠。

   敢于创新

   常棠,字召仲,海盐澉浦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曾祖常同官至礼部侍郎、御史中丞。堂兄常楙为淳祐年间(1241—1252)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常棠则在澉浦隐居不仕。他绕屋植竹数十竿,因而以“竹窗”自号。他有一首《秦皇庙》诗:“古庙三间矮棘丛,帝魂枉自气凌空!早知今日容身窄,前此阿房不作宫。”诗人借咏海盐秦驻山上的古迹秦皇庙,讽刺秦始皇身后仅住矮棘丛中的三间小屋,又何必在生前盖起那样豪华宽敞的阿房宫呢。这也可略见其清高的性格。

   常棠寓居澉浦镇多年,留意地方掌故,熟悉当地情况。他向镇尹罗叔韶(字仪甫)建议撰修澉浦镇志。绍定三年(1230),罗叔韶正式延请他编撰镇志。

   中国向有府志、县志,但未曾编修镇志。常棠认为,府志、县志涉及范围广,记载所属乡镇只有寥寥几笔,澉浦是一个历史重镇,应该有一部叙述详备的镇志。

   常棠既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又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他认为编纂镇志要广辑资料,“订正尤详”,并要与有识之士“讨论闻见”,广泛吸取各方意见,然后方可“缀辑成编”,“示一镇之指掌”。他多方搜集资料。写成后反复核实修订,历时27年之久,《澉水志》才付印出版。

   史料珍贵

   《澉水志》全书8卷,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寺庙、古迹、物产、碑记、诗歌15门,并冠以舆图(地图)。此书门类齐全,记述全面,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并保存了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史料。《浙江方志源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评述此书,认为其中秦始皇东巡驻澉浦和黄巢起义军经澉浦的记载,是十分珍贵的史料。

   关于秦始皇东游至澉浦,有两处记述:

   秦驻山在镇东北一十五里,有始皇庙,下有聚落,有荒草荡,俗为秦驻坞。始皇东游曾住此山。

   秦皇石桥柱,在秦驻山背,旧传沿海有三十六条沙岸,九涂十八滩,至黄盘山上岸去绍兴三十六里,风清月白,叫卖声相闻。始皇欲作桥渡海,后海变洗荡沙岸,仅存其一。黄盘山邈在海中,桥柱犹存。淳祐十年,犹有于旁滩潮里得古井及小石桥、大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则知东晋时屯兵处。

   秦始皇东巡直至会稽,但东巡路线如何,正史无详细记载。是否经过海盐沿海一带,学术界说法不一,《澉水志》则作了肯定的记述。

   关于黄巢起义也有两处记述,一称“黄巢弄在六里堰左夹道阴翳,古老云黄巢聚兵处”;另称“石屋山在镇西北五里,上有石垒成屋,旧传黄巢时民避兵处”。这对研究黄巢起义军的军事活动,很有参考价值。此外,在“碑记门”中,有《澉浦镇题名记》等碑记资料多件,对了解古为要塞之地、后孙中山曾有建东方大港之议的澉浦,也是很有价值的。

   影响深远

   《澉水志》是海盐县现存最早的志书,对研究海盐地方历史有其特殊的价值,在中国方志学发展史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叙述简核,纲目该备,而八卷之书,为页止四十有四。明韩邦靖撰《朝邑县志》,言约事尽,世以为绝特之作。今观是编,乃知其源出于此。可谓体例精严,藻不妄抒者矣。”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澉水志》的问世,开了全国编修镇志之先河。常棠在《澉水志序言》中还将编修镇志提到很高的地位,并且议及郡、县、镇等方志宜各有载述重点,应纂修各级志书等等,对于方志理论的发展,亦有较大的贡献。继常棠之后,镇志编纂连绵不绝,成为全国方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标点的《宋元浙江方志集成》,2009年1月由杭州出版社出版。该《集成》精装全套共14卷,收入方志19种,其中就有海盐县的《澉水志》。《集成》“编辑说明”中,对《澉水志》有如下说明:

   “绍定《澉水志》罗叔韶、常棠纂。本志初修于宋绍定三年(1230),其后又予增补,直至宋咸淳六年。本志原为八卷,明天启樊氏刊《盐邑志林》收入时,删去镇境总图,并作二卷。此后,通行本为二卷本。《集成》以清道光十九年(1839)刊本为底本,并复为八卷。”

   西哲歌德曾言:“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他是人类活动最长久的果实。”绍定《澉水志》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种,应当不朽。

   (作者系《海盐县志》主编)

 

时间:2021-12-06 来源:“和平路口”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健飞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