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审核制提出者唐绪军荣休:无悔无愧无忧

   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任命胡正荣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免去唐绪军所所长职务。

   1959年出生的唐绪军今年已62岁,接替唐绪军担任社科院新闻所所长的胡正荣今年55岁,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

   新闻界不少人对唐绪军并不陌生。

   1977年恢复高考后,唐绪军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1981年毕业后先后在徐州地(市)委宣传部和徐州日报社工作,1984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7年7月毕业后进入社科院新闻所工作。

   自第二十四届(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开始实施了审核制,审核就是在正式评选前对申报材料做一次筛选,把那些不符合“评选标准”、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不宜获奖的参评作品和人选(长江韬奋奖参评人选)排除在评委会定评之前,为评委会优中选优把好关,做好基础性工作。

   中国新闻奖审核制提出者便是时任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唐绪军。自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开始,唐绪军连续多年担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审核委员会主任。

   唐绪军之所以提出要对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进行审核,源于他作为评委参加第二十三届(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时,发现整个评选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他说,作为新任评委,第一次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审,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一方面,为中国新闻奖规模的不断扩大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也为这个号称“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奖项评选质量不高深感忧虑。

   读硕士研究生时,唐绪军曾有幸参与过中国新闻奖的前身“全国好新闻奖”的评选服务工作。那时,评委们对候选作品严谨认真的评议,甚至对一个用词、一句表述进行激烈争论。

   二三十年之后,当唐绪军变成了拥有投票权的评委时,他发现当年那种严谨认真的评审精神却很少再见了:

   多数评委似乎更关心的是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能获得几个奖项,而不是新闻文本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全国新闻界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于是,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一轮又一轮的无记名投票上。表面上来看,评选过程似乎程序严密,公平正义。但是,没有对候选作品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评议,只凭印象和标题投票表决出来的获奖作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标杆?重形式不重内容,这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也是对新闻这个职业的不尊重。

   在小组会上,我指出了一些候选作品存在的硬伤,中止了它们进入下一轮的步伐。但是,更多的意见却没有机会在全体评委会议上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眼睁睁地看着大量带有硬伤的作品长驱直入,最终进入了拟获奖名单。对此,我深感遗憾。

   在评审讨论中,一些评委总是强调某某事件很重要,某篇报道某领导做了批示,而不考虑文本质量到底怎样。这些评委似乎忘记了,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是作品,而不是事件。“评选办法”说得很清楚:开展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活动,旨在检阅我国新闻工作年度业绩,发挥优秀新闻作品示范作用,促进新闻媒体多出精品。事件重要可以参加各行各业各种“十大新闻”的评选,要评中国新闻奖就必须看文本对事件的阐释和呈现符合不符合新闻职业的技能要求,有没有创新。这跟事件的重要不重要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一味强调事件的重要,评选结果就会走偏。而事实上,这种走偏已经显现。

   本届评选会尽管安排了一周(5天)时间,但有两天半时间是全体会议,通过一些程序性的决议以及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无记名投票,用于研读文本和讨论作品的时间严重不足。组委会把评委们分成8个小组,要求各小组集中审看、审听、讨论、评议参评作品,但因为多数评委事先没有时间认真阅读作品,集体审读又相互影响,无法集中精力,因而讨论也就流于形式。如果说,小组审看和讨论时本组评委对本组需要审议的参选作品多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对其他组的参评作品可以说一无所知。但最终的获奖作品是要由全体评委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来的。试想一下,多数评委连作品都没有读、没有看,凭什么投出这一票?这不是严重的不负责任吗?

   本届评委实际到会78人。据了解,设置如此庞大的评委阵容,目的在于增加拉票者的成本,减少贿选的可能性。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据一些评委反映,评选期间拉票现象仍然是常态,电话、短信,甚至登门说项,依然很多。除此之外,还带来了新的弊端:相互掣肘。由于研读讨论作品的时间严重不够,意见不易统一,无记名投票时评委们就必然各行其是,票数也就很难集中。这就是为什么经过了一轮又一轮投票某些奖项仍然无法投出当选作品的重要原因。而评委们这样做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反正公布的是全体评委的名单,哪一个个人都无须对可能产生的错误承担责任。

   按理说,评奖涉及具体地区、具体单位、具体作品、具体个人,评审期间的各种意见不应该外传。而且本届评选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评选细则》也明确规定:“对评选会上的讨论、投票情况要注意保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我是第一次担任评委,对一些规矩不太清楚,请教了一些老评委,问在评委会投票之前可不可以对具体作品发表意见。老评委们说,可以发表意见,但一定要慎重,因为你的意见如果是颠覆性的,就有可能影响某件作品得奖。听取了他们的建议,我在投票前一天下午的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我对一些作品的意见。但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了好些说项电话和短信,希望我嘴下留情。提的意见很快就传了出去,这还让人怎么说话?

   出于对中国新闻奖的爱护和对新闻职业的尊重,评审会结束后,唐绪军花了一周时间认真研读了文字消息、文字通讯、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三个类别拟获奖的全部作品。这些作品应该算是中国新闻奖的主干了,但是其中差错之多令人汗颜。总共67件拟获奖作品中,存在这样或那样差错的就有31件,占比46.3%。差不多一半!这些差错有文字使用的不当、有新闻要素的缺失,也有事实表述的不清以及疑似的弄虚作假。

   鉴于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中国新闻奖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中国新闻奖的声誉因此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是件很令人担忧的事!唐绪军认为,改革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机制,把真正能代表“我国新闻工作年度业绩”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唐绪军后来在《新闻战线》上公开发表了《中国新闻奖也须“走转改” ——改革中国新闻奖评选机制建言》文章,在直陈中国新闻奖评选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之一是增设一道文本审核环节。

   具体而言:在每届评审会召开之前,先组织一次参评作品文本审核环节。由中国记协出面组织,邀请高校担任新闻专业授课的老师、新闻单位一线的优秀编辑记者、退休的资深编辑记者组成文本审核委员会;同时可以聘请一两位语言方面的专家作为特邀顾问,协助解决文字语言使用方面的争议。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挡在获奖的大门之外,同时也可以使这一过程成为一次业务培训的机会,提高一线编辑记者的职业业务技能。当然,文本审核委员会只负责审核文本的技术性问题和事实性差错,没有获奖与否的建议权。为了保证文本审核不至于误伤,发现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通知相应单位和个人做出回应和答辩。一旦通过了文本审核进入了终审环节就不再听取任何解释。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首次设立了审核委员会。对参评作品、参评人申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为评选委员会评定作品和人选提供参考依据。

   唐绪军后来用三句话总结了首届审核委员会的工作实践:一字一句,一分一秒;只辨是非,不论优劣;集体过堂,协商一致。

   所谓“一字一句,一分一秒”,指的是审核委员必须对要审核的作品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一分一秒地仔细(看)听。虽然报送上来的申奖作品都是经过相应的初评委员会遴选出来的,但事实证明漏网之鱼所在多多,审核委员会必须为最后的评审把好关。

   所谓“只辨是非,不论优劣”,指的是认定差错时只讨论“是”或者“不是”,而不讨论怎么样更好一些。

   所谓“集体过堂,协商一致”,指的是最终的审核决定必须由全体审核委员会集体作出,以避免少数人的意见代替整个审核委员会的意见。

   当年,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共收到“两奖”参评材料799件。评奖办公室对这些参评材料进行了审读,先后退回86件不符合推荐报送程序、明显造假或存在两处以上“硬伤”的作品。提交审核委员会审核的“两奖”参评作品共计711件。

   经审核,其中参评中国新闻奖的656件作品中,301件作品存在各种明显瑕疵,占审核作品总数的45.8%。对其中存在原则性、事实性差错以及有两处以上文字、标点、语法、逻辑错误的149件作品,审核委员会建议撤销它们的参评资格,占本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总数的22.7%。

   在撤销评奖资格的149件作品中,广电作品23件,占比15.4%;网络作品19件,占比12.8%;各类文字作品107件,占比71.8%。撤销原因绝大部分是存在语言文字错误和表述不当的错误。

   唐绪军提出的中国新闻奖审核制,一直延续至今。

   11月8日,唐绪军在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所长任免会上发表了“无悔 无愧 无忧”的离职感言。摘录如下:

   此刻,我内心充满着欢喜。感谢院党组对我过往工作所作的高度评价。

   盼望这一天好久了。但是,当这一刻真真切切降临到眼前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说三个关键词吧。三无:无悔,无愧,无忧。

   “无悔”指的是我这一辈子的职业生涯。我1987年硕士毕业后就留在了新闻所。屈指算来,已经34个年头了。可以说,我这辈子都奉献给了新闻所。有时候想想有点亏,世界那么大,我怎么就窝在这一处了?看看那些领导干部们的简历,哪一个不是三两年换一个地方,担任更高一级的领导职务?我的简历也就那么可怜的几行。我上不去,也许跟窝在一处有很大的关系,缺乏多岗位的历练嘛。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官并不是我的志向,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现在,当我即将告别职业生涯时,回过头去看,我觉得我在新闻所的这一辈子是快乐的、充实的、有所成就的。一辈子能过成这样,也就够了。夫复何求?到处溜达有到处溜达的美,坐看一处有坐看一处的美,各美其美。感谢在座的和不在座的新老同事们成就了我职业生涯的无悔。

   “无愧”指的是我担任所长这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在任命我为所长的会议上,我也作了个简短的发言。我说,我是这个所的第六任所长,前面五任所长都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塑造了新闻所的历史,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他们各自优点的集大成者,加上一点点我个人的特性,与全所同志一起,续写一段新闻所上无愧于前辈、下无愧于后人的历史。说这话时是2013年8月,加上此前一年半的主持工作,我实际上执掌新闻所的“帅印”将近十年。这十年新闻所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我自认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自己的一点点贡献烙进了新闻所的历史,应该可以算是“无愧于前辈,也无愧于后人”了。我要感谢院党组、感谢前后两届所党委班子的成员们、感谢全所同事铸造了我的无愧。

   “无忧”指的是我对新闻所未来发展的信心。其实,这个词还可以换个更积极的表述,叫“相信”。这两年随着我退休年龄的临近以及超过,所里确实暗涌着一股担忧,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他们不知道会来个什么样的新所长,有种不稳定感、不安全感,甚至个别人还萌发了去意。今天,你们都看到了,新所长到任了,他叫胡正荣,一位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俱强的本学科的领军人物。院党组在经过全面深入的考察后,确认他具备忠诚、干净、担当的素质,能够担负起新闻所所长的职责,今天正式宣布任命了他。我深感欣慰。胡正荣有多岗位历练的经历,在学界干过,在业界也干过,但是不变的是他对学术的追求。就我个人的观点,他是目前能找到的能够胜任新闻所所长职责的最佳人选。所以,我相信,未来在所党委领导下,在胡正荣所长的带领下,新闻所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新征程上一定能够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

   今天是第二十二个记者节,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这个日子好记。我在这个日子卸任荣休,一切刚刚好。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同志任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2021年1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站。
   2.唐绪军:《中国新闻奖也须“走转改”——改革中国新闻奖评选机制建言》,《新闻战线》2013年第11期,33-36页。
   3.唐绪军:《在吹毛求疵中树立中国新闻界的标杆——首届“两奖”审核委员会工作纪要》,《新闻战线》2014年第11期,14-19页。
   4.《无悔无愧 无忧——我的离职感言》,出自2021年11月10日“大唐微言”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11-13 来源:长江传媒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长江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