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婕:一个电视台女记者15年的初心和使命

我和党媒的情缘(8)|“随时待命,随时出发”:一个电视台女记者15年的初心和使命

   余婕,15年深耕时政报道、主题报道领域,参与策划的多个系列主题报道、直播活动获得中央、省市新闻大奖。个人获得浙江省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优秀新闻工作者、服务保障G20先进个人、宣传系统最美战疫女神等称号。

   2007年1月1日,杭州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时政新闻节目《杭州新闻联播》正式开播。这档20分钟时长的《杭州新闻联播》集结了一帮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我就是其中的新兵。我依然记得第一期节目里,我穿着大红的外套有点木讷地在新开通的杭黄高速上出了一个现场。上课发言都会脸红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从事一份能“上电视”的工作。那天距离我入台只有10个月,一个与杭州电视台一样年纪的小姑娘,就这样一头扎进了电视新闻,一干就是15年。这15年,每年我都会交上一份工作小结,但回顾15年的工作历程,想起最多的还是初入职时的那几个故事。我在一线采访的时间其实并不久,满打满算4年,之后就转入了责编岗位。但正是这4年多的一线采访,为我的职业观打下了最重要的那块基石。

   1  “书记,请您也唱几句吧”

   《杭州新闻联播》开播之初就推出过区县(市)委书记访谈系列。当时我跑的是建德市。恰逢两会,大会一结束我就专访了时任建德市委书记陈春雷。我精心准备了采访提纲及要提问的问题。

   但在采访之前,我发现当地机关干部们的手机彩铃都是一首描绘美丽建德的歌曲,包括他们的市委书记在内。于是在访谈前,我临时改动了开场提问。我问陈书记,“您的手机彩铃是不是定制的?”(2007年,手机彩铃还是一个很时兴的东西)。陈书记挺意外的,但也很高兴,立马介绍说这首歌叫《美丽的新安江》。“书记您也唱两句吧?”“可以啊,有一条新安江啊……”陈书记随口哼了两句,话匣子就展开了。

   在访谈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又发现桌子上的两杯茶,端起来问陈书记,“这茶是不是建德特有的?”“对,千岛湖的水泡千岛银针茶,是绝配。”这期访谈的核心就是建德如何利用家门口的这条新安江做好水文章。一首歌一杯茶,成了这期访谈的点睛之笔。

采访间隙难得留影

   2  “试试监控直播吧”

   说到杭州台的拿奖历史,2007年是标杆性的一年。那一年,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现场直播《大雨袭杭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打那以后,国家级的奖项就开始接踵而来。台风罗莎给杭州带来大暴雨、杭城受淹严重。综合频道以最快速度启动突发事件直播预案,派出庞大队伍,利用微波、卫星、电话、光缆等多种技术手段,连续3个多小时直播杭州军民联合抗击罗莎的生动画面,成为省市电视媒体中最早直播也是唯一全程直播的媒体。

   而在罗莎台风直播之前,动用多信号源,把移动直播在当时的技术手段下做到极致的却是2006年的一场“无车日”直播。那一年的9月22日是全国第一个无车日,频道提出要在这个特别有“画面感”的日子里开启一场电视直播。作为交通线的记者,我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整场直播的编导任务。在前辈王金声老师的提点帮助下,将电视直播的镜头语言和实时展现恰如其分地体现到了这场直播中。整场直播突出“对比”二字,前一天对所有直播的点位进行“参照物”拍摄。直播当天运用光缆、卫星车、微波、交警探头等信号源,呈现了杭州首个无车日的全景,也通过参照画面突出了强烈的对比感。而首次启用的交警探头信号,也为第二年的“大雨”直播奠定了基础。

抗疫期间,特别直播前与主持人对稿子

   3  “电视新闻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电视最吸引人是什么?是声音和现场!”《声音》和《现场》是我入杭州台进的第一个栏目《新闻夜班车》里的两个板块。《声音》着重“先声夺人”,开场必是一段精彩的同期声。而《现场》则是要找到当天最抓眼球的新闻画面。这个已经停办的栏目有一句一直影响着我的slogan——“做最好看的新闻”。直到今天我还会和年轻的记者讨论片子要做好看的要领。常说的还是这两个词:现场和声音。

   十几年前的电视新闻,还没有手机端新媒体的冲击,首发优势明显。但是作为省会所在地的地市台,也往往有一个事件七八个话筒的场景,媒体市场高度饱和。当时我给自己立下的要求就是要跳出大路货,做通稿以外的新闻。当然,通稿内容要用,但要嚼透了再用,通稿的文字晦涩难懂,那就做透一点。

   例如,做一条发布会新闻,一般都是“三段式”,通稿三段,中间插两段现场收录的同期。但我在做发布会的时候会想通过电视的剪辑手法,把关注度高的内容进行快节奏一问一答的对剪,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堆叠起来。一个个核心问题被抛出来,一个个正面解答快速跟上,让观众有了亲临现场的感觉,观看状态一下子提起劲儿来了。我常常想,电视新闻是要感性多于理性的,因为理性更适合白纸黑字反复研读,而一扫而过的电视画面,电视语言,要博眼球,还是在于感性的因素。其实谁人不爱波澜,如果感性的画面不足以支撑新闻的亮点惹人关注,那么理性的对白则需要极其强烈的冲突。你一言我一语,来来回回好不刺激。

   那时候我也喜欢在路上捡新闻。《“血”书杀字为哪般》《捡垃圾的孩子》这些新闻都是路上的偶得。《捡垃圾的孩子》是因为一条商场新闻黄了,转而在商场外遇到的。记者的眼睛和一般人应该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更“聚焦”,像看裸眼3D一样,看到世态折射面的东西。有时候会更“散光”,看到视界之外的东西。

   时间倒退到2006年的1月。当时综合频道新闻部两位领导朱永祥和夏茂松来到浙大西溪校区定向招人。原本只是通知了广电系的应届生,新闻系的我那天却阴差阳错地拿着简历第一个走进了面试的办公室。后来夏茂松老师和我说,当时选上我到台里,一是因为我是第一个走进来,应该是系里重点推荐的(其实我压根不是广电系的)。二是因为那天我说的一句话,我说:“我家就在台边上,骑车5分钟,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到我。”当时他们将这句话记在了笔记本里。很多年以后他还对我说起这件事。

   “随时待命,随时出发”——这是一个记者对新闻的热爱与热情。现在,转向幕后的我,依旧继续着这份热爱与热情,并没有因为15年的时光穿梭而消褪。随着新媒体浪潮的风起云涌,12年前我率先建起了频道的官方微博,通过运维实现粉丝质的裂变。近年来,又带领团队积极开拓时政新媒体平台,组建集团时政新媒体专班,创办“杭州政视”时政短视频品牌。努力探索时政新闻主题宣传的融媒表达,在3年前的全国两会上便尝试“两会VLOG”“两会声音海报”等融媒产品,而彼时,VLOG才刚刚兴起……不在新闻最一线现场,可能没有办法像柴火一样哔哩啪啦熊熊燃烧,但却可以像炭火一样,把这份热捂在胸口里,慢慢散发着光与热。

原创:余婕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部副主任

来源:传媒评论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时间:2021-05-06 来源:传媒评论
作者:余婕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