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泠瑶:要想写好稿子,必须亲历现场感受实践

——全省媒体新人增强“四力”新闻业务(宁波)培训班学习心得

8月5日至9日,我在宁波鄞州参加了增强“四力”新闻业务培训会,为期一礼拜的学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一个刚入传媒行业的新人来说,在新闻工作伊始之际,我有幸得此机会,向业内专家和同仁们学习交流,我获益匪浅,不胜感激。

培训的第一天,浙江省记协副主席俞文明来现场,为我们上了一堂振奋人心的媒体新人如何践行“四力”的开班动员课。“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求宣传思想干部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作为一个新媒体从业人,“四力”的培养和践行对我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看来,践行四力的基础首要是要吃透精神,努力提高报道的政治站位;在推进新闻宣传守正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报道的有效供给;在加强调查研究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报道的思想含量;在进一步改进文风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报道的可读性。锻炼脚力,是要发扬“光着脚板跑新闻”的好传统,入深山、下矿井、访农家、进社区,从火热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话筒,跑到现场去感受,才能够得到新鲜的一手材料、真实的线索,以及生动的现场,这样的采访,要远比电话采访得到的信息量多。

脚力到不到位,能够通过一篇稿子清楚地反映出来。一次,我在衢州举行的农业工作会议期间,采访了一位当地最年轻的种粮大户。因为时间紧,对方也很忙,只能选择会后在现场直接进行采访。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对方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工作感受,缺乏故事和细节。对于农业一窍不通的我,没有问出很有力道、很有深度的问题,因此在写稿子的时候,就遇到了诸多问题。因为没有实际走进实地考察,去感受这位种粮大户艰苦奋斗、挥洒汗水的“战场”,所以没有能描写出种粮食、加工粮食时的真切画面。因此从稿件最终的呈现来看,文字都是泛泛而谈,平淡如水,通篇都是人物概述、语录,缺乏打动人心的细节和鲜活的画面,这个人物也不够立体。此次的失败也我让得到一个教训,要想写好稿子,必须有好脚力,走到田间地头,亲历新闻现场,去感受,去实践。

在此次培训当中,课程也涉及了许多锻炼笔力的讲解。笔力是表达能力的形象描述,一个精准、客观、全面、生动的表达能力,是目前许多记者仍然缺乏的。关于重大主题报道的写作、新闻创优的文本规范和优化,这些课程对我新闻写作的帮助很大。

我不是科班出身,侥幸来到新闻行业,以为新闻无学,全靠实践。这样的想法在培训中被推翻了。新闻写作是需要有理论指导的。比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吴生华教授告诉我们,一篇好的颁奖现场稿应该如何构思,必须要写到哪些元素:现场描述+现场解读+背景介绍+意义评价,这些内容是缺一不可的。这一番介绍,让我从懵懂的实践操作中解救出来,梳理了我原本模糊不清、散点状的知识框架。清晰地认识到了新闻是高度理论化的一门专业,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框架之后,实践方能更上一层楼。当然,笔力的锻炼不是一日之功,必须勤于练习,以水滴石穿之志,打磨自己的笔头功力。

作为刚刚入行的新闻人,虽然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但我们肩上的担负着同样的责任,我们心中怀有同样的理想。一方面要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另一方面要践行这些理论,努力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新闻事业的路才刚刚开始,但我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时间:2020-10-19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何泠瑶(浙江在线)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