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抗“疫”一线的舟山广播娘子军

舟山新闻综合广播张译尹(左一)采访

小敏(左一)采访救援队

记者晓梦(左一)采访

如果要说舟山新闻综合广播频率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记者队伍算一个,五名广播记者清一色全是女记者。这一局面已持续多年,这也导致了每逢省市两会时,推出的栏目叫“姐妹花跑两会”,一旦遇有外出采访任务,哪怕是前往四川达州对口扶贫地区采访,派出的记者也是女记者。

2020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原计划每天安排一名记者值班,其她记者可以轮流休息一下,利用难得的法定假期,陪陪家人,美美自己。

为了这个假期,大家蛮拼的,大年二十九,放假前一天,记者们忙到了很晚,等提交完春节期间的备稿时,已经有市民燃起了烟花。下楼的电梯里,女记者们的电话一个个响起,不用想,一准是老公或孩子焦急地询问:怎么还不回家?过年了。

临近春节,关于新冠肺炎的消息越来越多,空气质量常年居全国前三甲、又没有通火车的舟山已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女记者们隐约感到形势不好,这个春节假期能否囫囵度过,十分难料。

1月23日,浙江省启动一级响应,舟山市召开紧急会议,舟山新闻广播的工作QQ群里一条通知:即日起春节假期取消,全体记者进入工作状态。其实,在收到这条信息之前,大家已经进入状态了。记者陈文薇,原本打算大年三十值完班以后,随爱人驾车前往江西,一场男方老家的婚礼一拖再拖,迟迟没有举行,准备利用春节假期补办。接到通知以后,二话不说,婚礼可以推后,有什么采访任务请安排。

大年初一,舟山广播记者的消息《舟山首批医务人员即刻出发,驰援武汉》率先发布在“无限舟山”客户端,并配发了记者笔记,引起大家强烈关注,深受震撼与感动。大年初一晚上很晚了,刚刚参加工作只有两个多月,还没转正的实习记者刘晓梦还在到处打探采访选题。自己的朋友圈,家人的朋友圈……和疫情防控的新闻线索一个都不放过。当她听说定海区纺织协会正在动员协会成员赶制隔离防护服的信息后,马上跟采编部负责人沟通:这条消息值得采访吗?值得,非常值得采访,眼下全国最缺的就是隔离防护服,赶紧采访。

大年初二,实习记者刘晓梦采制的录音报道《舟山市定海区纺织服装协会通宵赶制隔离服》,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栏目采用。这位年轻的女记者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用尽心思寻找选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采制的报道《一封儿子写给支援武汉爸爸的信》《这一对舟山母女很赞——女儿驰援湖北,妈妈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工作餐》《舟山退休职工用画笔定格抗击疫情期间感人瞬间》等多篇稿件接连刊发在央视频、央广网等中央媒体。实习期的广播女记者在央媒发稿量大质优,在过去是很罕见的。

女记者陈贞贞很“不幸”,大年初五完晚班后,被告知要居家隔离。因为家属中有人因执行公务原因,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大家都在外面忙,自己在家内心不安,非常着急。大家居家能办公,被隔离的女记者为何不能呢?于是,能在家干的活儿,陈贞贞都干。当前方记者需要素材时,她会帮着整理查询。即使隔离期间体温偶尔超过了37.3度,也强压着心理上的恐惧,毫无表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居家工作任务。

大年初六,浙江之声向各地广播电台约稿,全国个别地方出现了超市抢购潮,我省各地情况如何?话音刚落,记者史晓晓稿件《舟山各大超市货物供应充足,市民购物有序》已经写好了。为了采访这篇稿件,记者前往多家大型超市进行打探,一圈超市“逛”下来,半天过去了,自己家需要的东西一件都没想起买。

1月31日,传来了振奋人心的线索:下午,舟山首例治愈患者将出院。派谁去呢?疫情仍在肆虐,传播规律尚未搞清,需要前往隔离病区,与出院患者近距离接触。每逢重大事件,女记者张译尹都能担当重任,圆满完成任务。对于这一重大消息,非张译尹莫属。请你下午三点前赶往隔离病区。收到。好点的口罩有吗?有一个。不到下午两点半,记者张译尹已经传回了现场的图片。首例出院患者刚走出病房大门,现场的图片、视频接连传回。在病魔面前,没有什么比患者治愈出院更令人振奋了。

春节假期没了,元宵节假期没了,情人节也没了,《舟广早新闻》的稿件有了,《浙广早新闻》的稿件有了,《央广新闻》的稿件也有了。

这是一支活跃在抗击疫情报道最前线的舟山广播娘子军,没有一句豪言壮语,更没有一次犹豫迟疑,只有一次次冲锋,一天天坚守,交出了一份属于广播记者的抗“疫”答卷。

联合四川之声异地大型直播一起助力,迎接春天

(文:舟山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徐杰)

 

时间:2020-03-09 来源:舟山新闻综合广播
作者:记者 徐杰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