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 打造具有婺城特色的“融媒实验室”

浙江融媒指南之 “中国蓝云”县域媒体融合新篇章

系列十

今年6月28日,金华婺城区融媒体“中央厨房”在婺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正式启用。自此,婺城区的新闻传媒工作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简单相加、单兵作战”迈向“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新阶段。

金华婺城区委书记、婺城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艳在婺城区融媒体“中央厨房”启用仪式上指出:媒体融合一定要贴近新时代,充分领悟媒体融合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运用融媒体“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特性,不断传播婺城正能量,展现婺城新魅力。

目前,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有报纸《今日婺城》、电视栏目《婺城新闻》、婺城新闻网、婺城融媒APP、微信公众号“婺城发布”等全媒体平台,按照省、市、区三级融合的模式,同步介入浙江广电“中国蓝云”平台和金华广电“金彩云”,搭建起三级联动的融媒体宣传平台,实现了三级融媒体中心平台素材共享、高清非编工作站共享、新闻指挥系统共享,大大提升了宣传能力。

打破常规,解构融媒新思路

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任张明向记者介绍,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就着手试行媒体融合工作。超前的创新思维,快人一步的实操融合,使得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能更快、更顺利地进行全面融合。

走进婺城区融媒体“中央厨房”,一块18平方米的大型弧形LED屏幕吸引眼球。通过光纤,与“中国蓝云”平台连通,数据的实时共享都在显示屏上呈现。而配备齐全的灯光和音响,又让中心可以成为一间专业演播厅,并配备有“采编中心”等功能单位。“在内容上,我们设置了‘微信传播分析’‘媒体看婺城’‘本地热点’‘纸媒分析’‘政务矩阵’‘专题分析’‘领导活动’等模块,充分实现了融媒的功能。”张明向记者介绍道,“我们还可以与在外采访的记者进行现场视频沟通。记者汇报采访实时情况后,我们在中心可以发布最新采访指令,以达到采访内容的最优化。”

据了解,中心同时具备了融媒体指挥平台、全媒体演播厅、政务发布平台与民生服务平台等功能,成为集指挥、策划、采访、制作、播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融媒体综合平台。与此同时,中心相继推出了“垃圾分类·新时尚·新生活”系列融媒访谈、“优学婺城·幸福城”系列融媒体访谈等20多场。“将中心打造成全媒体演播厅,这是我们婺城区融媒的一大特色。”张明介绍。

深化融合,建立“融媒实验室”

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全新设置了新闻采编中心、专题策划中心、新媒体发布中心、电视采编中心。4个中心既分又合,人员打通融合,所有融媒体记者全都纳入工作室管理。每个全媒体工作室就如同一个作战单元,全部具备图、文、音、视频甚至航拍、VR、H5等融媒体新手段和新技术,实现了“一融到底”。

近日,中心在原有的特色基础上再度升级,将8个全媒体工作室进行深化融合,建立了“融媒实验室”。“这样做为的就是提升融媒体产品的创作和生产能力,通过推出融媒体访谈、融媒播报、抖音微视频、H5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将党的方针政策、正能量的声音传达到人民群众的耳中。”张明说道。

今年11月,“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中心组建了专业融媒体报道团队,分派多支采访队伍赶赴广州、北京、杭州等地对婺城乡贤进行集中采访,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的组合功能,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婺城发布”上进行推送。随后,通过云平台抓取相关文字和图片进行细化与扩充,形成较为成熟的纸媒稿件,在报纸《今日婺城》上进行连续刊登。

同时,在做“乡创婺城”系列融媒访谈时,中心邀请了多位乡镇书记到全媒体演播厅,分享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乡村之美。“融媒实验室”负责人之一的陈晓倩回忆起第一次录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第一期接受访谈的是岩头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录制的时候,也是我们‘融媒实验室’的记者作为主持人第一次出镜。所有的一切都是第一次,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但好在经过多方努力,终于顺利完成。”

“融媒实验室”作为中心主要输出力量,策划了多个精品专题,短视频品牌“婺视频”也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省内首创的监督类品牌栏目《读城记》、为生态廊道精品村点赞活动、实干兴婺十大行动等,最高点击量突破50万。

今年8月,“融媒实验室”与婺城区教育局联合制作了“开学第一课”专题报道,并在9月1日经“婺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被新华社直接引用,点击量近100万。而这正是“融媒实验室”的成员们一起探讨、寻找灵感并付诸实践的结果。

金华婺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建陆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融合力度,深化媒体融合,努力讲好婺城故事。”

自我提升,完成人才全融合

除了技术的融合,媒体融合更需要的是人的“融合”。张明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正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学习机制,为的就是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

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在现有条件下非常重视采编队伍的引进和创新。据了解,自2018年起,中心开通了高学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直接从“985”“211”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的优秀融媒体人才进入事业编制,充实网络采编一线。“到目前为止,中心在编14人,聘用33人,所有采编人员均完成了从全媒体到融媒体的自我提升与转变,真正实现了一专多能的目的。”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戴建东认为,完成融媒体人自我转变后,团队的凝聚力有了明显加强,新闻平台影响力大大提升,主流舆论声场也在不断扩大。

首席记者张易以前主要负责电视新闻采编的内容。他说,刚进行媒体融合时,自己也不适应:“做惯电视了,突然要求我们大屏转小屏,实在是不太习惯。”但是张易知道这是一个大趋势,自己不进步,必将被淘汰。为了尽快提升自己,他与同事们一起转变观念,从头开始学习新知识,接触新领域。实验室的每位成员都以“每人每周必须生产1条短视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达到最快速的成长。如今,身为“融媒实验室”负责人之一的张易,通过自身电视视频的专长带起小视频拍摄的热潮,造就一个个定向爆款。

陈晓倩作为实验室的另一位负责人,从做一线采编记者开始就一直用“全媒体记者”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新闻传播,研究生还是新媒体传播方向,因此更能体会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实验室里大多数都是以‘90后’为主,每天大家一起集中讨论,一起头脑风暴,不仅有趣,也无形中加速了自身的融合。”陈晓倩说道。

在人员培训方面,中心会不定期请省、市、区各级的老师为一线采编人员进行授课。不同领域的老师发挥各自的专长进行“单线教学”,采编人员通过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最后进行自我融合与提升。戴建东认为:“与其嘴上喊着让他们融合,这样做效果会更加明显。”

同时,一线采编人员不仅要“对外”学习新的知识与本领,还要“对内”进行自我评判:“成为‘融媒体人’,我还缺少什么?”的确,硬件设施、技术层面的融合是第一步,而人的“融合”,才是重中之重。为此,蔡艳对中心的一线采编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努力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如今,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依托浙江广电的技术优势,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区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做到既接“地线”,又通“天线”。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金华婺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苏荣兵认为接下来任务会更加艰巨,责任会更加重大,“我们必须要深化融合讲创新,充分运用好融媒体中心,以图文和音视频的多项传播功能,做大婺城融媒影响力,创造媒体融合的‘婺城模式’。”

 

时间:2019-12-20 来源: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
作者:记者 陈泠君 见习记者 张家榕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