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以“蜕”为进的涅槃蝶变

导读:在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上,既要清醒敏锐,又要坚定自信;既要顺应大势、主动作为,又不能自乱阵脚、病急乱投医,以防出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后果。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董悦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撰文,介绍了杭报集团建设新时代智媒体“五四”工程,努力实现媒体自身以“蜕”为进的涅槃蝶变。

一 深耕“四大领域”

杭报集团提出“与城市共成长”的发展理念,深耕“四大领域”,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家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的党媒集团,60年的品牌积淀,集团在发挥新闻舆论的主战线、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深耕“四大领域”,就是围绕党政中心、聚力产业热潮、助力社会文明、关注民生热点,把握“时、度、效”,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善讲故事、讲好故事,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正面宣传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产业交流,推动集团采编和经营业务与杭州科技、金融、旅游、地产等特色产业深度对接,唱响经济“光明论”。深化杭报集团“最美”品牌,通过“暖新闻”推动、“正能量”报道,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好《杭网议事厅》《公民爱心日》《多浪文化》《快公益》等公益栏目,打响“有温度的善城”品牌。
 
二 打造“四大优势”

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追溯本身,在于打造自身优势、增加优质产品、提供有效服务。杭报集团通过打造“四大优势”,在万水奔涌中定主流,在众声喧哗中立主导,在多元供给中强主体。

其一是本土主流优势。杭报集团的“根”和“魂”在杭州本土,拥有一批2000人的专业队伍,这是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也是一批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全媒型舆论工作者,是高品质内容的生产者,在文化、网络传播上优势明显。

其二是权威资讯优势。供给侧改革的破题关键在于聚焦真问题、提供真识见、创造真价值,在纷繁庞杂、信息过剩的情况下,打造一批读有所用、阅有所值的产品,思想高度决定报道深度,要把“陈情”和“说理”结合,不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不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不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不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不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找到用户要的深、准、精、真的信息。

其三是专业文创优势。5年前,集团传媒主业占比达75%,多元收入只占到25%,现在比重已经实现反转,多元文创收入达到71%,传媒主业占29%。形成“一体两翼”的传媒格局,“一体”是现代传媒及衍生板块,“两翼”是文创产业板块和文化金融板块,构建了“文创+园区”“文创+科技”“文创+金融”的新兴业态,初步实现新闻立业、文创安身。

其四是特色活动优势。目前,杭报集团抢抓杭州城市国际化、新技术迭代更新、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资本资产资源丰富的风口机遇,已拥有像“万物生长大会”“未来生活节”这样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品牌活动,打响了新经济创新的权威活动品牌。同时,杭报集团还拥有像国际电商博览会、中德数字技术领袖峰会等国际化会展品牌,“西湖音乐节”“文博会”等沉淀10年的文化品牌。下一步将高位布局、精心呵护,坚守品质、持续创新,赋予特色活动以生命力、创造力,打造有声有色、有型有料的品牌活动。

三 构建“四大体系”

在平台、渠道、生态、机制上,杭报集团则构建“四大体系”。

构建有认同力的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O2O模式,打造交互式、体验式、共享式的平台。在提高平台聚合能力方面,采取的是加、减的模式,“加”就是集聚资源向拳头产品投放,“减”就是大力去产能,减少无效版面和无效新媒体产品投放,过去的一年里杭报集团已经关停了部分网站,把资源向移动端倾斜。

拓展有传播力的渠道。《杭州日报》已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通过报、网、机三大平台的深度融合,形成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户外媒体、会展平台等协同驱动的全媒体矩阵,实现多屏融合、多端共享的立体传播渠道。

汇聚有消费力的社群。社群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其以价值观为驱动力,打造集“资讯、兴趣、活动、服务”为一体的产业运营生态闭环,正是去中心化的现实模式。杭报集团下属整合医务资源、提供养生服务信息的《养生道》栏目,单篇点击量均在“30w+”。发挥传媒优势,组建社群、培育圈层,延伸产业链、形成闭合环,构建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设计有改革力的全媒机制。要从表层融合向深度融合迈进,就必须要在机制体制上实现突破,解决现有人员的转型“吃饭问题”,实现一支队伍打两场战斗。过去一年里,杭报集团落实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出台媒体融合“一意见五办法”,扶持培育新媒体专业人才,并探索全国领先的“新媒体一把尺”考核奖励评价机制,在机制改革上以全媒为要点,实现采编播发流程再造,推动全员转型。

四 实施“四大工程”

智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工程。杭报集团智媒体“中央厨房”项目作为集团媒体融合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预算总投资9431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三大重点子项目的整体目标。同步安排媒体融合发展专项资金2200万元,用于融媒人才培育引进、设备技术提升与融媒产品开发。

外宣“中央厨房”工程。承办杭州市新闻办“hangzhoufeel”外宣“中央厨房”项目,登陆“脸书”“推特”“图享”“优兔”全球四大主流社交网络,共推送各类信息1475条,视频总浏览量超过230万次,并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其中,“我的西湖记忆”全球征文引发链式传播效应,仅脸书平台覆盖到达的总人数就超过20万。

舆论引导工程。根据市委部署,深入开展舆论引导调研,结合古墩路爆燃等突发事件实践经验,探索舆情引导“杭州模式”。加大内参工作力度及评论理论工作,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品牌建设工程。把传统“孤芳自赏”的作品思维转变为“因需而变”的用户产品思维,优先考虑市场需求,着力打造五大“金字招牌”,即打造一批特色品牌版面栏目,打造一批品牌记者编辑,打造一批品牌评论员、主持人,打造一批品牌项目活动,打造一批新媒融媒智媒传播平台和主体。

五 提升“四力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四力”就是杭报集团媒体建设的总要求、总目标、总方向。

截至2017年年底,杭报集团共计拥有32家网站、12个客户端、110个微信公众号、19个官方微博、9个手机报,覆盖用户1.4亿,同比增长20%。都市快报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号、企鹅号等产品均位于中国新媒体头部阵营,本地直接用户超1500万。同时,创新开发和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视频产品推动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经验。

延伸阅读:杭报集团重大主题报道融媒实战实现质跃

杭报客户端微信全城首发 各媒体融媒发布无缝对接

杭州日报全平台(报纸、杭+新闻app、微信、微博)都对这起正能量突发新闻进行了及时的报道。杭+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推送在全城媒体中首发,微信阅读量突破5万+;官方微博连续推送被大量转发,现场专访视频点击量达到200万;杭+新闻客户端通过还原制图、H5制作、音频制作、视频剪辑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全方位滚动报道;次日杭州日报头版头条见报了《危急9秒,快递小哥接住6楼坠落男童》、第14版杭+新闻版推出《9秒钟,不幸变成万幸》整版报道,以AR新闻的立体报道形式,呈现了整个新闻事件的精华。
 
该重大主题报道是多平台快速生产、多角度立体呈现、多手段聚合创新的融媒体经典案例。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纷纷转发杭州日报的制图、图片、视频内容。
  
5月23日,都市快报在头版《扣人心弦的15秒 清泰南苑3岁男孩6楼坠下  楼下一群快递小哥撑起了床单……》的醒目标题下,是一张参与救人的快递小哥和小区居民的大幅合影。一张张善良的脸上,洋溢着谦虚而温暖的笑容。2版是对其中9个人的图文介绍,无论是照片还是他们的经历都很平凡,但标题中,他们朴素的话语却闪闪发光:如谭佛燕说的“人心都是善良的,换做谁都要伸出手”;王如林说的“心都揪起来了,直接上手去接,根本顾不了许多”;刘春风说的“我是党员,我知道当时应该干什么”;谭武辉说的“根本没有其他想法,救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不是吗?”——句句都让人感动。

快报官博上午推送的《一群人,感动一座城》,短时间内阅读量达5.1万,到下午两点,这个数字达到了14.5万;官博上发布的现场视频《杭州3岁男孩6楼坠落,被群众齐力接住》,在网上流传,点击量达8.2万;快报官微推送的《一群人,感动一座城!杭州3岁男孩6楼坠下,扣人心弦的15秒,他们伸出了自己的手……》,阅读量已达29377。网友们纷纷评论。如网友赵娜说:“一群人,感动一座城,再次彰显美丽杭州”;网友喜子说:“杭州因为你们而更加美丽、更加温暖,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网友王子说:“在杭州总能看到、听到许多令人感动的事! 一个有大爱的城市,总会涌现出无数个平凡的英雄和好心人! 为他(她)们点赞!”网友夏果果说:“这种新闻暖暖的,也为记者专业敬业高效点赞。”

报道还登上了“杭州新闻”APP客户端的头条。通过都市快报的立体传播,最美杭州人和最美杭州的形象再次播向全国。
 
杭州网也多端发力,第一时间传递正能量。5月22日下午,即刊发原创稿《“最美杭州人”再现 快递小哥徒手接住从六楼坠下的男童》。接着,记者走访了当事快递员、邻居、社区、街道等,还原现场,制作图解新闻《伸出双手 他们托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小生命》,把救人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者都生动地刻画出来,用画面感把救人的时间轴进行分解,还原勾勒出“多亏众人纷纷伸出双手 构建爱心人墙”的最美杭州人群像。傍晚,杭州网官方微博发稿《#善城杭州#【突发!杭州4岁男宝6楼坠下!落地瞬间,一群快递小哥伸手接住!】》,鼓励网友积极转发传递正能量。同时,杭州网官方微信也在头条推送了这一稿件,杭州网官方APP也在首屏进行了推送。迄今移动端阅读量已破5万。

中央厨房前后端零距离配合 确保全平台内容生产线流畅运行

这并不是独家报道,全城媒体都收到了爆料。杭州日报为什么能够在同城媒体中实现最快发布,又能受到最高的关注度呢?这背后,离不开杭州日报中央厨房突发新闻报道机制的优势,也离不开全媒体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深度挖掘的现场采编经验。

其实,杭州日报不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媒体。此前突发值班记者正在江干区采访另一报道。当记者赶到事发现场时,大部分媒体已经结束采访,前往医院去寻找受伤的孩子。在“落后”的情况下,记者在现场细致地深入采访,亲历者刘春风完整详细地讲述事件整个过程,视频记者第一时间把素材发回后台,迅速制作视频。采访中,记者获取到两个重要的线索:第一个接到孩子的人,是网点主管王如林,而他已经因为手臂脱臼去邵逸夫医院治疗;而孩子则被送往了滨江儿保,正在抢救。

全媒体新闻中心指挥后台立刻做出了分工:原本在现场的记者转去滨江儿保采访受伤的孩子和家属,再增派记者前去邵逸夫医院寻找王如林,另一路记者则携带专业摄影装备来到现场拍摄图片,让美编根据现场图第一时间制图。这张详细介绍孩子坠楼全过程的制图,不仅简明易懂,也被杭城各大媒体转发。据统计,FM93交通之声、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之声、杭州公安、上城公安等多个媒体号均采用了杭州日报所制作的新闻配图。

而当大部分新闻素材采集完毕时,微信端和杭+新闻app端也已经准备就绪。当天下午16点42分,杭报官微《突发!杭州4岁男宝6楼坠下!落地瞬间,一群快递小哥伸手接住!》推送,在全城媒体中属于首发。

微信推送后,所有在外采访的记者重回事发地,5点左右客户端推送了第二篇新闻,其中包含了路边的全程监控曝光,亲历者王如林对于当时危险情境的独家还原,以及救人快递小哥的群像采访。

熟稔的团队合作和采访安排,前后方的记者编辑在最短时间内,将最真诚、最真实和最真心的新闻内容呈现出来。这些新闻细节的捕捉,让更多的市民被这起惊心动魄的救援打动,点燃了大家对于“最美现象”的情感共鸣。

都市快报派出的资深记者赶往现场后,了解到救人的快递小哥和邻居有9个人: 王如林、王军、谭武辉、江宗顺、郑健、刘春风、方承晓、谭佛燕(优速快递老板娘)、瞿建华(大众理发店老板)。从孩子由6楼坠下,到众人用床单接住孩子,只有短短的15秒,可谓是惊心动魄。救人的9人中,大多是韵达快递和优速快递的工作人员。救人之后,他们又忙碌起了各自的工作,为了深入采访到每个人,深入挖掘每个平凡外表下不平凡的内心,记者一直在现场忙到天黑。其间,他还跟随到达现场的警员,一起看了现场的监控。

一直在关注采访进程的报社领导,又派摄影记者赶往现场,为这些平民英雄拍一张朴素又感人的合影。两家快递公司的员工宿舍都在萧山,有的人还在送快递,有的人准备回萧山,一直等到晚上8点多,人才聚齐,合影终于拍摄完成。

制图音频视频剪辑多手段聚合创新 电子杂志《善城杭州志》广泛传播

因为静态的图文不足以将事件全部还原,所以在微信发布后,杭州日报全媒体团队立即决定赶制一期H5产品。从策划到成品,整个流程非常顺畅,文案、设计、技术多线平行操作,最后一道环节完工时,已经天光微亮。
 
在H5封面设计中,全媒体团队用走动的秒针突出了事件中的“9秒钟”,用一只“手”衬托了事件的主题;在内容设计上,将整个H5分成事件简介、现场还原、参与救援的人员采访、网友评论几大板块,用技术手段将各大板块的形式特点放大。

比如,在“事件简介”中,全媒体团队用一双双涌出的手的动画,弥补了文字画面感不足的缺点。在“现场还原”上,用了动画效果和现场监控结合的形式,让网友更直观地了解过程。在“参与救援人员”的板块里,找到了主要参与救援的4名快递小哥,用音频的形式,让他们口述还原救援过程,让网友听起来原汁原味。
 
因为内容和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杭州暖新闻电子杂志《善城杭州志》第十期成为“最美”的一期,在朋友圈广泛传播,阅读量破万。
 
通过多手段聚合创新,杭州日报深耕原创新闻产品,传播“时代好声音”,收获了又一个叫好更叫座的融媒案例。

来源: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悦:《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现以“蜕”为进的蝶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8-07-13 来源:“看传媒”公众号
作者:董悦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