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赵洪祝高度肯定防台抗台报道
二、强化报道合力,壮大抗台主流舆论声势。
台风“海葵”来势急、影响大,宣传报道的任务重、要求高。集团由总编室牵头、浙江卫视为核心,专门成立抗击台风“海葵”报道总指挥部,整合全集团的宣传资源、新闻队伍和技术力量,创新采用跨频道、大兵团、立体化的“集团化作战”报道模式,从8月8日凌晨4点至中午12点,浙江卫视、钱江都市、浙江经视、教育科技、民生休闲、公共新农村等6个省级电视频道通过“大平台播出”的手段,推出了8小时大时段并机直播的《众志成城,抗击“海葵”》特别节目,有效形成宣传合力,壮大了抗台主流舆论声势。一是全集团调度。在特别节目中,集团对所有宣传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灵活调度,教育科技频道的SNG直播小组赶赴象山,用镜头记录下了台风登陆的情况;浙江经视的转播车蹲点西湖畔、钱塘江边,报道台风对杭州的影响;民生休闲频道往台州玉环、温州乐清等地派出多路记者,报道各地抗台救灾情况,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更树立了浙江广电的整体形象,扩大了报道影响力。二是全景式播报。除了做好现场连线报道,特别节目还将台风眼画面、卫星云图、台风路径等内容通过演播室的LED大屏进行动态展示,并邀请省内专家对台风信息进行深入解读,使全省广大群众第一时间获得综合、立体、直观的台风资讯,更好地开展防台救灾工作。三是全媒体联动。特别报道节目开通了帮忙服务平台和官方微博平台,有效整合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地质灾害等各类实用信息,以小窗口的形式及时发布,更好发挥了服务功能。特别是集团门户网站新蓝网全面集纳集团所有抗台报道资源,使远在伦敦参加奥运会的浙江体育代表团和记者团,也通过该网站的视频直播了解到浙江的抗台救灾情况。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表示,“在这么遥远的地方能流畅地看到家乡的网上电视直播,同步了解家乡遭遇的灾情,真是意想不到”。
三、发挥频道特色,体现良好精神状态和较强业务能力。
浙江卫视在“海葵”登陆前,出动2辆卫星车,派出50人的前线采访团分十路展开追风行动,此外,还有90人的后方编辑、指挥调度团与前方紧密衔接,精确对接,及时根据台风动态部署直播报道。在8月7日及8日两天时间,浙江卫视除《浙江新闻联播》外,共推出7档《直击“海葵”特别报道》,总时长达660分钟,其中8月凌晨4点到12点历时8个小时的抗台直播报道开创了浙江卫视电视新闻直播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档直播节目。
钱江都市频道除了在正常的四档新闻节目中滚动报道、实时连线直播外,还打破常规编排,两天内临时增加了四档“break新闻”特别直播报道。在直播中,卫星、3G、网络、电话等丰富的技术手段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卫星云图、台风动向图等在节目中合理运用,最新资讯、安全提醒等信息在屏幕下方滚动游走,既丰富了画面,也更充实了整体的报道。
浙江经视多个栏目打破常规编排,及时播报“海葵”信息:《证券直播室》直播连线在省防指的记者,报道“海葵”的最新动态;《经视新闻》推出特别节目《直击“海葵”》,大容量报道防台抗台的情况;《消费能见度》和《新闻深呼吸》也重点关注“海葵”,着力营造防台抗台的浓厚社会氛围。
教育科技频道打破常规,拉通《房产装修我来说》和《深度报道》两档直播节目,推出抗台特别报道,公共频道《新闻大直播》和教育频道《小强热线》也纷纷推出抗台特别报道。晚间黄金时间近200分钟大时段的直播,以大容量的篇幅,全景式展现浙江人民主动防御台风的措施,以及受灾后守望互助,积极救援的感人场景。
民生休闲频道在与卫视并机直播8小时后,《1818黄金眼》特别直播继续进行,两天共计直播20小时。频道的新演播区在直播中也成功接受了考验。演播室大屏在本次直播中承担了联通现场、提供实时信息等功能,主持人的站立播报和背景大屏相结合,及时展现卫星云图、台风路径、摄像头画面等信息,并实现了演播室和抗台一线记者间的对话功能,新的字幕包装系统也在本次直播中进行了现场3D动态字幕和图文的尝试。
少儿频道结合青少年特点,派出记者针对部分校园受灾情况进行报道,并在节目中不断插播防灾减灾知识,以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意识。《影视娱乐》、《国际频道》通过整合信息的方式,在节目中对抗台救灾的情况进行了及时报道。
广播方面,浙江之声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从8月7日晚18点开始,拉通全天节目推出《直击海葵》特别节目,持续30小时,30路“追风行动队”记者、3G直播车、13位新闻主播通宵轮班坐镇直播,携手带来浙江各地军民抗击海葵的最新情况和感人事迹。整个台风期间,浙江之声共计播出连线、录音报道、文字信息2689条,在抗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经济频率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台风报道组、直播组、制作组、外联组和后勤组,推出了30小时的“保卫家园、守护财富——直击海葵台风特别节目”,在省级广播媒体中率先播出“海葵”台风登陆消息。音乐调频两个频率共播出45小时特别节目《风雨同路——直击台风“海葵”》,始终贯穿“风雨同路,与您相伴”的温情理念,涵盖了防台、抗台、救灾的方方面面。交通之声从8月6日起,在重点栏目《93早高峰》打破常规编排,滚动播出台风最新动态、各地防台举措、防台应急知识。8月7日17时起,打破常规直播编排,推出“迎战海葵”特别直播,持续38小时。城市之声从8月7日16时起,启动直击台风“海葵”直播报道,不间断直播近30个小时。
集团门户网站新蓝网全面集纳多方报道资源,使广大网民全方位、立体化了解各地干部群众奋力抗台的过程。《交通旅游导报》派出了15名记者分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直击浙江交通抗台一线。8月9日以“众志成城,抗击‘海葵’”为总题,刊发了5个版面的抗台报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台风报道中,广播媒体的服务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之声的服务热线两天来共收到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听众打来的求助电话9000多个,新浪官方微博收到听众私信、转发、评论的求助信息2万多条。据不完全统计,根据浙江之声播报的信息,全省共出警出动、帮助解决、转移安置、控制险情600多次。交通之声重点突出“第一互助”概念,以媒体的力量帮助遇困群众,志愿者也随风而动,30辆应急服务出租车、46辆应急救援车主动提供服务,在风雨中凝聚起爱的力量,传递出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浙江媒体在迎战“台风海葵”的战役中,集中全力、创新开拓,既是对我省“走转改”活动成果的集中检验,也是对我省新闻战线战斗力的真切考验。
8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就抗台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强台风‘海葵’来袭,我省各新闻单位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深入一线采访,浓墨重彩报道,为抗台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发挥了传递信息,普及知识,宣传典型,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许多同志都昼夜工作在防台工作前沿,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辛苦。这次台风影响仍在持续,抗台形势依然严峻,希望各新闻单位发扬连续作战作风,继续做好相关报道,为夺取抗台斗争胜利鼓劲加油。”
省委常委、副省长、宣传部长葛慧君两次作出批示:“认真学习领会赵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继续做好抗台报道,为夺取抗台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面对强台风海葵来袭,省级新闻单位闻风而动,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强大阵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大容量的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打了漂亮的整体仗。在此向工作在一线的新闻记者、采编播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敬意。”
省领导的重要批示,既是对全省新闻战线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的有力褒奖,也是对我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充分肯定。
作者: 编辑: 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