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报道领域,他们“越老越潮”
以原钱江晚报体育部为主力架构的潮新闻体育团队,有着光荣的历史。从1987年的创刊号起,“社会新闻多,体育新闻多”就写进了《钱江晚报》的宣传语。当时浙江还是体育小省,但是钱江晚报体育新闻的老前辈已经破局织网,使得体育报道成为那个时期报纸最鲜明的亮点之一。
过去十年,媒体行业风云激荡,体育新闻是受冲击较大的垂直领域之一,能够保留成建制体育报道团队的媒体已大规模减少。而潮新闻体育团队能够继续蓬勃发展,离不开团队之内有丰富知识和采编经验的资深记者对新人的传承和引领。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潮新闻体育团队的四位宝藏前辈——他们是原钱江晚报副总编辑、总监康凯、报纸编辑中心的方时列,教科体中心的吴鹏和伊志刚。
或许剪辑视频有点慢、抖音小红书看得少、很多网红叫不出名,但是他们“越老越潮”,以多年练就的敏锐洞察力、专业严谨的职业精神、成熟且不乏个性的写作风格,被年轻同事们视为学习标杆。作为进入浙报集团工作才两年的媒体新人,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方报道,更有幸从前辈们身上收获良多。
康凯:这根定海神针,让人心安
康凯采访2000年悉尼奥运会
在我眼中,康凯老师称得上一本体育知识的“百科全书”。
体育,在新闻报道领域需要极高的专业度。繁杂的项目、迭代的运动员,还有多如繁星的数据。想要报道不出错,一点都马虎不得。
而对于已经在体育领域深耕三十多年的康老师来说,各种体育数据在他脑海中记得就像搜索引擎一样准确。巴黎奥运会期间,已退居二线的他披挂上阵,坐镇后方大本营。据后方同事描述,康老师就像一枚定海神针,有他把关,就有让人心安的魔力。
这本“百科全书”里没有“小众”两个字,即便那些冷门项目,他亦了如指掌。比如,射击项目所用的手枪分为气手枪和小口径运动手枪,体育记者有时也一下子分不清两种手枪在奥运会中的使用场景,但康老师只要看一眼,就能指出稿件中出现的差错。
除了专业,让年轻一辈为之感动的还有那份热爱。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第一次跑大赛,巴黎奥运会应该是康老师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届综合性赛事,晚上看版面,白天跟同事们讨论选题,巴黎奥运期间几乎无休,他将自己对体育的那份热爱倾注于每个版面、每篇稿件,对每个标题进行精雕细琢……
当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项目以46秒40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后,随之诞生的还有《地上博尔特 水中潘展乐》这个《钱江晚报》头版标题。据康老师说,之所以取这个标题,一是基于体育新闻的价值判断,能够在自由泳百米项目中大幅度打破世界纪录并与第二名拉开1.08秒,这样的表现给人的震撼不亚于当年博尔特在陆地上百米跑出9秒58;二是基于文字考虑,“特”和“乐”正好押韵,让标题朗朗上口,能够有更广的传播度。
昔日背着传真机到处采访,如今进入全媒体深度融合,康凯见证了体育报道的风云变迁。最近他将对体育报道的观察和思考写成论文《当前体育报道创新的理念、原则和抓手》,在2024年第八期《中国记者》杂志上进行了发表分享。
方时列:不干体育了,传说还在
报纸编辑中心的方时列虽然已经离开体育部多年,但体育部一直有他的传说,即便是像我一样的体育部新人,都对他多有耳闻。
他写的文章用词生动,文风轻灵,以至于后来离开体育部后,还有读者打电话来报社询问他的去向;还听说他当体育记者时思路开阔,很会找角度,他从男排队员训练日记着手写的稿子,如今仍会在谈版会上作为优秀案例被提起。
方老师“潮”的一面在于离开体育报道20多年了,依然要刷存在感。比如巴黎奥运会期间,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了好几篇关于奥运的文章。作为资深文青,方老师平时喜欢文史哲类内容,所以经常会在概念上纠结。这回他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就开始纠结“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这两个概念。“奥运会和体育,是两个概念,奥运会是项社会活动,是人类行为的总结性的呈现,体育有体育精神,奥运会有奥运会精神,这不一样。”他这样写道。在我看来,这份“纠结”和“较真”虽然有点干涩,却是新闻人不可或缺的品质。
对体育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思考也让如今身为编辑的方老师对体育方面的选题保持灵敏嗅觉。
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男子百米决赛打响前,方老师给身在“大莲花”比赛现场的前方记者点了个题:无论谢震业夺冠与否,都可以着重写写——因为如果仅以跑出第几名的结果来判断这个人物是否值得书写,这样的新闻价值取向太过狭隘。
也正是受此启发,跟踪谢震业长达13年的伊志刚以运动员从未甘于平凡,而是一直在努力爬坡,为每个0.01秒的微小进步而奋斗为角度,写成了一篇2000字通讯《一生爬坡,只为0.01秒》。这篇文章后来被评价为“以记者的专业度,写出了竞技体育中值得被弘扬的一种追求”。
吴鹏:七贤论道,将历史写进体育
如果让我推荐一个体育部“最能打”的金字招牌,那必须是吴鹏的评论专栏《七贤论道》。“七贤”是吴老师的笔名,而他也被大家尊称为“七大师”。
不论你喜不喜欢体育,懂不懂体育,《七贤论道》都是个不容错过的专栏。因为在“七大师”笔下,体育评论从不只写体育。文采斐然之外,时不时引经据典,也不乏让人噗嗤一笑的网络爆梗,有时则恰如其分地引用歌词。写巴黎奥运会印度代表团的心情,他用“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两句老歌词形容;写中国男足的过去,他觉得就像作家王小波说的老牛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写龙舟,他将九百多年前范仲淹任职杭州时办的西湖龙舟赛描绘得生动详尽……
有人说,记者写稿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的文风,不用看署名,读上几段就能猜到出自谁人之笔,“七大师”便是这其中翘楚。如何练就?看看他的办公桌便知,历史系毕业的“七大师”至今仍然每天坚持阅读,办公桌上摆着《吕氏春秋》《道德经》《全元曲》《唐诗杂论》等书籍,还时不时要和同事们进行一番学术讨论。
“七大师”的另一个坚持是锻炼,只要条件允许,健身房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部门里的伙伴们说,没见过“七大师”曾经在年会上表演节目时露的一身腱子肉,也是一种可惜。
或许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七大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历史写进体育,将体育写出风味。这种风味,值得细品。
伊志刚:终身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终点采访的伊志刚
终身学习的精神和态度,在这几位“潮人”身上都能看到。人称“黑师傅”的伊志刚是这四位中最年轻也是最赶时髦的。52岁的他去年开始学西班牙语,用的是年轻人中风靡的APP“多邻国”。
“黑师傅”的办公桌上放着各类体育杂志,对田径特感兴趣的他能细数很多项目的运动员、世界纪录、全国纪录。“黑师傅”这几年眼睛不太好,但这不妨碍学习,他专门买了个放大镜放在手边。
2008年采访北京奥运会,2012年采访伦敦奥运会……今年的巴黎奥运会,“黑师傅”再次披挂上阵,奔赴前方。整理运动员资料,联系运动队提前采访,到全国各地采访比赛,准备工作从距离奥运会开幕半年前就开始了。
在巴黎的三周,“黑师傅”几乎每天早出晚归,奔忙于各个场馆之间。问他累不累,他说怎么不累,但是累得值得。而且他有个特殊本领,就是能利用碎片时间睡觉“充电”。转车的十几分钟他也能打个盹,车到站前自动醒来,下车后又精神抖擞地干活了。这种即插即用的“充电宝”体质,“黑师傅”自己也很得意,认为是当体育记者的一种天赋。从杭州到巴黎14个小时的航程,他下飞机后几乎不用倒时差就与巴黎时间无缝衔接。饮食上也不挑剔,三周吃一样的食物照样有滋有味,用他的话说:“能吃能睡能干活,这是体育记者的必备素质。”
在同一个领域深耕二三十年,埋头做好一件事,他们甘于寂寞,却又不甘于平庸,将体育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精神一代代传承。同在一家报社的年轻人,身边能有这样一群宝藏前辈以身作则、倾囊相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作者:《我的工作室》专栏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