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在抗疫报道中充分彰显


——在全省抗疫一线记者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

杭州日报记者 柯静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节日的宁静、城市的宁静、每个家庭的宁静。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整体战、阻击战迅即打响。这既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也是对党媒履行职责使命的一场大考,对新闻人职业素养的一场大考。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深深感到,在这场大考中,党媒的职责使命,记者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充分彰显。

一、担当,在疫情来临的快速响应中

1月23日,浙江启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杭报集团成立疫情报道指挥部,集团总编辑担任总指挥, 500余名采编人员迅速集结,转入战斗状态。

我想,党媒的担当就体现在对疫情的快速响应中。担当,在一锤定音的权威声音中。疫情之初,各种声音繁杂,市民百姓太需要权威声音。疫情一开始,我就着手联系院士团队。在浙江启动一级响应前一天,1月22日上午10:34,树兰医院媒体联络人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现在马上来医院!1号楼20楼,采访李院士!”仅仅15分钟,我火速赶到采访李兰娟院士。采访结束后,我和同事前后方联动,争分夺秒采写稿件和剪辑视频,半个多小时就发送给李院士团队审核。当天下午14:57,杭州日报首家推送李院士专访。在疫情报道中,我三次专访李院士,及时权威发声。我的同事专门驻守市抗疫指挥部,24小时传递最新信息和党委政府声音,为杭州抗疫赢得先机,牢牢占据了舆论主阵地。

二、担当,在深入战场的果敢勇毅中

疫情在哪里,记者就应该去哪里。

普通人望而却步的发热门诊,别人避之不及的浙大一院,却是我抗疫报道的主战场……我前后20多次深入实地采访。为了家人的安全,我将家里划分了几个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我对自己采取居家隔离,连续七周没有与家人团聚。

双脚走下去,新闻才能立起来;感情淌出来,报道才能强起来。我含泪前后五次送走援鄂医疗队,又五次在萧山国际机场迎回返浙医疗队。我还与多位一线医护人员保持热线联系,无数次从白衣战士的日志中,看到了一曲曲生命赞歌,为写好抗疫英雄,讲好仁心故事,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

三、担当,在不舍昼夜的拼搏奋斗中

在如火如荼的战疫报道中,我和我的同事奔波在医院、卡口、隔离点等地,立起了一个个抗疫先锋,讲述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从1月21日至3月20日,我所在的杭报集团共推出抗疫专版近900个,刊发报道13万多篇(次),总阅读量突破70亿。这些海量数据的背后,是党报记者编辑不舍昼夜的拼搏。眼下,我和同事们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战疫情,促发展”的宣传报道中,把希望、温暖、信心,传递给广大市民,汇聚起“两手硬、两战赢”的磅礴力量。

我们所做这些也许微不足道,但身临一线、全程参与,那一帧帧画面,一组组镜头,一篇篇报道,都是我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都是我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这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荣光!

日期:2020/04/18 来源:浙江省记协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