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记者在战疫中的成长


——在全省抗疫一线记者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

浙江在线视频中心副主任 王坚颖

湖北前线采访66天,刷新了我职业生涯的许多纪录,时间最长,条件最苦,危险性持续最长。让我对新闻媒体“四力”、记者“四力”的认识和实践有了极大的提升。

湖北66天,我到机场接过浙江援助武汉的每一批医疗队,到过每一支队伍的驻地,也去过浙江援助荆门医疗队的驻地和负责病区。我是浙江医疗队负责隔离病房、ICU的常客,在湖北期间,共发布原创视频报道70多篇,直播、文字等其他报道20多篇(次)。

记者的“四力”要到位,首先是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我作为最初唯一的随队记者,一路上大家都是搬运工,同吃泡面和冷盒饭。到武汉后,我就和领队曹启峰说,我先做队员,给大家帮忙。记者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当外人,不能只管自己的报道,我把自己当医疗队的一员,出力吃苦的活儿我都参加了,领用物资、改善生活的时候我都退后一步,自己去开水泡盒饭,所以队员和队领导都把我当成了战友。

在武汉要践行“四力”,是要不惧艰险的。1月28日,浙江医疗队进驻接管武汉第四医院病区,29日我就进入了隔离病房。刚到武汉的时候,被感染的风险是很大的。没几天我就知道,我们天天坐的商务车司机确诊了,这个车我一直是坐副驾驶的。我还在武汉四院亲眼目睹一位浙江医生知道一起吃饭的武汉医生被确诊时,害怕得满脸通红的表情。听到这些消息、在这些场合,当时我的想法是,事已至此,只能坚强,增强自信就是抵抗力,既然都这样了,更要多报道多出作品,否则被感染了,还没干事情,太不值得了。

我能吃苦,我能和他们一起进隔离病房,所以很快浙江医疗队负责的隔离病房对我的态度是这样的,“王记者,你不能总去19楼,20楼等着你”,“你今天要进去吗,我这里还有一个N95给你了”。3月中旬的时候,副领队徐飞鸿怕我太辛苦,两次对我说:“要不要队里下个文件,禁止王坚颖去隔离病房”。

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到了,收获也是甘甜的。一篇篇报道出来,有护士来感谢我说“这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记录”,有一次直播,连队长曹启峰都冲到我镜头前,要求和女儿说几句,很多队员追着我要回放。浙大一院的病区主任章渭方,两次和我进隔离病房,一次我拍到了病人和他撒娇,要求他和自己儿子视频汇报病情好转,一次有一个病人强烈要求转到浙江病区,这些鲜活的新闻不进隔离病房遇不到、拍不到。所以章渭方老师每次都给我准备全新的防护衣,他说我值得他这么做,多累都要和我一起进病房,而且期待我发现什么。

我是学新闻出身的,摄影摄像文字有强有弱,但是都还能上,最短的板是出镜。在武汉期间,报社领导要求我必须出镜必须用VLOG,一开始我很抵触,但也在高强度的作业中跌跌撞撞地进步了。一次和人民日报联合的“武汉浙江病区”直播,播放量超过了2000万,评论点赞过万。

在湖北的经历是我个人的财富,我非常感恩能到湖北采访,我没想到一个老记者还能成长,我看到了党的强大,相信中国还能再攀高峰。接下来,我会认真回忆总结反思,把在武汉更多的收获和我的同事分享,把在武汉的收获在自己工作和生活里践行下去。 

日期:2020/04/18 来源:浙江省记协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