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记协网 >> 记者的样子
在致敬中前行
2019/12/17 来源:浙江省记协  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 沈芸

我发言的题目是《在致敬中前行》。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和徐勇老师素昧平生,并不相识。我们和他相识在他猝然离去后,相识在新闻人怀念他的文章里,相识在他温暖的故事里。

徐勇,你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在这个初冬时节,因为一场没有预约的告别,我们如此迫切地想要走近他,读懂他,致敬他,也让我今天能站在这里,代表团队讲讲我们的心声。

那天,我们的年轻编辑抹着眼泪,创作了致敬徐勇老师的H5产品《徐勇,你好!徐勇,再见!》,并配上了精心挑选的音乐。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懂得了他,这首荡气回肠的乐曲,同样被他的家人挑选,在告别会上响起。

11月25日晚上9点32分,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弹窗推送了这个作品,随后,它以我们难以预料的速度,迅速在朋友圈热转,引来无数的评论,表达对徐勇的追思、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意,以及对中国蓝新闻的赞许。

那些热切的话语,温暖了这个初冬的夜晚。那天,我也含着热泪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未曾谋面,仿佛早就相识。一个新闻人的风骨,你就是全部。”

是的,这是一次媒体人和徐勇的告别,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惋惜,但这更是一场温暖的接力,一次信念的传承。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就这样涌动起新闻人的情感共鸣,传递出充盈丰富的人间至情。

一次追忆,一篇报道引发的涟漪还远远不止于此。这些天来,我和同事们都在思考:一个普普通通新闻人的故事,经过主流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制作、创新表达,为何能刷爆朋友圈?而分析这个作品,我们体会到,运用全媒体流程的融合思维,传播正能量,引爆大流量,正是中国蓝新闻的积极践行。

好产品源于匠心立题,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体会,为人、为师、为友,有血、有肉、有情,徐勇离世后,他的同事、同行纷纷发文缅怀,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悼念文章在网上流转,刷下了一个个“10W+”。为什么一位普通的新闻人走了,会有那么多人表达不舍,追忆他的点点滴滴,在感动之余,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在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指导下,集团党委、编委会主要领导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值得深入发掘的题材,要求迅速在移动端介入传播,弘扬新闻人的精神光芒,引领主流价值观。11月24日晚上7点多,在集团总编辑华宣飞、副总编辑郭庆部署指导下,中国蓝融媒体中心迅速以新蓝网为主体力量,抽调记者、编辑、摄像、设计、运营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组,紧急投入致敬徐勇系列新媒体产品的创作。

好产品源于用情入题,是我想分享的第二点体会。创作这个产品的过程,也是年轻记者在感动中传播感动的过程。

“当前方记者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连睡觉都是可耻的”,“像炭火般燃烧自己,却暖着别人”,这些文章中所写的徐勇,不也正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那些同事吗?不正是年轻新闻人要学习的榜样吗?

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从接到任务,到推出产品,不到24小时。在那个不眠之夜,主创人员一遍遍地翻看素材,确定下“第一人称”的视角,把他们听到的故事,读懂的前辈,娓娓道来,讲给更多的人听。他们说,这是一种情感共鸣,能感动我们的,也一定能感动网友。

从动情到共情,从温暖到炙热,主创人员在火光电石间,想到了最能契合主题的一曲背景音乐,当乐曲响起,似乎能看见徐勇在星空下渐渐远去的背影。

用细腻的白描手法,在不动声色中,击中你的内心,这样的作品风格,也正是徐勇老师要打磨的。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他给我们年轻团队上的最后一课。

好产品源于传播解题,是我想分享的第三点体会。根据集团领导的要求,徐勇事迹的报道不仅要立体化呈现,还要借船出海、借力打力,在网上持续形成正能量热点。随后,我们将产品迅速分发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各大主流客户端,以及今日头条等各大平台端,并进行“抖音体”二次加工,形成新媒体矩阵同频共振之势。

我们没有忘记,在那个夜晚,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裘立华老师提供采访线索,帮助我们多方联系采访对象;钱江晚报何黎老师,细心地发来了徐勇生前喜欢的音乐。可以说,这个新媒体产品是众多媒体人共同完成的作品。正如一篇悼念文章中所写:“怀念你的文字,谢谢你的光,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把这光、这温暖传递出去。”

“种下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正是被徐勇的精神力量所感召,创作这个作品,点燃了浙江广电集团全媒体采编团队的信念之芒。徐勇老师要传递的,必不是哀伤,而是新闻人的激情、拼搏、梦想与荣光。

我想,我们的这个作品做到了,在前行的路上,我们还会做得更好。

编辑:刘卓文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