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记协网 >> 记者的样子
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感人故事引发人们思考——这就是记者的样子!
2019/12/13 来源:浙江日报  记者 沈吟

11月20日14时34分46秒,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徐勇提交了最后一篇稿件,随后不久,5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黑色外套仍然搭在转椅背上。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他对新闻的极度热爱,他对文字的极致追求,影响了许多年轻新闻工作者的成长。敏锐背后,亦有温情。资助山区学子、慰问同事父母、关怀弱势群体……他永远把做人放在做事之前。

理想之光莹莹闪耀。12月10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记者的样子——听听讲讲徐勇的故事”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讲述了徐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情缅怀,真情礼赞。

他生前的新华社同事来了,浙江新闻界的同行来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代表也来了……

会场座无虚席,也格外安静。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为用心感受——徐勇,一个记者的样子。

11月20日,徐勇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享年56岁。他走后,各类缅怀文章刷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在网络和社会上引发热议和哀悼。上千人自发前往八宝山,排队在寒风中等着见他最后一面。

12月10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记者的样子——听听讲讲徐勇的故事”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从新华社国际部编委、高级编辑凌朔讲述“慈溪妈妈的故事”开始,人们领略到了一位优秀新闻人的风采,以及他温暖无私的大爱。

“五星红旗、白色球鞋、细细长长的天线……徐勇教会我们,做新闻,不煽情,细节和白描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新华社国际部主任记者党琦说,徐勇生前指导驻外记者采写特稿中的这些细节,多年后依旧鲜活。

在党琦的印象中,徐勇对新闻充满激情,他身上有种力量,总能感召和激励身边人。“2005年湖南新邵‘5·31’特大山洪暴发,我第一次采访重大突发事件。在新邵,我走一路,他就教了一路。”她说,通过电话和短信,徐勇一路教她怎么写灾区见闻,怎么写记者手记。

在徐勇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又一批“专稿人”成长成材,走向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最前线。

“肯干比能干更重要”,这是徐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以社为家,任劳任怨,为新闻战线树立了敬业奉献的职业标杆。“以党性论,他是一名忠诚战士;以新闻业务论,他是一名优秀行家;以职业精神论,他如一只春蚕。”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总编辑沈锡权说。

故事还有很多,从一个个分享的片段中,徐勇的形象愈发立体和饱满。台下的听众中,有人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一只茶杯、一首歌曲、一批特稿……徐勇与浙江也颇有渊源。他的祖籍是萧山,杭州是他妻子的家乡,而他与浙江的新闻人和新闻事业也有着多年情谊。

10多年前,扩版后的钱江晚报增设《天下》版块,每天有6个至8个版的国际新闻。那么多高质量的版面,依靠的就是徐勇带领的专特稿团队;

2004年12月起,钱江晚报推出新闻人物周刊,创刊号的封面文章《格林斯潘:美元时代的终结者》,就是徐勇亲笔撰写的;

2005年11月,钱江晚报国际新闻编辑屠悦结束在徐勇身边实习,得到一只写满专特稿同事祝福的杯子。杯柄那一行,是徐勇所写:拟专发钱江晚报;

今年11月21日,也即徐勇离开的第二天,他提前寄给钱江晚报时事新闻部副主任何黎的新年礼物——一本《故宫日历》“穿越”时空来到杭州……

何黎和徐勇已经相识15年。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今年9月24日徐勇来浙报集团调研。“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是永别。10多年前,每天和徐勇打电话商量选题,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累’,但为了读者,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现场,何黎几度哽咽。

“不要跟着外媒跑,要有自己的观点……”浙报集团副总编辑邓崴回忆起在钱江晚报时事新闻部时与徐勇一起奋斗的难忘日子,“用自己的行动去做好国际时事报道,用自己的行动去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我想这是我们对徐勇最好的怀念。”

“虽然未曾谋面,仿佛早就相识。”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总编辑沈芸讲述了团队在徐勇精神的激励下,通宵创作新媒体H5《徐勇,你好。徐勇,再见》的过程。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现场不少新闻人表示,他们要学习徐勇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笔头记录社会、用思考实现创新、用本领书写时代的精神。

对徐勇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今天在这里分享徐勇的事迹,不是要认识他这个人,而是认识他身上的精神。”座谈会后,凌朔告诉记者。

“我会为梦想挺身而出,那是我个人信仰的象征。我们不会说再见,我明白该怎样才会不朽。”英文歌曲《不朽》的旋律在会场回荡。这是徐勇最后一次离杭时,分享给浙江新闻人的一首他喜爱的歌曲。

正如歌词所写,“我们不会说再见”。

编辑:刘卓文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