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记协网  >  坚守责任 弘扬正气  >  弘扬正气

张姝:立足于内容深耕 促进新媒体融合

发布时间:2017-06-13 16:22:31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社首席记者 张姝

立足于内容深耕 促进新媒体融合
——落实“四向四做”新要求的工作实践

  最近,中国记协党组书记胡孝汉来浙调研。他要求新闻工作者主动应对媒体生态格局的变化,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把工作重心转向新媒体领域。同时,他要求浙江省新闻界深入学习习总书记“2.19”和“11.7”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四向”要求上来。

  本文以都市快报《中法端午节联手找故人》这一连续报道的操作为例,总结思考传统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突围的办法。同时,笔者从事一线采访工作十年后,于2016年12月来到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网络平台“杭州发布”挂职,新媒体的工作经验也促使自己从新的角度来思考新媒体融合。

  以细腻笔触传递家国情怀
  媒体融合满足多层次阅读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9个月后的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对此,笔者的体会是,“四向四做”,既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崭新的职业标杆,又对具体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那就是,真正把政治方向、政治要求体现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礼赞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采编工作中十分重视新闻作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以《中法端午节联手找故人》这一连续报道为例:

  2016年端午节当天,笔者热线值班,收到一位83岁老太太在都市快报官方微信的留言求助,她的父亲远渡重洋赴法留学却不料因病客死异乡,家族两代人执着寻亲83年未果。老人渴盼“在有生之年了却母亲遗愿,亲赴先父墓地祭祀尽孝。”

  虽然岁月遥远、远隔重洋,但老太太长埋心底的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记者的心,并敏锐地认识到这个新闻线索蕴含的中法友谊和社会人文价值。

  笔者的思考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一定要策划大的主题报道,日常的热线新闻报道也具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选择“寻亲”作为切入口来传递爱国情怀是很有针对性的。

  因此,当天第一篇热线新闻稿,笔者马上将八旬老太寻父的心路历程见诸官微,并于当日与法国最主要的华文报纸联系,在两地同时启动寻找一个中国留学生下落的爱心接力行动。

  采写过程充分体现出了网络新时代的特征。

  杭州与里昂有7个小时的时差,笔者手机24小时开机,既搜集到了杭州方面的线索,又通过越洋电话、社交网络通讯工具获知了法国方面的寻找动态,大大推进了采访进程。同时,日以继夜的采访,也是新闻工作者发扬“走转改”精神的应尽职责。

  报道高度重视全媒体呈现,在即时发布网络媒体新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次日见报的纸媒上,凸显了这一连续报道在纸媒上的高度、深度和厚度。

  具体做法是,在快节奏下,每天即时不间断地推出微信报道,晚上笔者再将深度采访到的内容写成有分量的深度和广度报道,次日刊发在都市快报上,以满足读者快阅读和深阅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在报纸版面、微信制作上下功夫,多媒体立体呈现,各显特色。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有深度内涵的文章是突围的法宝。新闻线索从微信留言中来,又通过微信和报纸广为传播,与读者、用户互动热烈,凸显了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把控能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十分注重家庭的完整。笔者在报道的首篇稿件就突出了端午节,给整组报道沉淀了中、法华人文化传承和血脉相联的深层立意。激发了旅法华侨和华裔“远离祖国、乡愁更浓”的血脉情怀。而国内的一些读者也来电反映,他们的祖辈也曾在那个年代赴法,杳无音讯,每篇报道均流泪读完。中国人的寻亲、落叶归根这样深沉的感情,融化在这组报道的字里行间。同时,这一媒体记录大历史民间版本的有益尝试,显示了中、法华人文化传承和血脉联系的深层立意,写出了当年旅法留学群体和劳工群体,反射出大时代的动荡与悲伤。历史行进的每一步,都在小人物身上留下了最真切的投影。普通人寻父的故事,折射出大时代的风云变迁。

  该连续报道从一则普通百姓的微信求助入手,以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反映了寻常百姓的命运和情感生活,凸显时代精神和杭州“最美”精神,成为杭州举办G20峰会前夕中法友谊的一段佳话。它的呈现方式立足于内容深耕来促进媒体融合,这样的融媒体实践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反馈,该连续报道获得了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浙江省记协选送参评中国新闻奖。

  运用新媒体工具发布政务信息
  在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2016年12月1日起,笔者在“杭州发布”网络平台挂职,主要分管“杭州发布”的微信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半年来的工作感悟是,互联网时代,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是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式。

  2014年8月19日,经杭州市委、市政府授权,以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杭州发布”网络平台正式上线,并以此为龙头,在全市建立“1+100+1000”政务微博、微信矩阵集群。

  三年来,“杭州发布”坚持政务发布与民生服务双轮驱动,传递杭州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以此来不断提升影响力。截至2017年5月25日,杭州发布的微信粉丝数为1456610,微博粉丝数为296万。

  在学习“杭州发布”的工作机制中,笔者了解到,党政部门不应在社交媒体领域缺位,以政务平台为引领,“杭州发布”形成了“政务发布——媒体发布——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发布生态链。具体操作是,“杭州发布”的政务发布在第一时间发声之后,积极引导媒体配合,利用媒体客户端转发信息,将传播效果在自媒体领域做到最大化,形成政务发布引领,多层次、多渠道的“权威发声”。

  过去,笔者是纸质媒体的记者,从事新媒体工作后有了三个深刻的体会:

  第一,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效果是可以精确量化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评价基本靠估——报纸,只知道发行量,但报纸发行出去,读者是不是看了版面上的内容,无法确定;而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到底有多少人观看收听,也是基于机顶盒数据统计估算的数字。而新媒体不同,新媒体平台通常是基于数字平台构建的,数据采集在平台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在内,因此,其传播效果是有精确的数据支持的,同时更有用户留言等方式来获得直接反馈。

  第二,技术让内容充满想象力。传媒新技术的运用是对信息传播方式的一种升级改造。它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各种可能:让信息形态更丰富、传播过程更快,让受众主动传播。技术也让个体和群体的传播能力突破性地增长。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新技术的参与改造了原有的信息生产、发布和传播过程。不同媒介的新闻、信息被拆分,然后进行新的组合,这样的组合较原有的形态可能更有价值。

  第三,互动是新媒体的特征之一,用户参与信息互动可以在内容推广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拉近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主动传播,让信息更快速的到达。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特性,进行“新闻众包”式的活动策划,形成用户原创、阅读、分享的良性传播生态链。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时代大势,多次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笔者深深体会到,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改革的过程。今后,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把思想统一到“四向”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四做”目标上来,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编辑:刘卓文
中共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