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香:我抓住了那个“小事件”,有了“10万+”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突如其来。我从年二十九开始,接到报道任务,一直和同事们坚持到今天。

投入疫情报道的每一天,都过得无比紧张。在报社领导的有序指挥下,健康中心采编团队全员连续一月无休,没日没夜绷紧神经、火力全开,协力打下一场又一场硬仗。

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在疫情最严峻时,不间断地跑现场,抵达最核心也是风险最大的地方;二是采写了几篇传播力和口碑都还不错的深度报道。

虚惊和担心之下,依然去现场

疫情开始之初,浙大一院就成为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医院,之江院区收治的是全省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很多人觉得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这里又是全省疫情的风向标,重要的专家、重要的事件都集中在这里。

从1月下旬开始,我和同事杨子宸就频繁往来于之江院区。最频繁的时候,一天要往那边跑两趟。在这里,我们采访了一批又一批的出院患者,曾第一次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也采访了一线的医护人员。

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我记得第一次去之前,特意准备了两个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和出院患者面对面结束后,一遍遍洗手,还心有忐忑。

这中间,还出现过一个小插曲。曾经有一天,我出现了37.3度的低烧,当时,非常恐慌。幸好,后来发现,是因为太过疲劳,休息一天就好了。说起来,算是虚惊一场。

不过,即使有这样的虚惊和担心,在去现场这个问题上,我们从未犹豫过。一是因为这是媒体记者最基本的素养,在这样的大事件之中,必须到现场才能采到最鲜活的内容;二是面对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恐慌,越是这样,我们作为健康线的记者就越是有宣传、科普、解释的必要。

而正是这样一次次去现场,我们才在后面采写到了浙大一院首批出院的危重症患者,独家对话了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写出了《70岁奶奶今天出院,她曾是危重患者,在病房整夜失眠,现在最想吃红烧肉》这样的报道。

抢出来的高阅读量

在短平快的事件报道中,我和同事合作,还创造了一个小小的阅读量上的奇迹。那就是和同事一起采写的《今夜无眠!浙一浙二邵逸夫400多医护集结,浙江最强大医疗队明赴武汉》报道,这个报道在钱江晚报官方微信上有454万+的阅读量。

这个阅读量可以说是抢出来的,是前后方密切配合的结果。

当天接到三家医院要出征武汉的消息非常突然,我和同事杨子宸、张冰清分头去不同的医院。采写医护们紧张地准备工作:剪头发、穿脱防护服、整理行李……抓到很多鲜活的细节。

结束采访后,已经是傍晚5点多。在汇报完采访工作后,后道何黎老师提出,我们当天晚上就把这个出发前的稿子做掉。

虽然出征是第二天,但之前出征当天已做过多次,而出征前夜这个点更能打动人心。我和同事没有顾上吃完饭,赶快赶稿,最终在晚上7点多,陆续把稿子拿出、推送。

当天晚上,推送这条稿子的媒体不多,我们抓住了一个最合适的点,加上有动人的细节,于是这篇报道迅速引爆朋友圈。

小事件背后的故事

前期的疫情报道中,我们主要是抓事件、做科普,在报道中期,除了继续做好前两项外,随着疫情一天天的变化,和事态的积累,我开始有意寻找、关注一些适合做深度报道的线索。希望在提供短平快信息的同时,能有些更打动人心,或者更耐人寻味的报道。

有两篇我独家采写的报道,算是实现了我自己的初衷。

一是《杭州女护士眼镜坏了,凌晨在武汉急得直哭!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事让人泪目》,这篇报道在钱江晚报微信上阅读10万加,《钱江晚报》1到3版,3个版面刊发,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信公号等多家媒体平台转载。

“眼镜”一文的线索是医院通讯员提供的,当初只是讲了女护士配眼镜的事情,属于单一事件。我采访这位女护士的时候,她提到帮忙的这对兄弟的朋友圈里显示,他们年初一从温州老家逆行回武汉。

当时,我的直觉是,这对兄弟是有故事的人,所以要了他们的联系方式,进一步采访,让一个简单的故事演变成六个人的爱心接力。

因为是围绕着全民抗“疫”这个大目标展开的,这不仅使故事变得更有意义,还增添了故事的连续性、可读性。正是因为深度挖掘普通人的平常小事、凡人壮举,小中见大,使新闻价值不断放大,引发读者共鸣。

另外,在写作时,我尽量采用平实的语言,不渲染情绪不刻意放大,正是这种质朴反而更易打动人心。

十人中找到两人

第二篇是《“这病传染性真的很强”,浙江驰援武汉女医生:进入ICU,我在心里叫了声“我的天”》,这篇报道在钱江晚报官微上有100多万的阅读量,被大量平台转载。

采写这篇报道时,我内心有一些想法:当时关于一线医护人员辛苦的报道很多,我在接触中了解到,和身体上的辛苦相比,他们心理上受到的冲击更大,让人动容的是,他们负重前行,做了最坏打算,但又心态明媚。我想写写这样的反差,这也是一种现实。

采写不太容易。前期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就花费了很多时间,有些医生护士顾虑比较多,不太能聊开;有些实在太忙,没时间接受采访……前后聊了有10多位,最终才找到报道中的几位医生。寻找的这个过程是最焦灼的,可能往往通了很久的电话,发现可用素材太少。

在确定下采访对象后,采访起来也很难,因为他们在前方很忙,时间不定,无论是深夜,还是饭点,只要医生有时间,就要立刻联系。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是那位医生下班后已经10点多,当时我已经睡了,收到她的微信,立刻起床,我们通电话到深夜11点。

独木不成林。这次疫情是大事件,做好报道靠的是整体协调。在报社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整个报社有很多出彩的报道,我身在其中,也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

 

时间:2020-04-29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钱江晚报 吴朝香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