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为什么”,更要建议“怎么做”

建设性新闻助力解决战“疫”一线实际问题

追问“为什么”,更要建议“怎么做”

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条新闻《钟南山等防控专家“支招”复课复学》。在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艳秋看来,这篇报道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则新闻针对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多方面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帮助社会及个人进行决策判断。这是典型的建设性新闻选题视角:报道重点不是追问‘为什么’,而是建议‘怎么做’。”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媒体直面问题、履职尽责,在传递真相、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的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方案,助力战疫一线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通过这次疫情大考,部分媒体逐渐构建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设性新闻报道形式。

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彰显使命担当

“疫情之初,网上充斥着各种疫情的消息,不少消息无法查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殷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在疫情期间,我们的舆情实验室做过多次调查。其间,我们发现在调查之初就有很多受访者认为疫情初期网上与疫情相关的谣言比较多。而且,调查显示,大家对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以及其新媒体信任度较高。”

1月20日,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连线钟南山,为大众了解疫情、为中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建设性新闻特性。其实,除了白岩松采访钟南山院士这个报道外,在疫情报道中还有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报道,让民众了解到湖北缺什么。如央视频为武汉建设中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开通的5G慢直播;湖北新闻发布会记者线上提问,由长江云一家媒体现场5G直播;人民日报社新媒体联合淘宝启动的“湖北好货征集”平台等,对大众了解疫情及复工复产均有重要意义。

同时,疫情之初的各种信息纷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舆情及次生舆情不断,面对复杂的舆情状况,主流媒体作为中流砥柱,其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曾祥敏总结了疫情报道中中央级媒体守正、清源的三大利器:一是守好网端时政头条的置顶阵地;二是搭建信息高效聚合平台,把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能力转化为内容生产力;三是通过高密度对话权威疫情防控和科研专家,传播更具价值的科学防控信息。

出谋划策 自媒体形成补充

“疫情是个照妖镜,照出了各种问题,在新媒体传播方面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张艳秋说,“疫情期间我滞留在加拿大,主要通过新媒体了解国内的疫情状况。商业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有不少抢流量的内容在传播。”

不过,张艳秋坦言,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担当了起来,不少媒体通过建设性新闻实现媒体传播的舆论引导与平衡。此外,这次疫情中有一些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内容也具有建设性。比如就留学生是否要返回国内的问题,一些自媒体主动避免煽动情绪,而是积极出谋划策,这是值得肯定的。

抗疫期间,科普自媒体发起了联合抗疫倡议书,它们聚拢在一起,用责任、能力、信心形成一股合力,用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助力战“疫”。自媒体“量子学派”的《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开篇即表明“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更需要用逻辑武装大脑”,用一段有理有据的分析让公众走出误区。不难看出,此次疫情期间,不少自媒体都在积极面对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殷乐也肯定了一些自媒体的表现。她认为,面对突发事件,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也更需要有建设性。此次疫情中不少自媒体发挥自身特色,推出了许多建设性内容,与主流媒体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她表示,建设性新闻的关键问题是着眼未来、推进事情的解决,而自媒体的特性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提供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组织服务 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参与

杨桃卖了5万公斤、莴笋卖了1.5万公斤、4000公斤沃柑销售一空……近期,广西各地融媒体中心捷报频传;疫情期间,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融媒体中心录制了休宁、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等4个方言版本的抗击疫情宣传音视频,以解决山区老人只懂方言的问题;浙江温州瑞安市融媒体中心的“瑞安发布”微信公众号一日六发,大大缓解了疫情期间的实时传播压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接近基层群众的主流媒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疫情期间,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了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三大功能,不仅在第一时间实现党政声音与民众声音的上传下达,而且在网上政务服务及其他综合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疫情期间社会有序运行作出了贡献。

张艳秋认为,此次疫情期间县级融媒体中心除了做新闻报道以外,更多的是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相关工作中。其组织的农副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具有参与性、组织性、倡导性,这3个特性都具建设性。疫情致使农副产品的流通受阻,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到直播带货活动中可以快速地切实解决问题,使产品在当地就能流通起来。

“疫情期间,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仅做新闻报道,它还发挥了民众和政府之间枢纽的作用。”殷乐说,“我们把它放在建设性新闻上去理解,实际上就涉及一个媒体角色的变化和转换。县级融媒体中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本地抗击疫情工作中,实现了传播网络与社会治理网络的互嵌。”

参与治理 联接中外服务社会

说到现在的全球战“疫”报道,殷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没有内外之分,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随时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现今国内国际是一个交织的舆论场。这次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报道,中央级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报道中强调贴近、陪伴、交流与参与。如救灾物资运输的协调问题、疫情期间的招聘怎么进行、清明祭扫问题怎么解决等。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媒体在中间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贴近性、陪伴性的报道,对这些问题进行关注和讨论,推动问题的解决,为民众做好公共服务。

张艳秋也表示,在这次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报道中,不少记者除了写报道外,还帮助采访对象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有些媒体还要求记者去搜集疫情信息、脱贫攻坚中的难点等,建立大数据,这些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

“我在做国际传播研究的时候一直努力寻找一个中西方在新闻生产模式上的对话渠道。”张艳秋表示,在对大量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西方的学者很容易理解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建设性新闻。而当下,建设性新闻就是一个新的可与西方沟通的话语渠道。同时,她还认为,建设性新闻报道形式是中国的一个媒体优势,国内的媒体本身带有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属性,这种属性注定了其新闻报道的建设性,如何用建设性新闻助力国家治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殷乐也建议,未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应分三个层面推进建设性新闻的发展:第一个层面,通过建设性的报道来推动对话和交流;第二个层面,推动问题的解决;第三个层面,媒介应成为服务平台,参与社会治理。

 

1月20日,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连线钟南山。视频截图

 

 

时间:2020-04-2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记者 常湘平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