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清:我记不清曾哭过多少次

年二十九,我戴上唯一一只N95口罩坐上回家的高铁,一路上都在看描写埃博拉病毒的非虚拟作品《血疫》。

当时,新冠疫情刚刚冒出一点苗头,我完全没想到会在三天后就返回杭州,全身心投入抗疫报道,像《血疫》的作者一样记录下这个新型病毒的兴起、肆虐和平息。

和康复病人距离不到20公分

此次抗疫的一线在哪里?当然是武汉。所以,我尊重、钦佩真正进入武汉一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比如浙报集团同事、天目新闻的王坚颖老师。

再退一步,浙江抗“疫”的一线在哪里?应该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和杭州市西溪医院这两家定点医院,更准确地说,是隔离病房。

由于我本人因从台州回杭被隔离了一段时间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我最初并没有深入到这些一线参与报道。尽管如此,我还配合同事们和我的跑线医院,有了大量相关疫情报道,几乎一天也没有停下来过。

我最接近一线的一次采访是某批新冠患者从浙大一院出院。同事告诉我,按照前几次的经验,医院工作人员会阻止记者过于靠近患者,但那次他们却没有阻拦。

于是,我盯住机会逮住一个患者采访。因为患者说话声音比较轻,我就凑近了去听他说什么,我们之间的距离不到20公分。采访期间,他时不时轻微咳嗽一下,但我和记者同行们都没有躲闪,完全没有任何顾虑和害怕。

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句话,对文字记者来说也一样是真理。

抗“疫”期间,我写了不少驰援武汉的浙江医疗队在方舱医院的报道。我从患者、医生口中获知方舱的信息,再结合视频和照片,试图还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但当我看到中青报一位显然到过现场的记者写出的方舱稿时,我还是很受震动,内心十分期望能够亲历武汉现场。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专业、动人、合作

日常跑线积累是抗“疫”报道专业化的前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是此次疫情的“网红”专家,期间一段他在发布会现场“怼”记者的视频曾引发大量讨论。

由于视频不完整,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个插曲中孰对孰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好好做功课和日常的积累,一般人招架不住专家的反问。

此次抗“疫”报道规模很大,除了健康线记者,还有很多其他条线的记者参与其中。和他们相比,健康记者不敢说表现更优秀,但医学素养方面应该还是占有一定优势。

日常严谨的健康报道快把我们训练成半个医生,这样就不会被谣言蒙蔽双眼,为大众提供专业、靠谱的新冠知识。

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两个多月的抗“疫”报道,我记不清自己曾痛哭过多少次,除了疲倦和压力,更多是因为感动。很多次,采访对象还没哭呢,我在电话这头早已泪流满面。

《宿舍到负压病房5分钟的路程,男朋友坚持陪着美小护一起“走”》是浙大四院陈颖护士报道的开篇,也开启了钱江晚报“疫线面孔”的系列策划。

最初医院告诉我这个线索时,只给我发了一张陈颖被口罩勒出印痕的照片。看过那张照片的人,一定都会被打动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被女孩平静而坚毅的目光打动;作为一个记者,我想知道女孩背后的故事。

于是,我率先挖掘出96年出生的美小护和男朋友的故事,一直跟踪到她结束隔离,回归到工作岗位。新媒体部同事们也敏锐地挑中了这张照片,并设计、策划出“疫线面孔”系列,成为钱江晚报此次抗疫报道的重要成果。

我去武林广场献血点献血时,第一次看到了杭州百货大楼大屏幕上“疫线面孔”的展示,看到的那一刹那,心里又涌起一股暖流。我想,这个系列之所以能感动大众,那是因为这一张张面孔首先感动了我们自己。

团队的合作是最强大的后盾。

虽然抗疫期间,我们健康中心的小伙伴们几乎都在家办公,但有一个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拧成一股绳,共同奋战。

此次抗“疫”报道,我真心为每个小伙伴感到骄傲:我们的“百万香”吴朝香有丰富的特稿报道经验,内容详实、故事感人的报道源源不断;娜姐何丽娜是中心资深的健康记者,那篇逆行战士与父母双向欺骗的报道让我看到一个细腻的她;杨子宸初到健康中心,但我们每个文字记者几乎都离不开他的视频配合……编委会各位领导和两位部主任是报道的总舵手,他们的精心部署为记者的报道把握了大方向,推动着报道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两个多月里,我也时常感到身心俱疲,但小伙伴们优秀的作品一直激励着我:再不跟上就要掉队啦!

如果再来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我一定……

目前,国内疫情趋于平缓,没有人会希望再次发生类似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但自然界的病毒不死,医学家没有完全攻克疾病,公共卫生就永远可能存在危机。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努力争取:请让我去一线。

 

时间:2020-04-27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钱江晚报 张冰清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