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注重技术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中国防疫取得积极成效,媒体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借助技术,正在发生重塑,部分媒体以多年的技术积累与转型模式的尝试,在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全然“变身”。

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从主流媒体到商业媒体、从大众媒体到专业媒体,在这次疫情大考下,重塑的媒体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果,同时进一步验证了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技术,重塑的媒体将服务延伸到基层、连接到每一个需要的G端、P端与C端。如推出附近疫情实时查询、同行患者查询、疫情防护问答、防护物资真伪查询、线上义诊等,均超越了受众对传统媒体的认知。

可以说,这次疫情突发,让这些媒体在新技术应用上找到了新的使用场景。媒体的服务,不再仅仅是准确、及时地提供新闻与信息,而是扩展到了与社会、与受众更贴近的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层面,深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末梢环节。

以同程查询这一技术赋能媒体的功能来说,在海量信息数据中,精准找到那个同一天同一时间段内的同程人,这项服务体现出媒体在信息服务上的专业、精准。而从通过智能终端人人可查这个点来说,媒体的服务又体现出便捷性与互动性。简单易操作的界面系统,也体现出媒体服务的友好与智能。

通过技术完成自我升级迭代的传统媒体,正成为智媒体的代表。用户在接受新闻资讯、深度报道、现场视频等内容的同时,还得到了与生活、工作、教育等更多的增值服务,这将大大增强用户对该媒体的依赖与黏性。从这个层面来讲,媒体在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人民日报社、新华智云、中国政府网、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等媒体在这次疫情中的技术赋能与应用,以及通过这些服务而得到的用户口碑与信任,就是很好的例证。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媒体为当地量身打造的“通行证”、“信息码”、“菜篮子”、远程医疗、网上授课、云端招聘等各种基于新技术的服务,也成为各地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的得力助手。通过信息双向互动,政府可以借此了解民众的需求,化解舆情,实现对民众科学、有序、精准地管理与服务,民众则可以通过这些媒体的增值服务了解政府的信息、提出个人意见建议、享受各种便利应用。而媒体通过这些增值服务,也增强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发挥了新时期中媒体作为社会结构有机连接和能量交换平台的功能,发挥了社会参与、社会沟通、社会疏导、社会监督的作用。

由此可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检验了第一批被新技术重塑的智媒体的智慧、智能的能力。而未来,众多主流媒体的升级与融合也应更加注重新技术的赋能,提升服务社会、参与治理基层社会的能力。

 

时间:2020-04-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杜一娜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