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建设初探

近年来,新华社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通讯社主业的深度融合,先行先试、步步为营。从“快笔小新”到“媒体大脑”,从“现场云”到“AI主播”,可以说,新华社在新闻信息策、采、编、审、发等全环节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化之路。2018年,新华社党组提出建设世界首个智能化编辑部,启动了通讯社智能化建设的“衣领子”工程,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为智能化编辑部的试点部门。作为新华社新媒体事业的排头兵,我们要把握住这场智能化变革的深意,充分发挥新华社已有智能化优势,回答好究竟什么是智能化编辑部?建设智能化编辑部能帮助新华社做什么?等问题。

一年多时间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大胆地试、勇敢地闯,边摸索、边实践,正逐步构建起智能化编辑部的“四梁八柱”。

一、以做大做强智能化平台为抓手,着力提高通讯社新闻信息聚合分发能力

移动传播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打造可自主掌控的移动化、智能化资源聚合分发平台,是新华社从传统通讯社业务向网上通讯社转型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新华社新媒体“三微三端三平台”传播格局的移动化、智能化水平正不断提高。2017年,新华社推出“现场云”平台,向媒体用户免费提供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化服务,帮助媒体融合转型,加速新闻生产数字化升级。“现场云”自动化生产平台采用“云加端”的直播理念,用户只要拿起一部手机就能在新华社客户端发起一场全息直播,有效帮助入驻媒体在线生产,进而带动全国传统媒体进行真正的“线上转型”。截至目前,“现场云”已有入驻机构用户3200余家,全国参与采编人数4.4万多名,直播场次超13万场,单场直播最高访问量732万人次。“现场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直播新闻在线生产平台。

二、以升级迭代“媒体大脑”为龙头,着力提高通讯社大数据获取加工和智能化生产能力

2017年12月,新华社推出了国内第一个智能化媒体生产平台“媒体大脑”并生产了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媒体大脑”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为媒体机构提供线索发现、素材采集、编辑生产、分发传播、反馈监测等服务,使新闻场景下的应用和服务更加智能化。2018年两会,升级版的“媒体大脑”推出了9期数据可视化视频产品,通过多渠道采集数据、大数据挖掘信息、机器算法解析,带给读者全新视角和阅读体验。2018年世界杯,新华社“媒体大脑”31天生产短视频3.7万条,最快一条视频生产仅耗时6秒,大幅提升了短视频产品生产的效能。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大脑”推出的《一杯茶的工夫读完6年政府工作报告,AI看出了啥奥妙》,对6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横纵向的精确智能化对比解析,在大数据新闻中脱颖而出。

智能化编辑研发的大数据生产系统通过聚合海量第三方数据,可以对涵盖出行、网购、音乐等41个细分领域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可视化处理、产品化包装。它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线索,快速生成新闻,采集海量数据,洞见独特视角。

此外,智能化编辑部研发的动画自动生产系统可以让编辑记者依靠系统中的动画制作模板,像做PPT一样快速高效生产动画短视频。目前,编辑部正在研发可供WEB端和移动端同时操作的生产系统,使新媒体动画的制作更加“随时随地随身”。

三、以“AI合成主播”等为应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呈现方式上的创新性突破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只要输入文本,合成主播就能24小时不眠不休地自动播报新闻。这个栩栩如生的仿真数字播报员其背后是语音合成、唇语合成、表情合成和动作合成等四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综合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学习和进化,今年2月19日,新华社发布了站立式“AI合成主播”和他的新搭档——“合成女主播”。6月,新华社与塔斯社合作推出了俄文“AI合成主播”。同月,新华社“AI合成主播”还亮相第六届世界通讯社大会“人工智能”专题会,引起与会者热烈讨论。“AI合成主播”的问世让世界媒体惊呼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

基于智能化图形识别、VR、AR等技术,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还推出了系列视觉冲击力大、交互性强的虚拟现实报道。如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策划《AR新闻|天地工程》等产品,打破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的3D环境,让观众在看新闻时体会身临其境之感。

全球首个俄语AI合成主播在播报

四、以强化智能化装备为保障,着力培养会用“十八般兵器”的复合型人才

智能化编辑部紧密追踪智能化硬件革新,以智能化硬件为新华社采编队伍赋能。新华社为记者先后配备了5G手机、5G背包、智能AR直播眼镜、智能录音笔等硬件装备,并将这些装备成功应用到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园会等重大报道中。2019年3月10日,新华社客户端成功对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进行了5G手机全链条直播,让受众体验了一次“5G速度”。为了让报道“加速”、记者“减负”,智能化编辑部还为记者配备了直播报道“利器”——智能AR直播眼镜、智能化“全能耳”,戴上直播眼镜使受众可以与记者同步“进入”新闻现场,借助“全能耳”智能录音笔,采访的文字可以实时传回后方编辑部,实现了即传即编即发。有媒体称,新华社是2019年全国两会上最具“科技感”的媒体。

经过实战的初步检验,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的设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不断充实和壮大中影响力显现。在中国传媒年会上,专家认为:“建设智能化编辑部是新华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前瞻性、引领性意义,在世界范围内为应用人工智能推动媒体变革提供了宝贵范例。”

建设智能化编辑部既是一项事关新华社智能化转型的“衣领子”工程,也是事关推动新华社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智能化编辑部的目的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把采编人员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多思想性、创意性智力劳动,更大程度释放媒体生产力。其核心是解决国家通讯社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舆论斗争形势日趋复杂、媒体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服务媒体和受众、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问题。建设智能化编辑部不能“剪刀加糨糊”,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内容简单的“捏合”,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把握好加大技术创新与坚持内容为本的关系、加大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同时坚决强化人的把关作用,将正确导向融入智能化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得好是真本事”。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作为全社智能化编辑部建设的先行者,将努力练就“用得好”的真本事,以舍我其谁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锐气,加大探索、加快推进,为建设智能化编辑部尽力,为推进全社融合发展助力。(作者系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主任)

本文刊发于《中国记者》2019年第7期

 

时间:2019-07-30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闫帅南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