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日报搭建增强“四力”的新闻平台

搭建增强“四力”的新闻平台

《绍兴日报》“与你同行”专栏评析

增强“四力”是新闻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如何为增强“四力”创设载体、搭建平台?《绍兴日报》于2018年1月5日起在第二版开设新闻专栏“与你同行——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每周刊发若干篇报道,引导记者深入基层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对深化“走转改”活动、增强“四力”和推动新闻创新创优,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一、以联系点制度作支撑,提升专栏持续性

为引导记者深入基层“捉活鱼”,确保新闻专栏“有稿可采” “持续供稿”,《绍兴日报》在“与你同行”新闻专栏开设之际,就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联系点“越深入越具体越好”,重点联系村落、企业、医院、社区、重点工程等。2018年,有46名采编人员建立基层联系点。

报社还专门出台建立联系点制度的《实施方案》,制定“与你同行”专栏《采编手册》,明确记者发稿数量、稿件要求等。要求每个联系点每年至少报道1次,采编部门每季度组织1次座谈会,每半年度举行1次研讨会,定期对稿件采编、栏目建设等提出相关要求。

在联系点制度推动下,记者经常性深入基层采访,源源不断发回稿件,截至今年3月15日,已刊发“与你同行”专栏稿件91篇。记者周梦琪的联系点是诸暨市应店街镇灵山坞村,在基层联系点制度实施1年多时间里,她采写了《产业振兴 灵山坞显活力》《灵山坞银杏果“急寻”婆家》《灵山坞迎来游客高峰》等多篇稿件,持续关注灵山坞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让读者见证了该村发展休闲旅游业、创造精品村的蜕变历程。

2018年11月24日

二、以“沾泥带土”的现场新闻,增强内容丰富性

种类丰富的基层联系点,为新闻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你同行”的专栏稿件上连“天线”、下接地气,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记录和反映各地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故事、推进中心工作中涌现的富有独创性的做法以及新人新事新风尚等,内容十分丰富。

重点工程的建设推进,能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2018年3月开工的杭绍台铁路新昌段东茗隧道建设项目,将使新昌县告别无铁路的历史,也对新昌县接轨沪杭大都市、融入长三角、发展全域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潘晓林将该建设项目作为基层联系点,酷暑7月,她深入建设工地采访,写下《东茗隧道:科学施工战高温》一稿,记录了重点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节点。


2018年11月6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充分宣传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实践与创新作为,2018年10月中旬,《绍兴日报》联合团市委推出“新青年在乡村”报道策划,在“与你同行”栏目中刊发10位青年的创业故事。《邬硕宇:老人协会的90后会长》《金志鹏:开拓老豆腐的新市场》《周建明:把“开心农场”带回家》等报道,展现出一批深耕于农村的新青年成功创业的图景,呈现乡村振兴中的新作为、新气象,也为各地助推乡村创业服务提供了样本,体现出了媒体的担当与责任。


2018年11月8日

“与你同行”专栏稿件的生产还与庆祝记者节、“新春走基层”等活动有机结合。今年春节期间,记者们积极参与“新春走基层”活动,根据《绍兴日报》关于以美景、美德、美事为主题的“三美”专题报道策划方案,深入基层联系点采写报道,反映绍兴新年新气象。《乡村“店小二”以诚动人——春节访乡贤“访”来千万元项目》《离别48年后——他带着三代人回家过年》《书圣故里景区——老桥老街喜成网红》……这些报道有现场、有细节、有故事,记录美好生活,弘扬家国情怀,受到广泛好评。

三、以融合传播为手段,扩大报道影响力

“掌上绍兴”客户端“与你同行”专题界面截图

遵循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扩大专栏的传播面、吸引力。《绍兴日报》努力将“与你同行”栏目的新闻作品做成“可读、可看、可听”的融媒体产品,记者在采写“与你同行”专栏作品时,除了撰写现场新闻、小通讯外,还要拍摄图片和短视频;编辑将文稿、图片、短视频制成二维码附在文后,把纸媒作品转化为全媒体作品。譬如在阅读《裘娜:将芝士小笼包卖到英国》一文时,扫一扫附在文后的二维码,可以看见裘娜手捧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向大家推介的图片和短视频。这种丰富的阅读体验,是传统媒体表达方式的突破,是纸媒与新媒跨界交融的成功尝试。

在纸媒呈现的同时,“掌上绍兴”新闻客户端也同步推送“与你同行”专栏的新闻作品,同时还开设“与你同行”的新闻专题,按绍兴的6个区、县(市)将稿件按“越城”、“柯桥”、“上虞”、“诸暨”、“嵊州”、“新昌”等分类集纳,既方便受众了解“与你同行”专栏报道整体面貌,又便于即时分享,进一步扩大了栏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目前,该专题总访问点击量已达165.7万人次。

四、以栏目建设为抓手,提升队伍素质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与你同行”专栏开设1年多来,有力促进了记者的作风转变、文风改进,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全媒体技能和综合素质。“与你同行”新闻专栏成为增强“四力”的重要平台。

记者“走”得勤快了,下基层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记者周能兵的基层联系点是上虞市长塘镇桃园村,这一年多来,他每月至少去一次桃园村。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入村采访不但是制度要求,也是自我要求。”记者建立基层联系点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在确定2019年度联系点时,联系点数量已由2018年的46个增加至75个。

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生动。去年“小年夜”,深入火车站采访的年轻记者王珏,发回报道《回家路上青春暖流相伴》,她描述一位归心似箭的旅客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赶上了火车:“一列开往贵州方向的火车距离发车仅有5分钟,一位拎着几件行李的男旅客脸色煞白地冲进车站,如果错过这趟车,他很有可能当天回不了家……”没有亲历式的采访以及对归乡者的感同身受,就无法写出如此具有画面感的文字。这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节假日是下基层的最好时机,更容易抓到‘活鱼’。”

基层从来不缺新闻,缺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记者深入联系点采访,捕捉新闻的能力和新闻敏感性得到 。记者华雨佳在绍兴市行政服务中心采访时偶然发现:每个服务窗口前摆放纸巾、老花镜、印泥和水笔等用品供办事群众免费取用。她敏感地意识到这是绍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注重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体现,立即写就《一张小纸巾,提升获得感》一稿。

“与你同行”专栏融媒体作品的生产要求,同样锻炼了记者的全媒体技能。为了满足栏目中设置二维码、生产全媒体产品的要求,记者下基层时,不再只是带着纸与笔,还使用VUE、  小影等手机APP,带回的不再只是文字,还有短视频或音频,在实践中强化了融合传播意识,新媒专业能力也得到锻炼。  

“掌上绍兴”的“与你同行”专题集纳

 

时间:2019-03-21 来源:浙江省记协
作者:绍兴日报 潘晓华 编辑:刘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