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小喇叭”奏响脱贫新乐章

    春节期间,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小代村,记者听说村里最近出了个养牛大户,“他家养了18头肉牛,那就是十八摞票子呢。”

    在村民张兰廷家,记者看到,他家牛栏里18头肉牛膘肥体壮,正在低头吃着草料。“我养这些肉牛,是得到了‘小喇叭’的帮助。”张兰廷说。

    张兰廷说的“小喇叭”,是安徽省亳州市利用农村广播播出的脱贫攻坚专题节目。“近年来,亳州市将农村‘小喇叭’作为扶贫宣传主阵地,从管理运行、内容供给、队伍建设、激励保障等几个关键环节联合发力,逐步探索建立起广播扶贫宣传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效推动了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修薇告诉记者。

    入脑入心,让农村广播再延伸几十米

    亳州市地处皖北平原,一入冬季,村庄里到处是手袖在袄筒里“晒暖”的农民。“冬闲时节,地里没有了农活,如果不外出打工,村民基本上就是闲着。”修薇说,皖北人大多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天晒暖、夏天歇凉”的生产生活习惯,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潜力、动力、活力未得到充分激发。

    找准切入点破解扶贫政策落地难问题,需要切实解放群众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2017年,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农村“小喇叭”作为扶贫宣传主阵地,丰富节目内容,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将农村“小喇叭”打造成为扶贫政策的“传播器”、农民群众致富的“信息源”。

    2015年,亳州市完成了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广播无线信号实现了全覆盖,每个自然村均装有高音喇叭。但是,如何才能让农民对广播里的信息听得懂、听入心、听入迷?“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节目才有吸引力,广播才能延伸到群众心里。”

    “人民的生活大改变,小日子过得赛神仙……”涡阳县龙山镇武楼村口的大喇叭响起了亳州市非遗项目“涡河憨腔”传承人丁延果演唱的《精准扶贫重之首》。正在村里做保洁的曹士华也跟着小声地哼起来。

    75岁的曹士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月有700元的工资,加上地里的收入,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目前已经脱贫。每次“小喇叭”响起来的时候,曹士华就特别期待。“喜欢听老丁唱的‘涡河憨腔’,很有味,又能跟党的政策结合起来,我听了好多次了,也能哼几句。”曹士华说,“‘小喇叭’里不仅有脱贫攻坚政策、农技知识讲座,还有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俺虽然没多少文化,现在也知道了啥是‘两不愁、三保障’,教育扶贫有哪些政策……”

    润物无声,“扶贫大餐”也要精心烹制

    “农村‘小喇叭’不仅宣传了扶贫,也让我们的传统艺术焕发了青春。”67岁的亳州市非遗项目安徽大鼓书传承人张桂银说。

    从13岁开始学习大鼓书,几十年来,张桂银走南闯北,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庭院村旁,说书唱书。除了演出传统曲目,他还自己创作节目,唱生活、唱发展、唱扶贫,他的作品也经常在当地的广播上播出。“我现在每天都能接到邀请我去演出的请柬。”张桂银说,通过“小喇叭”,很多人知道了他的名字,除了参加政府组织的送文艺下乡,他在进行商业演出的时候也会唱上一段扶贫的内容,“人要懂得感恩,如果没有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大鼓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观众”。

    为了“烹制”出对群众胃口的“扶贫大餐”,亳州广播电视台抽调10多人专门从事专题节目的采编,从各乡镇、行政村还聘请了一批土专家、致富能手、离退休老干部等担任广播员,进行各种政策宣传和专题技术培训。

    亳州广播电视台定期邀请市直“八大工程”牵头单位的专家们走进演播室,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解读。群众有疑惑咋办?通过发送短信、在微信公众号留言等方式与节目开展互动,工作人员在整理汇编之后,安排在下期节目集中解答。同时,还定期发布用工信息、开展农技知识讲座,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们通过强化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以及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等方式,不仅让一批民间曲艺‘活’了,也让群众享受到了更丰富的文化大餐。”蒙城县文体旅局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徐丽说。

    一度失声的“小喇叭”,如今响彻亳州的村庄,“小喇叭”取得了大效应,为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小喇叭’里不仅有脱贫攻坚政策信息、农技知识讲座,还有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听了以后,脱贫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更坚定了。”涡阳县曹市镇村民牛家彬说。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发请注明来源。

 

时间:2019-02-20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常河 编辑:刘卓文